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就要到了,西方习惯把10月31日晚上称为万圣节,其实它是“万圣节前夜”的简称。

据说万圣节来源于凯尔特人的萨温节(桑海恩节)(Samhain)。凯尔特人把11月1日这一天看做是一年的开始,因为是凯尔特的牧民们把牧群从牧场赶回家的时候,也是土地使用期限重新开始计算的时候。这一天也是凯尔特人最重要和最凶险的节日之一。人们相信在萨温节期间,家里的死者的灵魂会回家来探望,而那些在当年死了的人则在这一天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和中国的鬼节很类似,中国的鬼节也是认为鬼门关开了,鬼们都跑到人间来了。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1)

凯尔特人认为这一天晚上很多鬼跑出来要夺取活人的身体,然后用这个身体复活。所以人们就要举行很多仪式。在萨温节前一天,为了防止鬼魂附身,凯尔特的年轻人就会组成队伍,带着各种鬼神面具,在村落里巡游。(这个仪式很像中国南方的游神赛会。)巡游结束以后,大家一起去野外点起篝火,把对生活和生产有利的好神给召唤来,驱除恶鬼。

当罗马人在公元1世纪征服凯尔特人时,他们将这个节日与他们纪念死者的弗拉利亚节和庆祝丰收女神波莫纳的节日结合起来。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2)

我们都知道到了中世纪,基督教逐渐统治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基督教原来只有两个圣人,玛利亚和施洗约翰。后来被罗马教廷封为圣人的越来越多,365天每天一个圣人,分不完。怎么办呢?在7世纪,教皇博尼法斯四世设立了“万圣节”,打包纪念教会里的所有的圣人和殉道者。最初的日子在5月13日。到了8世纪的时候,万圣节被移到了11月1日,也许是为了用基督教的节日来取代异教徒的节日。整个万圣节的节期有三天,万圣节前夜、万圣节和万灵节(all souls day),统称为万圣节。这个思路和圣诞节、圣约翰节、四旬节一样。圣诞节来源于罗马帝国的密特拉崇拜、圣约翰节来源于地中海民族庆祝夏至的仪式,而四旬节原来是罗马的牧神节。

到中世纪结束时,万圣节已经世俗化了,不再是纯粹的宗教节日。宗教改革后,很多新教徒就不再过天主教的宗教节日了,但是在英国,人们喜闻乐见的万圣节则继续被保留下来。因为美国的主要人口是清教徒,所以一开始万圣节的庆祝活动是被美国殖民者禁止的。但19世纪的时候,他们也会过一些和丰收和纪念死者有关的节日。19世纪中叶,当大量移民,特别是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就把万圣节风俗也带到了美国。到了20世纪万圣节成为了美国人,特别是儿童的主要节日之一。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3)

作为一个世俗的节日,万圣节已经与许多活动联系起来。比如过节的人会带着面具和礼服参加party,或者上门做“不给糖就捣乱”的游戏。这个游戏的来源是英国,9世纪的时候,贫苦的人在11月2日的万灵节(all soul day)的时候挨家挨户乞讨一种用面粉和葡萄干做成的饼——灵魂之饼。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4)

万圣节派对还有一个咬苹果游戏,就是把苹果丢到一个装满糖浆和坚果仁的盆子里,然后孩子们不用手,而是用嘴去咬,比赛哪个孩子最先把苹果叼上来。

在万圣节里,妖魔鬼怪是狂欢前必须的打扮。女巫、吸血鬼、狼人、骷髅……都是很流行的。

在经典文本和影视剧中的女巫有几个特征,一个是养宠物,比如公山羊、猫头鹰、黑狗、蟾蜍特别是黑猫。这些宠物被叫做“巫使”。动物和女巫是共生关系,靠吸吮女巫的手指流出来的血或者身上的瘤为生。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巫师,就把他的衣服扒掉,看他身上有没有凸起的瘤,用刀或者针去刺,看看是不是刺不破。如果是的话,就一定是女巫。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5)

黑猫是最重要的巫使。因为猫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神秘,孤傲和诡异。晚上冷不丁看到猫的眼睛,难免会被吓到。在西方小说里面常常描写年迈的老妇人总养着一只猫。其实当时男人出去劳作、打仗,因为医疗水平比较低,还有结婚经常是老夫少妻,40岁的男人娶16-20岁的女孩都很常见,所以男人死得早,女人在家里养一只猫作为陪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当一个寡居的女人和猫的形象和巫术结合起来就变得不一样了。人们相信女巫养的猫会说人话,或者女巫会化成猫的样子。

蟾蜍被和巫术联系起来,是因为它长得难看,黏糊糊的,背上长着疣,还有毒性。人们相信女巫会用蟾蜍来炼制毒药。猫头鹰则是因为它的眼睛在夜晚依然那么好用,以及它的脑袋会转到背后,特别吓人。

女巫的第二个特征是扫帚。其实女巫飞行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骑着飞行扫帚,一个是涂抹飞行油膏。为什么扫帚会变成女巫的标志呢?一方面以前女人管家,扫地这种家务事都是女人在做。所以扫帚就和女人联系起来了。另一方面,在古代庆祝丰收的仪式里面,有些女性会跨坐在扫帚上,将它作为舞蹈的辅助工具。

说到扫帚,其实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女巫的很多道具其实都是当时妇女的生活用品,比如煮魔药要用的锅、白雪公主里面皇后照的镜子、还有让睡美人沉睡的纺锤。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6)

其实女巫飞行的工具并不是只有扫帚,还有叉干草用的叉子。骑扫帚的姿势一开始也不固定,有的画里面女巫的扫刷朝上,有的则是扫柄朝上。慢慢才统一起来的。

飞行油膏是另一种飞行的工具,感觉就像神行太保用的符咒,只要涂在身上或是扫帚上,就算是不会巫术的人也会飞行。制造这种油膏的方法比较邪恶,要把一个红色男人绑在椅子上,然后让有毒的蜘蛛、蟾蜍这些动物去咬他,再把尸体倒吊起来,让流出来的体液和他的体脂混合咬他的动物尸体,加上小孩的内脏混合在一起,这样飞行油膏就做成了。

而女巫的服装是多变的,既有脏丑的老妇女,也有纳尼亚传奇里的白女巫。第一种就是往脏里打扮,破旧的外衣,不能浓妆艳抹,皮肤要干瘪,最好脸上还有瘤子奥斯卡王尔德在《出卖灵魂的年轻渔夫》里面的女巫是红发,穿着绣着孔雀毛的金丝制成的衣服,头上戴着天鹅绒的帽子,还有血红的高跟鞋。当然,在女巫也是有组织的,比如巫魔会什么的,女巫在行会里面穿的制服,包括尖顶宽沿的巫师帽,斗篷外套,手上拿着魔法杖。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7)

我们现在看女巫,觉得很厉害,个个都想哈利波特里面会魔法。其实在现实历史中,被人指认为女巫是很可怜的,被麻瓜整得很惨。有统计说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300年间,最保守估计光欧洲大陆被以巫术罪名处死的人至少有3.5-6万人,其中75%是女性。

其实大部分被认为是女巫的妇女,往往是一些孤僻的人,比如寡妇、老妇女,还有一些是会用土方治病的人。你们看最经典的女巫形象还是又老又丑,眼睛浑浊,满身皱纹,身上有臭味。这明显就是缺乏照顾的老妇女的形象。其实女巫只是写可怜的妇女而已啊。

万圣节的女巫来历(万圣节的由来女巫的故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