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29日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2014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份165页PPT的横空出世,又一次引发了业界热议。但“互联网女皇”如今的影响力,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1. 靠教育
玛丽·米克尔1959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从1981年起,她先后取得了美国德葩大学心理学文学学士、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德葩大学荣誉博士。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1)

从日后的经历来看,她接受的高等教育不仅为她提供了投身资讯界的基础知识,还令她掌握了洞悉人心理的技巧,从而更多赢得他人信任和追捧。


2. 靠时运
玛丽·米克尔在本科毕业后进入美林证券公司,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读完研究生又加入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为基金经理。但她对处理当年流行的垃圾债券与杠杆收购项目并不在行,在两家公司的业绩也非常一般。
不久后,她转往科恩投资集团,在那里她寻觅到了个人电脑和新媒体产业的商机,于是1991年她再次跳槽加入摩根士丹利投行,从事个人电脑与网络的行业分析。正如她预料的一样,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进入了互联网繁荣期,玛丽·米克尔也赶上了第一次好时代。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2)

而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米克尔及时从阴影中走出,抓住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女皇”得以东山再起。


3. 靠勤奋 
玛丽·米克尔是个工作狂,她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每周工作时间达80至100小时。另一方面,熟悉她的人都说,玛丽很健谈,甚至有些话痨,在咨询工作上需要花费的口水也多得难以置信。但正因米克尔的勤奋,使她在业界有了幽默风趣、思维跳跃的空中飞人形象。她的这种魅力更强化了她的“女皇”光环。


4. 靠远见
早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1995年,玛丽·米克尔就在摩根士丹利担任牵头经理,首次公开为网络公司“网景”筹资募股。这家公司后来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业绩出色。而同样是在1995年,米克尔与人合作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报告》的研究成果,对亚马逊和美国在线等网络公司作出了高度看好。
事后被证明她押对了赌注,而米克尔也一举成名。正如时任思科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说:“玛丽·米克尔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早地领悟到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而且她还用商业圈易于理解的方式向他们明确地阐述了这一革命的意义。”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3)

她此后又再接再厉,于1997年、2002年、2004年和2009年分别发表了关于在线零售业、在线分类广告、中国互联网发展和移动上网设备的研究报告。她在文中对在线广告、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进化发表了见解,都极具前瞻性。尤其是她217页的《中国互联网报告》,是华尔街首次向中国互联网经济示好。


5. 靠理论
一个人如果能有一套使人信服的理论,那无疑会赢得众多“信徒”,在生意场上也易于呼风唤雨。对于变幻莫测的咨询行业而言,有时甚至只要把一套东西讲得头头是道,无论它对或错,都足以成为业界“大杀器”。
除了《互联网报告》这样的业界圣经,玛丽·米克尔还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网页访问比短期赢利更重要,眼球比财务状况更关键。”这样经典的互联网商业观点正是由米克尔首创的。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4)

此外她还有一些互联网咨询业的“腹黑”名言,诸如:“不要爱上高科技公司,要时刻牢记,你只是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
这些理论给了米克尔一个睿智得有点狡黠的光彩形象,对其事业的开拓大有帮助。


6. 靠包装
摩根士丹利在当初有意对玛丽·米克尔进行包装,比如将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暗示或明示地归功于她,还鼓励她参加公开活动增加曝光率。最终,他们不仅成功“制造”了一名王牌分析师,而且更达到了如《巴隆杂志》所说的“互联网女皇”的境界。
上世纪90年代末甚至有了“一只网络股只有得到摩根士丹利的玛丽·米克尔的同意才能出现在华尔街上”的说法。而她的看好或看衰,当时都会严重影响科技股的发行和股价的涨跌。这样一来,米克尔在业界就攒下了点石成金的威望,对互联网企业、米克尔本人和摩根士丹利是三赢的局面。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5)

而近些年,米克尔更是为自己的年度互联网报告,打造了一块金子招牌,引得全球互联网从业者追捧,追求的依然是品牌效应。


7. 靠后台
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欧美遭遇了互联网泡沫,结果令众多科技股损失惨重。他们纷纷指控华尔街的咨询师涉嫌欺诈,凭借自身名气发表的不切实际的推荐,才是互联网泡沫的始作俑者。
但与诸多明星分析师被东家抛弃不同,米克尔在面临指控时,她得到了摩根士丹利力挺,并可能不惜违法地销毁了所有包含商业信息的私人电子邮件证据,最终成功帮助“互联网女皇”渡过难关。正是挨过了这一劫,米克尔才有了如今还活跃的机会。


8. 靠人脉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6)

玛丽·米克尔经常亲身参与拜访、调研大量互联网公司,获得了深厚的行业资源。她甚至同许多公司的创始人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而正是依靠同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的亲密私人关系,米克尔在2004年帮助摩根士丹利赢得了Google IPO的承销大单,这才一举翻身。


9. 靠倔强
曾有国内媒体在2001年给了米克尔这样的评价:她恰如一柄“阴阳剑”,顺风时斩敌无数,逆风时又自伤无情。这生动地写出了“互联网女皇”那倔强的形象——她坚信自己眼光没错,即使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低谷期,一些公司的股价都已比最高值时缩水了85%~97%,她仍然不愿调低其评级,结果受到了“泡沫女皇”的讽刺。
而她却说:“因为我参与造就了它们,我有责任保护它们。碰巧今天我处于不利位置罢了。”她早年的成功和中期的失败都缘于这份倔强,而现在即使已离开了摩根士丹利,“互联网女皇”还是倔强地发着年度报告,试图掌控着行业的命脉。


10. 靠双重身份
作为一名行业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业界的影响力与其密切的投入密不可分,但她也因此常常模糊了分析师和投资者之间的界限——她从投资者的视角看问题,再以分析师的身份发表言论,试图对客户进行维护,从而影响股价。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7)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指责她这么做是失去了底线,放弃一名分析师应有的客观和冷静,为了经济利益而不做中立宣传,这才导致了互联网行业曾经的灾难。


iWeekly周末画报,全球寰宇资讯,每日滚动更新,查看更多国际热点新闻请点击下方“查看原文”。

互联网女皇报告说了什么(互联网女皇是怎样炼成的)(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