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1)

手把手口对口,邵晓环认真教孩子们演唱。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2)

教四岁学生练起童子功。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3)

第二批学员已能登台表演好多个节目。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4)

经常吊嗓子练习基本功。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5)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的女儿在家为妈妈伴奏。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6)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7)

老版柳琴戏网站(守护柳琴戏传承育新人)(8)

邵晓环舞台表演剧照

记者 孙慧英 文/图

“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展现艺术的舞台,使我实现了自身价值,我要把枣庄柳琴戏这一非遗文化竭力传承下去,从娃娃抓起,让枣庄柳琴戏发扬光大……”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国家一级演员,省级柳琴戏非遗传承人邵晓环诚恳地对记者说。

发源于枣庄的柳琴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柳琴戏也叫拉魂腔,意思是说柳琴戏唱起来好听得能把人的魂拉走。1985年,家在江苏的邵晓环考进了枣庄青年实验柳琴剧团。她父母也是柳琴戏演员,从小耳濡目染,走进柳琴剧团后更是如鱼得水,加之父母也曾在枣庄工作过,邵晓环把枣庄当成了第二个故乡,工作起来非常卖力。

她演唱的戏曲给许多观众家庭带来了变化,这更成为她工作的无限动力。一次,在乡村唱戏,邵晓环刚下舞台就被一位老人拽住:“闺女,您唱得太好了,上次听完您的戏,俺儿媳现在对俺可好了……”邵晓环听后高兴不已。演老百姓的故事,唱身边的人和事,唱响了社会主旋律,唱出了和睦幸福的家庭,这是她更加热爱柳琴戏的所在。

由于工作认真刻苦,邵晓环主演的大型柳琴戏《山乡锣鼓》《母亲的呼唤》等剧目,先后10次入选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同时她主演的《驴王嫂》《城里妹子乡下汉》《厚土》等大型柳琴戏,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在戏曲市场滑坡的上世纪90年代,她不忘初心,不惧清贫,依然努力地钻研业务。由她创新的一部部柳琴戏,又赢来了观众的掌声。

为了让柳琴戏在枣庄更好地推广发展,2005年,邵晓环在枣庄十五中等多个学校传授起了柳琴戏。2006年,邵晓环被评为省级柳琴戏第四代传承人,她喜极而泣又如沐春风。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正式建起了非遗项目柳琴戏传承教育基地,接着市中区东湖小学也成立了柳琴戏教学基地。她定期无偿到校传授柳琴戏曲知识和表演艺术,100多名学生慕名而来学习。她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好多已考进江苏省、烟台市等文化艺术学校戏剧班,第二批学员已能登台表演节目。在枣庄市群众艺术馆柳琴戏教学基地,及其他庄户剧团,她亲身教授辅导的柳琴戏学员达300多人,直接间接受众则多达2000多名。

身为省、市剧协副主席和柳琴戏传承人的邵晓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默默培养着柳琴戏爱好者,凭借的是自己对柳琴戏艺术事业的挚爱之情,她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她说,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如果在她这里断绝了,她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