判断基本考情分析

国考分为副省级和地市级两套卷,近五年判断推理总题量均维持在40道题。考查题型由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四种题型组成。副省级与地市级两套卷只有逻辑部分题目有差异,其他题目均保持一致。总体来说题量大、解题思维复杂是判断推理模块的主要特点,需要在备考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图形推理

国考近五年图形推理均为10道题,题干有一组图、两组图、九宫格和分组分类这四种形式,形式上与往年国考及大多其他省份基本类似。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1)

2015-2019年国考图形推理考点题量统计

注:题量为0.5即该题为考查复合考点,其中一部分涉及该考点

必考知识点:数量规律、属性规律、空间类

近五年国考图形推理中考查最多的就是数量规律,其中考查最多的是笔画数,连续四年都有出现,笔画数是同学们经常想不起的一个考点,复习时要记准笔画数的特征图,“日”字、“田”字及其变形,多圆相切,多端点以及明显一笔化成的图形等。

另外考生在考试时要注意数量规律中细化的考点,如16年和18年都考查到了数量规律中的交点,考查的分别是和主体图形之间的交点、外框内部的交点。

所以,如果遇到整体数点选不出唯一答案的时候,注意观察题干特征,如果题干都有外框,可以考虑外框内部、外部以及与外框本身的交点;又如19年考查了数量规律中的面,而且考查两道题目,分别是面的面积大小、最大面和最小面形状相同,同样,如果整体数面选不出唯一答案,可以考虑面的细化,看面的面积和形状。

属性规律包含对称性、曲直性、开闭性。其中,对称性每年必考,是考生复习的重点,而且从近几年的题目来看,对称性的考查方式日渐新颖,难度也随之提升,如18年考查的是两个图形之间对称轴的关系,19年考查的是对称轴与图形本身线条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复习对称性的时候,除了掌握基本的图形特征之外,还要注意对于各种对称轴细化考法的积累。

曲直性一般喜欢结合其他规律考查,如17年和面数量一起考查,所以当单独看其他规律选不出唯一答案的时候,可以考虑曲直性。开闭性只在15年考查一道,考点也较为简单,记住图形特征出现小开口即可。

空间类近五年每年都有考查,其中六面体的空间重构和立体拼合为每年必考,对于空间重构,考生只需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技巧,如相对面、相对位置法和画边法等即可迅速解题。

很多考生觉得空间重构题目难点在于掌握不熟练,因此考生应该加强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对于立体拼合等空间类题目,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应只要注重对于各种空间类题目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高频知识点:位置规律、样式规律、特殊规律

位置规律在2015年、2017和2019年都有考查到,侧重考查的是位置的平移,这就需要考生快速识别图形平移的方向,迅速选出答案。

样式规律包括加减同异、黑白运算,在15年和19年考查到了“位置 样式”的复合考点,这也是目前的大热考点,考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备考时要进一步掌握更综合的考点,做题时思考要更加全面。

特殊规律包含功能元素和图形间关系,其中功能元素在15年、17年和18年都有考查到,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元素题目会考查到功能元素的变形,将小黑点,小箭头等变形为小三角、小月亮等,只要每幅图形都出现相同的小元素,都可以看作功能元素,因此考生做题时一定要灵活思考,快速识别功能元素。

此类规律不是很难,所以考生只需掌握其解题技巧即可。图形间关系,在16年和18年有考查到,考点较为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即可。

一般知识点:其他规律

国考的图形推理题目做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这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在一时想不到规律时,灵活应用相邻比较的做题思维,一般都是可以很快想到规律的。

定义判断

国考定义判断的特点:题干较长,字数相对多,部分题目看似专业,难度较大;就国考定义的考查形式看,近五年的考查形式都较为稳定,单定义的题量都在一半以上,侧重单定义的考查,多定义题量较少一般为2-4道,故考生应在把握好单定义的做题思路后,也要了解一下多定义的做题方法。

解题思路:

(1)看清提问——别做马大哈:看清提问是“属于”还是“不属于”;题干出现多个定义,看清问的是哪个定义,优先阅读。

(2)抓准信息——少当回头族:抓住定义中的有效信息,重点信息做圈画,避免定义从头读到尾,来回重复读。

常考的关键信息包括:

主客体(常见:个人、企业、行政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注意主客体不符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方式目的(常见关键词:根据、通过、方式、手段、达到、实现等)。

原因结果(常见关键词:由于、因为、导致、致使、造成等)。

快速锁定关键词能让我们在分析选项的时候更快,更有针对性。

(3)选项比较——别做死心眼:题干较难读懂或者选择纠结的时候,不要死磕一个选项。选项可以分为必然符合、可能符合、必然不符合3类。要运用比较思维,择优选择。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看似简单实则越来越难的一个模块,也是近几年错误率很高的一种题型。所以,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需要考生掌握常考的逻辑关系,并且熟练运用对比择优的思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2)

2015-2019年国考类比推理考点题量统计

常考的词语间关系包括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语义关系有三种,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比喻象征义。逻辑关系是最常考并且考点最多的,包括全同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应关系等。语法关系是以造句的形式将题干词语联系起来。根据句子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主宾关系。

必考知识点:对应关系

对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是我们对于对应的形象化描述,从侧面反应出对应包含的是非常广的,国考中常考的对应关系有功能、材料、属性、因果等等,这要求我们具有基本的常识,也需要不断的做题积累;对应关系在近五年每年必考,且考题数量占到了类比推理题的半壁江山,考生应重视。

高频知识点:语义关系、并列关系、包容关系

语义关系包括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比喻象征义。15年-18年,国考每年都会考查语义关系,且常考查成语辨析,因此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成语的积累。如遇到生僻成语时要先把确定不符合的选项排除,剩下的选项对比择优。此外,国考中常考查成语的二级辨析,因此考生需掌握国考中常出现的成语二级辨析,包括感情色彩、构词结构以及程度。另外,国考对于比喻象征义的考查连续三年都有出现,在2017年出现了如“踢皮球”、“睁眼瞎”等词语,这也就要求同学们对于俗语也要有一定的积累。

并列关系在16年、18年、19年都有考查。其实并列关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在题目中经常需要对这两种关系做一个辨析。在同类并列关系中,有两者以上的应该是反对关系,比如2019年出现了“马蹄莲”和“蟹爪兰”,都是植物,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植物存在,所以它们就应当是反对关系。而“男人”和“女人”则是代表了人类的两种性别,除此以外再没有第三种的,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矛盾关系。

包容关系包括组成和种属,很多考生表示分不清,此处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分不清的时候用“……是……”来造句子就可以了,能造的通就是种属,不行就是组成,例如“轮胎:汽车”,汽车包含轮胎,但轮胎不是汽车,所以轮胎和汽车是组成关系;如2016年考查了“自然科学:化学”,化学是自然科学,所以二者是种属关系。

一般知识点:全同关系、语法关系

全同关系在15年和19年考查过两次,全同关系较为简单,二者说的都是同一对象,即为全同关系,如19年中的“分母:除数”,分母即为除数,除数即为分母,二者为全同关系。

语法关系考查频率较低,只在2017年出现了一次。语法关系就是造句子,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这个比较简单,只需要记住造的句子结构一致即可。如果出现多个选项句子结构一致,就用“造简单句,能不加字就不加字 ,能少加字就少加字”的原则,比较哪个选项更好。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知识点最多,最杂,也是最难的题型。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应试者需要准确识别题型,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快速定位选项。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3)

2015-2019年国考逻辑判断题型题量统计

必考知识点:加强论证、削弱论证

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不管是地市级还是副省级每年均会出5-7题,是逻辑判断中占比较大的一个题型,所以我们要重视,也是各位考生复习的重点。各位考生需要掌握的有:

(1)看清提问:看清加强还是削弱;看清选能加强/削弱还是不能加强/削弱;看清削弱或者加强谁的观点;

(2)找准“靶子”:找出论点和论据。根据提问方式和题干特征,找准加强和削弱的关键信息;

(3)预想方式:找到“靶子”之后,不要急于看选项,而是应该根据“靶子”内容,预设出可能呈现的答案形式,再与选项进行对比,可以更有效的避开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

(4)对比选项:识别常见错误类型,比较选项强弱力度,择优选择正确答案。跑题无关、不直接明确是最为常见的典型错误选项。

高频知识点:组合排列、翻译推理

对于组合排列副省级每年考查1-3道,而地市级从17年开始加重对于组合排列的考查,每年都会出现材料类的组合排列,一篇材料带五个小题,看似难度较高,其实上做题方法与一般的组合排列题目并无明显区别,且利用前面题目的推理还可能降低后面题目的难度,所以对于备考地市级的考生来说更要加强对于组合排列的练习。这类题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一些快速做题的方法,代入法、排除法、列表法等技巧均可用得上,保持思路清楚,优先从确定信息入手解题,根据题干已知信息,逐步分析推导即能得出正确答案。

翻译推理虽然近两年考查较少,但是在16年考查3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做题方法主要靠背,关键词要背,推理规则要背,如果都背下来的话这部分题目应该就是送分的,如常见的“如果……那么……”“只要……就……”“所有…都”等翻译形式为“前推后”,“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等翻译形式为“后推前”,并要熟记“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的推理规则,以及“且”“或”关系及其推理规则等,才能够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知识点:日常结论

日常结论题目虽然只在15年出现过,但是作为逻辑判断的重要题型,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类题型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出错,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比选项和题干中的每一句话,考生要掌握常见错误选项的形式,比如不选无中生有、逻辑错误、偷换概念的选项,慎选绝对化和比较性的表述等。同时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包含可能性词汇,如“可能”“有的”,这类选项更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国考判断模块的题量较大、难度较高

把握重点,就能事半功倍

记住你最初的目标,并为之拼尽全力

最后一定能顺利上岸!

2020国考笔试系统班

800 超长课时,五大阶段名师带你上岸

赠 申论早课、模考解析课、常识专项课

赠 一年的1-99元专项课

赠 25册图书大礼包、行测申论会员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4)

2020粉笔公考上岸礼包

3本图书 2张思维导图 8节直播课

只要1元包邮

10月9日12:00开售,粉笔App限售5万份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5)

行测线上超级刷题班

18 位粉笔行测名师 5个月直播陪伴

56套真题逐题精讲 刷出高分!

赠 16册图书大礼包、6个月行测会员

国考哪个省市的分数最低(给你一份国考重点)(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