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焦是第十集最催泪的角色。
在新一次循环中,肖鹤云与李诗情决定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起对抗高压锅大婶陶映红。
经过仔细分析后,他们选中了懂得拔刀相助的老焦。
当肖鹤云告知老焦车上有炸弹时,老焦看了看陶映红,然后头部微微低垂。
他陷入了沉思。
肖鹤云以为老焦不会出手相助,顿感失望。肖鹤云回头,对着李诗情摇了摇头。
于此同时,老焦的微表情很有戏,他的眼球不断转动,说明他在高速思考。
在肖鹤云向李诗情默默交流时,老焦拽了拽肖鹤云的衣角,他问了肖鹤云一个问题。
“小伙子,这算不算见义勇为。”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老焦说“这忙我帮了”。
这个小片段,拍得非常好看。
老焦为何没有直接答应肖鹤云?
因为他在判断“车上有炸弹”这一说法的真伪。
在上车之前,老焦与陶映红至少有两次交集。
先说第一次,第九集开头,陶映红的住处发生火灾,有居民反映火灾发生时有爆炸的声响。老焦也住在附近,他应该也听到了声响。
再说第二次,老焦赶往港务新村公交站的途中,遇见了举步维艰的陶映红。老焦主动提重物遭到拒绝。
这两次交集让老焦确定,高压锅大婶真有问题。
在辨别真伪后,老焦这才主动问“算不算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简直是老焦的执念,他看重的是2万块的见义勇为奖。
如果他能赚到2万块,他就可以为学霸女儿换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老焦的女儿叫焦娇,中学生奥数一等奖获得者,也是三好学生。
然而,老焦背负着沉重的债务,焦娇心疼老焦赚钱不易,为了还债她决定辍学打工。
老焦想拿见义勇为奖的背后,是一条催人泪下的父女情深线。
因为他有小人物身上最沉重的生存焦虑,始终活在一个容错率极低的生活空间内。
很多原本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却因为金钱的匮乏,成为无解的大问题。时代的一粒灰尘,就能成为压垮他的大山。
如果老焦能在短时间内拿到两万块奖金,他就可以让女儿安心上学,他的债务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因为有这一种生存焦虑,注定老焦的见义勇为和卢迪的拔刀相助不一样。
当肖鹤云向他求助时,老焦会盘算他能得到什么。
卢迪不一样,他帮助肖鹤云,不在乎对方是不是警察,在乎的是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
卢迪是年轻人,会一腔热血酬知己,明知道高压锅中有炸弹,卢迪依旧会死死抱住高压锅。
老焦是被生活锤打的中年人,身上肩负着女儿的未来,在见义勇为之前,他会权衡利弊。
尽管有自己的小算计,老焦的这一条辅线依旧好看。
原因是,他的戏经得起推敲,埋的细节点到为止,合情合理。
比如说,老焦一直住车库,为何消防部门突然查车库?
因为在4月4日,陶映红的住处发生火灾,伴有爆炸声。这次意外事故也引起消防部门的注意,于是他们要彻查车库。
5月9日,老焦就成为这次彻查的牺牲品。
再比如说,房东给了老焦一个行李箱,箱中有卫生巾。
这是遗漏还是委婉赠送,我倾向于后者。
老焦和焦娇打电话时,提到“什么卫生巾,洗面奶,我们都用得起”。这也说明,在此之前,父女俩曾谈论过卫生巾,房东的住处与老焦居住的车库很近,他有听到老焦电话信息的地理条件。
把老焦赶走,给他一笔钱,装作没有清理好行李箱,委婉地将没用过的卫生巾赠给了老焦。
“仗义每多屠狗辈。”
《开端》这部剧用时间循环的设定,也写出了小人物的常见的困境,极低的容错率。
同样是人,阶层不同,人生的容错率就不一样。
比如两个人都是肺癌患者,有钱人通常比穷人的生存几率更大,原因是有钱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金钱能解决有钱人的大多数问题,而没有金钱却成为穷人的问题。老焦为了金钱敢于铤而走险,他将面临两种结果,要么他顺利助攻,解除炸弹危机,要么就成为亡魂。
是生是死,他只能有一种结果。
在45路公交车上,就是两个小人物对一群小人物的伤害。陶映红和司机拉着与他们同一阶层的人陪葬,这些人有债务缠身的老焦,有猫之守护者卢迪,有给儿子送瓜的老伯,也有疾病缠身随身带着各种药物的大妈。
他们做不了这个时代的盆景,他们的试错成本低,容错率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就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样子。
如果没有循环的设定,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则悲惨的意外事件,他们则成为这个意外事件报道中的主角。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只是用数字代表惨烈的尸体。
然而,这些尸体背后,还给逝者的亲人带来无尽的伤痛。
老焦的背后有个学霸体质却不能上学的女儿,卢迪的背后有即将步入老年的父母,送瓜老伯背后有个没有正式和解就阴阳相隔的破碎家庭,大妈背后或许还有因她逝去而悲痛欲绝的生者。
《开端》的循环设定,其实就是给肖鹤云和李诗情这样的小人物开挂。他们会犯错,即便付出生命代价,他们依旧有推倒重来的可能。
这是一种戏剧设定,而非生活本身。
肖鹤云拥有主角光环,明白他可以推倒重来。
肖鹤云向老焦求助时,他不知道自己可以重新来过,在他决定给肖鹤云打助攻时,老焦明白自己很可能失去生命。
这一刻也是《开端》最让人破防的一刻,2万块可以改变一个学霸的命运,也可以让一个穷人失去生命。
有网友这样评论《开端》公交车的小人物,“上亿的瓜吃多了,我们都忘了有人吃不起水果”。
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