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1)

曾纪泽

在锺叔河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里,有一本《出使英法俄国日记》,这本书的作者叫曾纪泽,那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高,处在处处挨打的境地,能在晚清时出任这些国家的公使很不容易。而他因为会说外语,经常跟老外用英语打招呼,被认为是“有辱国格”,经常被歧视;在签订与外国的条约时,他处处为中国争利益,却往往被国内的投降派高官所出卖。最后,他几乎是郁郁而终的。

那么,这个曾纪泽是谁呢?

1.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

说起曾纪泽,必须要提一个人,那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此人,现在地位很高,被推为“近代几为完人”的一个人,蒋、毛两大巨头对他都很推崇。曾国藩和弟弟剿灭了太平天国,拯救了清朝,是清朝的“第一功臣”。他在戎马倥侗中,经常写家信,靠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女,教导家人友睦之道,几个子女都非常争气,其中曾纪泽最为突出,曾做到户部侍郎的职位,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但他最大的功绩,是在外交上。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2)

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

曾纪泽,字劼刚,号梦瞻,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第一位是郭嵩焘。曾纪泽曾出任驻英、法公使,后又转任驻俄公使。在与沙俄谈判修改《里瓦几亚条约》,他用自己丰厚的学识、雄辩的才能,据理力争、反复辩驳,在中俄重新签订《伊犁条约》时,收回了伊犁南境特克斯河地区部分领土,为中华民族挽回了很多损失。

他在中法战争期间,发对妥协,力主抗法,他与法国谈判时,本来已经挽回了一些损失,但李鸿章在与法国签订条约时,力主和好甚至投降,又做了大量让步,把他的谈判结果完全葬送了,气得他手发颤,差点疯掉。

连续的外交挫败,在列强之中艰难斡旋,国内投降势力的强大,让曾纪泽心力交瘁。光绪十二年(1886年),曾纪泽回国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相当于外交部长),只短短三年,他就英年早逝了。

这样一个外交奇才,逝世时年仅52岁。

2.出使英法,自建使馆

清末,经过有识之士的推动,中国的洋务运动风起云涌,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就在这一年,曾国藩去世,曾纪泽在回乡守制期间,开始以《圣经》、《英话正音》等为教材,努力学习英语。

机遇总青睐有准备的人。光绪四年(1878年),曾纪泽被派往英国、法国,出任驻两国公使,重点在英国办理订造船炮“致远号”、“靖远号”事宜,同时补太常寺少卿,后转为大理寺少卿(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3)

在英、法期间,曾纪泽不仅监造炮舰,还深入了解欧洲这些国家的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并且详细考察欧洲这些国家的工业、商业以及社会情况。原来,清国驻所在国的使馆都是租赁,曾纪泽改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体现出中国的建筑风格;他还节约公费,摒弃贪劣,倡导廉洁之风,亲自负责各种器物的购置,体现出大国风度,为外国人所敬重。

3.拒不让步,却被免去驻法公使职务

光绪九年(1883年),曾纪泽受命开始与英国商谈鸦片厘税并征事宜,他据理力争,仅征税一项,每年就为清政府增收税银二百多万两。

光绪七年(1882年),法军侵犯我附属国越南,清政府抗议法军侵占河内,并要求退出退出。后来,法国外交部做出“法越之事无须中国过问”的回复,曾纪泽驳斥其“乃无根之言”。

此后,曾纪泽会晤英国外交大臣,请其调停中法越南冲突。调解未果,清政府派兵,卷入战争。面对法国的步步紧逼,朝廷内部争议不断,分为和战两派。曾纪泽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此次不振,则吾华永无自强之日。”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4)

而当时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外交大权在握,素为慈禧所宠信,他则抱定“和为贵”的宗旨,从不认真备战。曾纪泽从千里遥遥之外向李鸿章上书,力陈八条对法侵略本性认识及应对策略,但李鸿章拒不采纳,慈禧等人也是赞成李鸿章的主张。

光绪十年(1884年)4月,经李鸿章建议,曾纪泽被免除驻法公使之职。绊脚石被搬走了,李鸿章与法人福禄诺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同意清政府军队从背约撤回中国境内,中越边境全面开埠通商,清廷同意发过与越南的所有已定和未定各条约。这一条约,等于放弃了清廷在越南的所有权益,从此越南不再是清廷的附属国。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5)

此协议,对曾纪泽打击很大,当时他才40多岁,但操劳伤神已让他过早衰老。守旧派处处看不惯曾纪泽的言行,也让他感到心灰意冷,他曾打算向朝廷递交辞呈,告老还乡。后被友僚苦苦劝说,他才放弃辞职。

4.一个会说英语的清廷大臣

光绪十二年(1887年),曾纪泽卸任,离开欧洲回到中国。离开前,他写了一篇《中国先睡后醒论》,发表在《泰晤士报》上,表明了他对中国前途的无限信心。

回国后,曾纪泽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因为经常与各国外交人士交谈,曾纪泽为方便起见,就直接用英语与对方交谈。这在今天是太正常不过了,但在当时却引起了众多同僚的反感和不满。慈禧太后曾专门接见曾纪泽,问他懂外国语言文字否,曾纪泽回答是略通英语。这在当时可谓是走在潮流之先了,当年却被扣上“与外国人亲密”、“有二心于中国”的帽子。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6)

新年时,曾纪泽带领团队向各国外交家祝贺新年,他都首先说一句“Happy New Year”,中国的高级官员里用英语祝贺新年的,曾纪泽是头一位,那些外国人都很新鲜,也开了清廷的外交新风。但是,有一些保守的大臣却看不惯,认为曾纪泽是“胡来”,指责他对外人“过于亲密”。

5.“女士优先”起风波

曾纪泽对外国人的开放态度,有一天终于成为众矢之的。

光绪十四年十月十八日(1888年11月21年),一对来自奥匈帝国的皇族夫妻来到北京,他们想去天坛看看。当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几位章京陪同,可把门的官吏就是不让进。章京们拿出批准参观的公文,可还是没能进去。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7)

为什么呢?把关的太常寺官吏认为,天坛乃皇家重地,皇帝每年都到这里举行祭天仪式,这等庄严的地方,奥国皇室贵宾虽有批文,但同行的女士即此为先生的妻子不能进入。也难怪,这些重要场合,中国向来是禁止妇女进入的。

在奥国,向来是“Lady First”的,女士地位更加尊崇,此时女士站在外面等候成什么体统。于是,奥国皇室人士坚持要么一同进入参观,要么他也不进去。但结果是他们都没有进去。

这件事在外交上引起轩然大波。德国驻中国公使向总理衙门提出照会,对清廷的做法表示严重不满。但最后,太常寺官员坚持己见,决不让步,最后也没进入。

在这场风波中,曾纪泽因为了解西方“Lady First”的风俗,力主女士与先生同样待遇,他的做法却被认为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差点被弹劾。他更加感叹道守旧势力的顽固。

6.醇亲王遗憾不止,追悔莫及

就因为曾纪泽长期压抑,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终于在52岁那一年撒手归西。

曾纪泽死后,哪些守旧派的人士暗暗高兴,认为这样的汉奸死不足惜。但是,一位名动京师的大人物却专门来为曾纪泽吊唁,他就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醇亲王曾多次与曾纪泽晤谈,相知甚深。此刻,曾纪泽死后,他才恍然明白,曾纪泽的很多建议都非常正确,遗憾的是他与慈禧太后都没有采纳,如今已是追悔莫及。

千古圣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公子)(8)

醇亲王

醇亲王专门写文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

“论私交至厚,仅哭三分;至为国家惜人才,则有七分痛哭。”

曾纪泽死后,直隶总督李鸿章等朝野知名人士都纷纷前来吊唁,至于他们是不是出自真心,那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