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渭县什川镇按照“三稳两优一争一保”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镇域实际和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点产业培育,成立黄芪产业联合党委,把黄芪产业发展列入“书记党建项目”建设内容,创新设置“支部田”,通过党委号召、支部动员、党员带头,大力推动黄芪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1)

金秋十月,药材飘香。眼下,正值什川镇大湾村黄芪种植收获期。农田里,轰鸣的机械正在忙碌作业,农户们分工明确,翻土、拾药、晾晒,每一步工序都在有序地开展,田地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致富图”。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

当天的晾晒场比平时都热闹,镇上组织机关党员和各村党员来到这里开展 “党建引领兴产业 产业发展我先行”为主题的结对共建活动。邀请渭源县世平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世平为大家讲解来村里种植黄芪的感受,进一步凝聚全镇发展黄芪产业的合力。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3)

今年,什川镇在发展黄芪产业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大,专门引进石世平所在的合作社在大湾村种植黄芪。眼下,黄芪进入采收关键期,石世平也是最忙的时候,他开车来回穿梭于黄芪地和晾晒场之间,忙的不亦乐乎。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4)

渭源县世平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世平说:“我感觉这边的土质确实适合种植黄芪,在这边种出来的黄芪品相也好、产量也高,我是做药材加工的,加工出来的通渭黄芪,验收时黄芪苷的含量都是达标的,农药残留几乎没有,重金属检测都合格。我今年种植了600多亩,每亩产量我初步估计在600到800公斤之间,初步估计能收入200万元至300万元。”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5)

在大湾村党支部的动员下,党员韩俊文带头种了黄芪,由于刚开始种植,技术相对不成熟,产量偏低一些,但今年价格较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尝到甜头的他明年还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通渭县什川镇大湾村村民韩俊文说:“今年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我一共种了14亩多的黄芪,现在已经挖了一半了,4亩多药材挖完客商已经收走了,卖了10000多元。我一共20多亩地,明年全部要种成药材,向合作社学习,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增加自己的收入。”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6)

今年,什川镇黄芪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全镇按照“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种植模式,在大湾村高标准打造3500亩黄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黄芪优质种子繁育基地200亩,种苗繁育基地500亩。同时以大湾村为中心,辐射连片打造漆麻、盘龙、大湾、上阳坡中药材黄芪5000亩示范种植片带,着力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一心两翼”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7)

通渭县什川镇大湾村党支部书记席军说:“我们村依托‘党建引领,能人带动’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黄芪产业,今年全村实现黄芪种植3500余亩。根据当前黄芪市场价格,亩均收入能达到4000余元,真正实现了农户稳定增收。”

渭南黄芪种植基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8)

由于今年天气干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芪产量,但当前市场价格创历年新高,可保证药农减产不减收。同时,镇上今年还新建了黄芪加工厂一座,用于药材收购和加工,目前该加工厂已经开始大量收购黄芪,过段时间将正式进行加工作业,预计年加工黄芪鲜货1000余吨,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将有效助推全镇黄芪产业实现全链条发展。

通渭县什川镇副镇长卢天云说:“今年什川镇黄芪亩产鲜货可达600余公斤,预计可产黄芪210万公斤,销售收入可达1500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加强农户黄芪种植技术培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全镇特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 许文逸 惠施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