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世界级湾区的建设,对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多元化和创新性提出了对标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湾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东金融业提出的新命题。

在此方面,建行广东分行已经进行有益探索——无论是从传统“建设”优势中寻找力量,打造现代“阡陌交通”,还是依托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着力建设美好生活,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不断创新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湾区建设中值得研究的金融改革样本。

向湾区76个重大基建项目提供近3500亿授信

“现在每天上班路上都要1个多小时,如果地铁7号线开通,将省时不少!” 广州星唯信息科技公司研究员郑凯明家住顺德北滘,上班在广州大学城,尽管已经习惯“双城生活”,但时间耽误在路上,自然影响了他在开发研究上的精力。

郑凯明所期盼的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是广东顺德创新发展城市建设基金支持的项目之一。这一基金由建行广东省分行联合顺德控股发起设立。开通后,从顺德北滘到广州大学城只需30-40分钟即可到达。

道路兴,百业兴。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既是先决条件,也是有力支撑。以建行广东省分行为例,该行向大湾区内76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近3500亿元授信,实际投放资金超400亿元。其中投放122亿元贷款支持31条高速公路建设,占大湾区当年高速公路项目投资计划近30%。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建设等项目,目前已得到该行150.5亿元授信支持,实际投放资金已超32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定位不一,加快大湾区实体经济与全球市场对接,打造贯通粤港澳的金融脉络是其中关键。建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表示,该行将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支撑作用,助推大湾区建设连通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枢纽,为大湾区内外资金互联互通构建便捷通道。

据悉,近年来重点是牵引联动建银亚洲、建银国际、建行澳门分行等粤港澳建行机构,着力打通金融输血脉络。目前,该行已联合三地建行机构分别与广州、珠海、东莞、广东自贸试验区等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共同提供1.4万亿授信支持。

粤港澳的全球化发展之路,也和珠三角九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息息相关, 7000万人的命运因为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紧密联系在一起。近三年,建行广东省分行累计为1300多个涉及农林牧渔、环保、乡村工程建设等项目发放贷款超360亿元,支持全省乡村开展污水处理、乡镇配套建设、畜牧、种植、饲养、水产养殖等,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助力。

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

率先发力住房租赁建设 “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我们都希望能够找一个安心舒服的家。不需要买房,也不用经常找中介这么麻烦。”来自香港、带着太太一起到广州创业的王先生是“湾区人”,也面临着大部分租房者都有的难题。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是众多港澳来粤创业者面临的问题,也是粤港澳三地11城,很多想留下来住下来的人们需要克服的痛点难题。

建行提供的住房租赁业务让“湾区人”的难题迎刃而解。通过建融家园APP,王先生就很快入住了广州天河冼村一套两房房源,他对环境和配套设施都赞不绝口。

2017年开始,建设银行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租赁战略。自战略推进以来,建行广东省分行已经与8个湾区城市政府签订协议,首创推出的不动产财富管理(俗称“存房”)业务,激活了社会存量闲置房源1.2万套,在市场上引起热烈反响。

“打造区域内最大的租赁房源‘集市’,为高端人才提供品质生活选择,为蓝领阶层提供普惠安居服务,构建多层次安居服务体系。”刘军表示,该行将分别针对移粤就业群体、创业人才以及养老需求群体,采用按需选房、定制青年创业园区、与专业化机构合作等,满足口岸通勤、内地长居、青年创业、安心养老等需求。

除了住房租赁,建行广东省分行还搭建8 N场景,涉及居民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8月,建设银行在广东首发“建融智慧社区云平台”,目前,珠三角第一批63个楼盘社区已与建行签约推广使用。公交、地铁、菜市场、校企园区等八大领域已累计建成46396个便民场景。

“宜居宜业宜游”,世界级湾区的品质来自于创新创业活力。而创业者的活力离不开金融的创新。宜业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更需要有利的金融服务环境。“一筹莫展时,建行推出的科技信用贷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在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宁看来,建行东莞分行提供的科技金融服务就是企业向前的动力。

良好的创业环境,有活力的金融环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叠加动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行广东省分行实施了网点代办工商注册服务,推出“普惠金融e登记”,让企业到银行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开户、抵押贷款一站式办理,既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又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

“云税贷”“龙税贷”打造湾区信用“通行证”

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提出新的要求。金融是信用的代名词,是诚信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近年来,建设银行大力实施金融科技战略,通过“搭建平台、客户画像、实时预警、数据共享”,加强企业、个人贷款信息采集,在助力形成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的多维度信用评价体系的同时,也探索出解决信用企业、诚信个人融资痛点的有效途径。

2月27日,建设银行系统一场声势浩大的普惠金融会议在东莞召开。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章更生以及全国37家一级分行相关负责人悉数出席,研究推广建行广东省分行的“云税贷”经验。 “云税贷”这款由建设银行创新的线上融资产品——企业诚信纳税即能获贷,极大程度地缓解了“企业缺信用、银行缺信息”的问题。

打造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建设,除面向小微企业外,建行还积极服务广大市民。2018年,建行针对诚信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自然人推出一款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龙税贷”。纳税人只需添加广东税局微信公众号授权建行查询其纳税信息,就可通过建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STM智慧柜员机等电子渠道申请“龙税贷”。

为了推进湾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银行广东分行积极对接政府,创新“互联网 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信息孤岛”。

在建行2019年工作会议上,“G端连接”成为了高频词。该行董事长田国立也反复强调,银行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助力政府提升行政效率,更加便捷服务百姓市民。

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下,信用不再是局限在某个封闭体系的单维度数据,而是开放、共享、量化的多维度指标。建设银行2017年开发推出“信用卡早期风险预警系统”,从过去的被动管控风险向主动发现风险转变,有力维护了信用环境。

基于对企业实施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的要求,建行联合政府、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实现黑名单共享,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尤其在风险预警方面,将基于政府部门提供的不良企业名单(工商、环保)等数据,结合客户金融交易行为数据,构建风险防控模型,有效防范企业违约的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记者】 陈颖

【通讯员】麦宇剑 卢洪旭 闵文倩

【作者】 陈颖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289财经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