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太极十四格格(迎春入正册,司棋做不入册的备角)。

金陵十二钗副册名单(金陵十二钗薄命司)(1)

贾迎春下嫁中山狼孙绍祖(吴三桂长子吴应熊)

第五回判词:“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第79回《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摘要加注:“原来贾赦(摄政王多尔衮)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这孙家(割据云贵的吴三桂,相当于割据东吴的孙权)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明朝山海关总兵,平西伯),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归降大清天子,与多尔衮在长城杀马为誓,俯首称臣),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吴大公子为建宁公主额驸,实为人质),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 。”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吴三桂被李自成打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向多尔衮请求救兵)才拜在门下的(答应归降满清,引清兵入关),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入关之后吴三桂、孔有德、洪承畴、索尼都加入了孝庄的“裙带党”,成为遏制多尔衮篡夺皇位的中坚力量,所以“贾政又深恶孙家。”

贾赦演绎摄政王利用吴三桂,不战而入山海关,招为驸马,以结其心。贾政演绎摄政王从骨子里瞧不起贰臣叛徒势利小人。贾赦贾政联合演双簧,多尔衮的形象内心,就跃然纸上了。

顺治十年八月皇太极十四格格在嫡母孝庄主持下,嫁给了吴三桂的大公子。这是一桩“满汉联姻”的政治婚姻。

康熙十三年正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当年四月,康熙将吴应熊与长子吴天霖处斩,十四格格闯进慈宁宫,求情嫡母不要斩杀自己的丈夫与儿子。孝庄与康熙认为吴家罪不可赦,必须斩草除根,“杀一儆百”。十四格格在慈宁宫触柱溅血。迎春之副司棋(“死棋”)撞墙而死,就隐写建宁公主在慈宁宫撞柱昏死的历史。

金陵十二钗副册名单(金陵十二钗薄命司)(2)

“司棋”撞墙而死,演绎十四格格撞柱昏迷。

康熙帝将十四姑姑养护在深宫,1704年十二月建宁公主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迎春“二木头”的懦弱性格,是历史造成的。父皇与庶妃母亲早死了。自己成了孝庄联姻大棋盘上的一枚死棋(司棋)。已经麻木不仁,任人刻画。十四格格性格的另一面,由司棋表演,她为何在贾府厨房“大闹天宫”,好象仗势欺人的样子?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一个低贱的丫头!“大闹天宫”表现了十四格格性格的另一面。

迎春与司棋联合表演皇十四格格的历史悲剧。孙绍祖与潘又安联合表演吴应熊的历史悲剧。

(3)孝庄与多尔衮的亲生女儿(贾探春、巧姐儿入正册,茗玉做不入册的备角)。

金陵十二钗副册名单(金陵十二钗薄命司)(3)

贾探春隐射的固伦格格,生于顺治七年八月初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乃太后下嫁后与摄政王生的女儿(王夫人与贾政),其亲娘不是赵姨娘。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暴死塞外,先追封“成宗义皇帝”,顺治八年二月又被“扒骨鞭尸”,削爵除籍。这个女孩子的出身尴尬了。皇家开始否认“太后下嫁”,只得说她是多尔衮福晋的女儿(赵姨娘),但“探春”不认帐,不认赵姨娘是“亲娘”,不认赵国基是舅舅,不认贾环是兄弟,只承认母亲是孝庄(王夫人),亲哥哥是贾宝玉(顺治帝)。王夫人也说“虽不是我亲生”云云,但却养育深宫,固伦格格待遇,甚至让探春与李纨宝钗主持大观园的经济改革。探春鹤立鸡群很有主见,办事雷厉风行,连凤姐与平儿都让他三分。

第六十三回: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指第五回“瑶池不二”里警幻仙姑孝庄之女)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日边红杏倚云栽”——成宗义皇帝与孝庄的女儿,出身高贵,在皇宫长大,后远嫁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兄弟(王熙凤祖兄王仁)家做了王妃。

贾探春判词〔分骨肉 〕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注解》

判词中似乎贾探春远嫁海外,其实清朝皇家格格有三百多位,远嫁了“瀚海栏杆百丈冰”与唐努乌梁海等蒙古大草原,还规定没有圣旨不得回京。但档案中,并无远嫁日本琉球与南洋群岛的记载。

康熙十三年布尔尼兄弟参与三藩造反,孝庄破格提拔多尔衮旧部图海为一品大将军(刘老老),由满蒙八旗家丁组成“救难军团”,一举粉碎察哈尔叛乱,布尔尼兄弟被斩杀削爵,降为庶民。这位远嫁的王妃也受到牵连而削爵,沦落为大雪天“偷柴取暖”的“茗玉”,成了内蒙古最早的“北京女知青”。

康熙二十五年《大清会典》完成,康熙帝亲自清查皇室子女玉牒。第八十八回贾珍清查周瑞管理的“果子账”,就隐写此事,“罪臣”多尔衮女儿经过查对,被清除出了《皇室女孙黄册玉牒》。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皇太后薨逝,临死前只挂念这个远嫁的四女儿(前三个女儿在盛京时代就远嫁蒙古了)。第一百一回《大观园月夜警幽魂》,凤姐(孝庄)说道:“你瞧瞧,这会子不是我十旺八旺的呢!明儿我要是死了,撂下这小孽障,还不知怎么样呢。”……凤姐冷笑道:“你那里知道?我是早已明白了,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标志康熙二十五年,孝庄七十四岁,四女儿三十七岁),……气也赌尽了,强也算争足了,就是‘寿’字儿上头缺一点儿也罢了。……我死了,你们只有喜欢的。你们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过日子,省的我是你们眼里的刺(太后干政)。只有一件,你们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王熙凤力拙失人心》——孝庄年老体衰,失去控制朝野的能力。)

于是,“茗玉”又下降为“村妇”巧姐儿。

金陵十二钗副册名单(金陵十二钗薄命司)(4)

平儿护卫着巧姐儿——苏麻喇姑托付图海部属,救护了孝庄四女儿。

第五回判词: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隐写多尔衮女儿被“狠舅奸兄”(王仁与贾环)出卖,差一点儿沦为王爷侍妾,甚至流落“烟花柳巷”,是图海大将军(刘老老)知恩图报,在自己统辖的察哈尔地区,出手拯救了这个可怜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