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百无聊赖,昏昏欲睡,也是忘了几月几号,醒来翻看头条,看到许多关于“五四”的文章,才知今天是五月四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了应景,也为了凑凑热闹,便随手写了一篇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小文,来与朋友们分享,文章略显肤浅,还望见谅……
关于“五四”广义的“五四运动”是包含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因此人们常常把二者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和钱玄同的《新青年》创刊;
“五四运动”始于1919年的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因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感到不满而齐聚天安门,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个关键性人物:鲁迅~胡适
鲁迅~~《狂人日记》
为了彻底“医治”中国人的愚昧,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文现代小说,鲁迅在文中攻击封建礼教,攻击中国人的不自由,攻击“明明天天害怕被吃,却还在想着怎么样可以吃一些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的人们。但与此同时,他也有所自省:“我就没有吃过人吗?”,我们在《狂人日记》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批判的鲁迅,更是一个有着辩证思想和自我怀疑精神的鲁迅。
人类唯有自主地站了起来,摆脱过去的种种封建枷锁,才算得上是真人。一个人要是没有自由意志,跟禽兽又有什么分别呢?
“这个国家真的有希望吗?”鲁迅与钱玄同的颇为著名的对话
鲁迅举了一个很有名的譬喻:他说好比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是断难把它给拆毁的。这个房子里头,人捂在里头,都昏昏睡睡的,这么睡着睡着死了也倒好,但是这个时候有几个人你们把他们叫醒了。叫醒起来之后他们很想挣扎,很想拆除这个铁房子,谁知道拆不坏,逃不出去,这么个死法难道不是更痛苦吗?钱玄同就说:“对,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是你又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会有拆毁这个房子的希望呢?”
如果你以为鲁迅从来就只是个单纯的战士,那么你大概从来没有读懂过鲁迅。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普及知识、普及教育。可是过去的知识都用文言文书写,老百姓不能喜闻乐见。为了降低大家接触知识的门槛,白话文运动开始了。1917年,胡适的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掀起了革命。
文学一定应该要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这叫作“言之有物”。
白话文标榜“我手写我口”。我们要先有白话文写出的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但丁用意大利文写出《神曲》一样,我们这个国语才能够得到养分,才能够逐渐地标准化。这就是为什么他说,我们要创作的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我们都要学国语,怎么样让大家都能学一套标准国语呢?首先要有说国语的好文学,让大家都爱看,大家都去读,慢慢地你就学懂国语,同时也学懂白话文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胡适26岁,是那个年代的90后。他满脑子想的就是要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果然他也做到了。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暂且闲聊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