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木头要先放到水里泡呢?按道理不应该自然风干或者干燥来降低木材的水分吗?而且泡水的木材难道不怕腐烂吗?相信有的小伙伴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

木头在水里会腐烂么(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1)

其实木头要放到水里泡是希望去除木材里多余的树脂。由于木材中树脂分布不均,干燥过程收缩率不一,会造成应力开裂,因此传统加工方式会将木材浸泡数月以上再进行加工。而且一根外干内湿的木头,直接干燥可能裂掉废掉,泡到内外一致了再干燥可以降低这种可能。另外浸泡过程也会杀死一些寄生虫。也是为了节省运力,也是为了保证木头内外含水量趋于一致方便后续慢慢干透。

木头在水里会腐烂么(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2)

大家要注意,家具生产所需的实木在购买回来时,并非原木树干,而是经过木材商加工过的规格材——厚度为3-6CM的实木方条。如果实木方条的尺寸达不到生产部件的尺寸要求,可以进行拼接。

那么为什么不一次性购买到大块的实木呢?

因为大块的实木不易干燥,而且变形的几率特别高,当把大块木头剖开时,其内部的分子间力就会消失,从而防止变形。经过拼接的实木,其接口的牢固程度大过实木本身的强度,不必担心在接口处断开。

所以从山头上砍下的树,要先加工成实木方条,然后再进入干燥阶段,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当那些木材还是活着的树木时,它们含有两种类型的水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就是能够通过中空细胞自由流动的水,而结合水是细胞壁吸收的水分。一棵树,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总重量能超过木材本身的重量。烘干后用来做家具的木材里面一般没有自由水,结合水的含量也只有6%~8%。

要去除所有的自由水和大部分的结合水,不是简单地把木材放在外面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因为木材在这个过程中会收缩,这种自然的收缩会使木材开裂。

试想,一段刚伐下来的原木放在地上,水分从树皮和刚暴露出来的端面处不断蒸发。外圈的木材变干后,自然会收缩变小,但是里面的木材还没有怎么失水,依然保持原有的尺寸。结果,外圈的纤维收缩,绷得越来越紧,最终开裂,导致木材产生从外向里的径向裂纹。

同理,端面的水分蒸发引起它收缩,但它内部潮湿的部分不会收缩,并会给靠外的部分一个保持原状

至于具体的干燥,有多种处理方法。刚伐下的木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由于原木体积较大,内部的水分不易排出,由这样的木材加工成的产品会因干缩而产生开裂、翘曲等变形。同时,未经干燥处理的木材也极易腐烂、虫蛀。因此,在对木材进行再加工之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木材干燥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处理的过程对最终木制品的品质影响颇大。一般情况下,木材均需先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干燥,再进行人工除湿干燥处理。针对不同质地的木材,干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1.天然干燥法

天然干燥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照射和空气流动进行木材的干燥处理。这种方法成本低,不需大型设备,只要将木材以一定的方式堆放在阳光充足且空气流通的场所即可。采用天然干燥法的木材在使用时不宜翘曲、变形,但干燥时间较长,且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木头在水里会腐烂么(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3)

2.人工干燥法

人工干燥是把木材放置于特别的容器或建筑物中,在保证内部环境的保温性和气密性的前提下,利用加湿、加热设备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的循环速度,使木材的含水率达到指定标准的干燥方法。

木头在水里会腐烂么(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4)

木头在水里会腐烂么(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5)

3.人工干燥法根据使用的设备不同,可分为烟熏干燥法、热风干燥法、蒸汽加热干燥法和过热干燥法等。人工干燥法干燥时间短,可有效地控制木材的含水率,质量较高,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合适的空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否则干燥不到位,木材最终还会在使用时发生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

4.经过干燥处理的木材还必须注意防潮。通常在抹油漆之前,干燥过的木材仍然易受环境中的水分侵蚀,影响使用。

木头干燥之前竟然要泡水?难道不怕腐烂吗?相对于木材泡水的这些优势,泡水引起一部分腐坏废弃的劣势就可以接受了。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木头的小知识吗?欢迎关注“耕木记”。我会坚持更新和一切木头有关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