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

《清风扇语——

杭州博物馆馆藏扇面书画精品集》

杭州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2)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是汉代班婕妤笔下的扇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3)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局部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这是唐代白居易诗中的扇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4)

清 薛 宣 仿倪瓒山水扇页

你知道吗?

扇子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的扇也被称为“箑”或“翣”,从文字的“象形”“会意”可以想见,早期的扇子是由竹子和羽毛制成的。

隋唐时期,羽扇的适用范围逐渐变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轻便的“纨扇”。“纨扇”即“团扇”,用竹木作框,再糊之以薄绢。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5)

唐 张萱《捣练图》 局部

宋代,扇面绘画成为与立轴、册页、横幅等其他幅式并列的一种独立创作形式。

扇面画的流行与宋代宫廷的倡导不无关系,《画继》载:“政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其间贵近,往往有求御宝者。”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6)

宋 无款 竹丛翠鸟图团扇页

经过元代扇面艺术创作的低潮,入明后,折扇悄然取代团扇,从宫廷到民间被更加广泛地使用。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7)

明 蓝瑛 烟雨山水扇页

永乐年间,由日本和朝鲜入贡的折扇日众,明成祖朱棣见其便于袖藏携带,又喜其舒展之便,遂“命工如式为之”。正德时,皇室更是遣工匠远赴日本习艺,至此,折扇制造业日益兴旺。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8)

明 文彭 草书扇页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9)

明 程嘉燧 夏夜试茶图扇页

至晚明到清代,大凡著名书画家,多能书画扇面,画史上于此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种书扇、画扇之风可谓时出新意,历久不衰。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0)

明 陈继儒 墨梅图扇页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1)

清 朱耷 行书扇页

1100余件成扇、扇面收藏

海内外少见之规模

在西湖边吴山景区的杭州博物馆里,一千一百余件来自宋、明、清及近现代历经风雨传承至今的成扇、扇面被妥善地保管、展览、研究。

如此数量,且在时间跨度与艺术家风格类型上都包罗万象的收藏,对于艺术家、艺术史研究者、历史学家、书画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系统资料。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2)

近代 吴昌硕 花卉葡萄团扇页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3)

清 任颐 设色花鸟团扇页

2021年,博物馆推出“清风扇语——杭州博物馆馆藏扇面书画精品展”,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大类,遴选89件明清至近代扇面书画精品予以展出,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扇面书画的笔墨精髓与人文意境。

实拍书影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4)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5)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6)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7)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8)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19)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好书推荐淡妆浓抹总相宜)(20)

资料: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辑:徐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