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楚国的伯牙从小就喜爱音乐。他年轻时,跟随很有声望的琴师成连学弹"七弦琴”。伯牙专心学琴,优势也练习作曲,整整学了三年,弹琴的水平很一般,作出的曲子也很平淡。一次,伯牙创作一首反映海上狂风暴雨的曲子,苦思冥想了好几天,也找不到动听的旋律,觉得非常苦恼。成连老师便把他带到鲁国登州城外的蓬莱岛上,自己则寻找老师方子春去了。伯牙每天练练琴,看看海景,觉得心旷神怡,欢畅异常。

一天,他从海滩散步回家,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怒号,一会儿又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下起倾盆大雨;风声、雷声、雨声、浪声和松涛声混在一起,交织成一支雄伟而美妙的乐曲。动人的情景激发了伯牙的创作激情。他奔到住处,取出七弦琴,一首反映海上狂风暴雨的乐曲创作出来了。此后,伯牙潜心作曲,创作出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高山流水》。但是,人们虽然爱听这个曲子,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后来,伯牙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优秀乐曲的人,名叫钟子期。一次,伯牙向钟子期弹起了这首曲子。他全神贯注,脑子里全是高山的形象。钟子期闭上眼睛,屏息凝神,细听琴音。当他弹完一个段落后,钟子期赞叹说:“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伯牙没有答话,继续弹下去。这时,他脑子全是流水的形象。这时的琴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琴音停止后余音袅袅不绝。钟子期深情地说:“真妙啊,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啊!”

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分手时两人相约,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但到了那一天,钟子期并没有来。几经打听,伯牙才知道,钟子期在不久前去世了。伯牙带了琴到他墓地,伏在地上号啕大哭。伯牙想: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才懂得我的音乐,现在他已故去,再弹琴作曲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极度悲痛之中,伯牙将琴高高举起,朝地上狠狠摔去。

这就是“高山流水”的由来。

释义:比喻知音难得,也可指乐曲高妙。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高山流水出自哪些故事(高山流水的由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