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表达无人赏识的诗句(诗词考辩李白天台晓望)(1)

李白表达无人赏识的诗句(诗词考辩李白天台晓望)(2)

《天台晓望》

李白(唐朝)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x度上把它作为排律,到底对不对呢?这首诗在体式上确实和排律有些接近,从首联“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一直到倒数第二句“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全部都是意思上作对的,最后一联“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散句作结。不过从联与联的关系上看,“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都是句与句之间音调相对,联与联间失粘,如果在一般的五七律中可以视为变体折腰体,可在排律中古人没有类似总结,沈宋体的排律是省试诗体,句间对,联间粘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况且这首诗也不是每联都不粘,前三联“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这里的“标”要读上声,前三联是粘对分明的。“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后两联第一个出句有个当句拗救,也是粘对分明的。

于是有人说既然不是排律,那就是五古了,确实他也有五古体裁的特点,因为诗中有几句,用沈宋体的标准看来他根本就不是律句,比如“好道心不歇”,根据这个角度把本诗看成拟元嘉体的类似于谢灵运作几乎全对,再以散句收尾五古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音韵音律也好,句式变化也罢,全然不似元嘉体板结凝滞,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晚唐五代诗史》中提到过在元嘉体之后,由于沈约等人发现四声,总结八病,谢朓王融等人实践,出现了格律诗1.0版本~永明体。如果我们从永明体的律法从“八病”的角度来分析李白这首诗可以看出,李白在创作中作对上效仿元嘉体,在音韵上对永明声律改革成果有一定的应用。永明体有一个特点,律不约篇,最多是两联之间出句产生关系,而在八病中,永明体诗人重点避的是前六病,首先是平头,五言诗中出句的头两个字和对句头两个字音调完全相同,比如“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这里的青丝是“平平”,黄金也是“平平”,这就犯了平头。但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就不算犯平头。这李白的这首诗中没有一处有平头现象。

李白表达无人赏识的诗句(诗词考辩李白天台晓望)(3)

第二病叫上尾,在五言诗一联内,在出句不押韵的情况下,出句尾字和对句尾字同音调,这个病古诗十九首中非常的常见,比如“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中的疏和亲,“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和齐,还有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等等。可出句押韵的就不算,不管它在不在首句,比如“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比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些不犯上尾。在李白《天台晓望》中除了“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是两个入声字且不同韵部,但是他也不属于上尾病。这是因为入声部通押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不需要是邻韵,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樾与立同为入声虽然不在一部也非邻韵,但视为入声通用押韵。唐代也有类似的例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八和杀同在入声八黠部,甲在入声十七洽部,同样非同部非邻韵,也视为押韵。这里的“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可以视为实和骨入声通押。

然后再看永明体大韵和小韵之病,大韵是联内出句首字不能与用韵同韵部,本诗用的是入声部韵,每联的出句首字天,门,凭,云,风,观,安都是平声字,显然不可能同韵所以这里不存在犯永明体式大韵之病。小韵是出句第四字与对句首字不能同韵部(这是我觉得八病中最没有意义的判定,所以沈宋体出现后这个没有化到技法要求中),但是李白这首《天台晓望》也没犯。

李白在匡山读书时拟作大量的六朝作品,在本诗中对平头,上尾,大韵,小韵的把握极为到位,让这首诗读起来“调与金石谐”。但是这首诗算不算是典型的永明体式的拟作呢?并不是的,李白对于六朝诗最大贡献不是把他们原封不动传承下来再发扬光大,而是经过自己谪仙人的文学审美把他们彻底改造成为唐诗,让六朝诗的内容和技法以更耀眼方式存在在中华文脉传承的舞台,让他们不以单一形式为后人所用,李白用自己实践将他们熔铸一炉,为诗坛提供了六朝诗体技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组合解决方案。

在这首《天台晓望》,李白没有一味照搬永明体格律套路,向沈约谢朓致敬,在诗中部分技法应用中,不顾永明体楷式的要求,有的是引入平仄二元化后新体的“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如果按照沈宋体标准来看“云垂大鹏翻”不过是一个五言句的当句拗救,是正常律体楷式。但是从永明体来看,云垂鹏翻都是平声,中间大字为仄声,这里不叫孤仄,这种两边平中间仄诗句,是八病中的“鹤膝”,与“鹤膝”之病对应的还有“蜂腰”,即“仄仄平仄仄”句式,两边粗中间细。如果你以为这是李白的失误,那么请看这联“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出句“平平仄平平”犯了永明鹤膝之病,对句“仄仄平仄仄”又犯蜂腰之病,以鹤膝对蜂腰,以病句对病句,这样明显反永明体范式,而且只反一种技巧的句子,这还是巧合,诗人偶然真的是天成么?作为一个写诗的人,如果了解不故意设计用这样的技法,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什么妙语天成,不过是诗人本身就是天才罢了!

这样用法好在哪里?面对通篇调谐金石,体式单一的篇目,此句以公开唱反调的古体句横空出世,高古之气浑然而出,音调上虽乱了节奏,但这破坏的力量表达了诗人情绪和态度,是用任何文词都不能体现的效果。自永明体诞生之日,争议从来不乏,沈谢不遗余力的推广新体,钟嵘萧衍等诗家也曾大声疾呼的反对以求复古,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新体和古体并不是割裂开来的,雕琢美学和自然美学在诗人脑海里可以和谐共生,甚至产生更美的化学反应,李白做到了,用这首仿永明体又破坏永明体古中有新,心中带古《天台晓望》结束了六朝齐梁时代诗体从新还是从古的争吵,新体和古体在盛唐实现了握手言和,李白更让格律的破坏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和极致的情绪表达。

李白表达无人赏识的诗句(诗词考辩李白天台晓望)(4)

陈曦骏 供职于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公安文联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晚唐五代诗史》,诗词作品及鉴赏类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诗学》《晶报》等报刊杂志,曾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七夕特别节目冠军,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卫视等电视节目及央视频、新浪微博、腾讯新闻、抖音、云听fm等新媒体平台文化栏目担任文化嘉宾。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