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在古代又称为鳆鱼,其实它不是鱼,而是一种贝类——软体动物这个鲍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啊,一直被视为海鲜珍品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养殖鲍鱼的技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想吃鲍鱼,全靠海边的居民采集野生的来供应,数量少,自然被看做海洋珍品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名贵菜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名贵菜谱(鲍鱼鳆鱼是名贵的海味)

古代名贵菜谱

鲍鱼,在古代又称为鳆鱼,其实它不是鱼,而是一种贝类——软体动物。这个鲍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啊,一直被视为海鲜珍品。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养殖鲍鱼的技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想吃鲍鱼,全靠海边的居民采集野生的来供应,数量少,自然被看做海洋珍品了。

鲍鱼又叫做鳆鱼,是海鲜珍品啊。

我们山东省长岛(庙岛群岛)和胶南东部各个岛屿周围的海域,古代的时候就盛产鲍鱼——而且因为距离长安、洛阳、燕京等统治者居住的地区要近一些(和南方比起来),所以,山东海域特产的鲍鱼品种皱纹盘鲍大量供应给统治阶级。于是,古代历史资料和典籍里面经常有对我们山东海域的鲍鱼的记载啊。

比如在班固的汉书说王莽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句:“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鳆鱼。”在四处起义,王莽政权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吃不下别的东西去,但还是可以喝酒吃鲍鱼——可见鲍鱼是多么美味啊。

这以后的,但凡是名人吃过鲍鱼以后,无不称赞有加的,例如曹操也是一位鲍鱼爱好者。他的儿子曹植在《求祭先主表》中说道:“先主喜食鳆鱼……“,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也曾遣赵咨馈赠吴王孙权“鳆鱼千枚”(见《太平御览》)。南北朝时,南北分治,产于北部沿海的鲍鱼到不了南朝,而这时候南海的鲍鱼产区尚还没有发现或者产量较少,于是偶尔有山东的鲍鱼传到江南地区去“一枚值数千钱”。贵得要命啊……

鲍鱼做的美味佳肴,食客们都交口称赞,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称赞它的诗篇啊

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写下许多赞美鲍鱼的诗章。也有很多美食家,饮食文化传播者给鲍鱼写了很多段子:

比如苏轼苏东坡有一首诗《鳆鱼》,诗中写道:“内装名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倚墙。中都贵人珍此味,糟(氵邑)油藏能远致”。 在这首诗里面,诗人认为:酒席宴上鲍鱼是压倒一切的美肴,过去被人津津乐道的肉芝、石耳、醋笔、鱼皮等佳肴,若与鲍鱼相比都得甘拜下风,美馐珍馔,只有鲍鱼才是值得称赞的。而且还讲了讲鲍鱼的长途运输方法”糟(氵邑)油藏能远致“等……

金朝莱州人刘迎也写了一篇《鳆鱼》诗,不仅描写了渔民捕捉鳆鱼的壮观场面,也称赞鳆鱼”色新欲透玛瑙碗,味胜可汜筒萄醅。“而食客们一面品味鳆鱼(鲍鱼),一面喝好酒,于是”饮客醉颊浮春红,金盘旋觉放放著空。齿牙寒光漱明月,胸臆秀气喷长虹。“好一幅神仙般的境界。

为了长途贩运,照顾远离产地的人们食用,鲍鱼大量制成了干制品,《本草衍义》里面说”人采肉以供馔,及干致都下,北人遂为珍味“。不过作为宴席珍品,鲜食味道才是最佳啊。

清代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记有“制鲍鱼法”:“鳆鱼炒薄片甚佳,扬中承家削片入鸡汤豆腐中,号称鳆鱼豆腐,上加陈糟油浇之。庄太守大块鳆鱼煨整鸡,亦别有风趣,但其性坚,终不能决齿,火煨三日,才能拆碎”。

现今的方法是将干鲍先入热水中浸泡,使之发软膨胀,用刀斜切成片,再烹制烧鲍鱼、扒鲍鱼、腐酱鲍鱼等名菜。

鲍鱼好吃,但是捕捉特别难,山东海边居民掌握了鲍鱼的生活活动习性,采取相应的办法捕获。

清代周亮工《书影》中讲:“鳆鱼出胶州。鳆音扑,今皆呼‘鲍’。胶人言:鳆生海水中乱石上,一面附石。取者必泅水,持铁铲入,铲聚触,鳆不及觉,则可得;一再触,则粘石上,虽星碎其壳,亦胶结不脱。故海错惟此种最难取。”清人王士禄曾说莱州海民:“海上取鳆鱼,隆冬赤脚凌寒澌而入”。并且留有诗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波人铲石鳆,此事最怜渠“。产量特别少,而且捕捉又特别艰难……那当然这个海珍品特别值钱了。

如今,鲍鱼的捕捉似乎还是需要潜水员下水去捉,但是呢,生产技术似乎有了一定的提高了——那就是鲍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似乎已经解决了,在很多书里面看到了工厂化育鲍苗的图片,比如下面这一幅:

有了现代化的技术,那么鲍鱼的产量应该有所提高了吧。

此外,现代的食品工业已经十分发达了,制作出了鲍鱼罐头,相信离海洋远的地区可以用罐头来制作鲍鱼菜肴——干制品已经很少了吧。

两种鲍鱼罐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