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还有几次封城(武汉重镇邾城能保住多亏了他)(1)

遭受暴雨侵袭后的武汉新洲 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 陈卓 航拍

7月1日晚 ,武汉新洲凤凰镇郑园村陶家湾举水河西堤发生溃口,这直接关乎邾城20万人的安危。邾城是新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秦朝时即置邑,现有居民20万人。“给我3个小时,保证完成任务!”在邾城保卫战中,两次筑堤失败仍不信邪的村民黄细元成了大家眼中的英雄。邾城最终战胜洪水的方案,就是黄细元提出来的。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李炜

通讯员邱新明 程书雄 刘慧

7月3日下午6时,新洲邾城街党工委书记陈志宏望着城北村东河的第二道拦水堤坝,神色凝重地说:“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从没见过那么大的水,亏得指挥有方,才堵住了洪水!”

说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抢险,陈志宏最佩服的人之一,就是邾城村民黄细元。

50岁的黄细元是新力建设集团的一个项目经理,他自小生活在举水河畔,对城北村地形了如指掌,1日晚上,他听说东河漫堤后,主动加入到抢险大军,最终战胜洪水的方案,也是黄细元提出来的。

武汉历史还有几次封城(武汉重镇邾城能保住多亏了他)(2)

昨晚,黄细元带着三辆抢险卡车出现在城北村堤坝附近。长江日报记者李炜 摄

昨晚8时,在城北村东河第二道堤坝前,黄细元带着三辆抢险卡车出现在记者的面前。卡车里装着从山里运来的石料,黄细元说:“有备无患,暂时战胜了洪水,后面不能麻痹大意。”

这位身形敦实的汉子,早在1991年、1998年举水河发大水时,参与过抢险救灾。黄细元说:“1998年抗洪,我还得过全市防汛的表彰。”

陈志宏对黄细元举起大拇指,“不夸张地说,若不是你,邾城可能保不住。”

事情要从7月1日晚东河漫堤说起……

7月1日 20:00

在东河堤叶家大桥处防洪的陈志宏接到消息,几百米外的汪葫芦湾出现漫堤险情,陈志宏当即安排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并立即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同时着手研究应急预案——在子堤设置第二道堤坝。

7月1日 21:00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居住在东河主堤和子堤之间的1000多名群众基本转移完毕。

7月1日 22:00

水情越来越大,在子堤处的积水已深达50-60公分。

正当陈志宏在子堤处焦急万分的时候,黄细元带着两位司机出现了,一位是他公司的司机周雷,另一位司机胡自然则是开着挖掘机过来的。

“死都要保住子堤!”除了他们三人,几十位居住在城北村的临街商户和居民也冒雨赶到了现场。在磅礴大雨中,居民们纷纷出谋划策,磨拳霍霍。

7月1日 22:30

按照商定的第一套方案,黄细元从公司调来两辆装满碎石的卡车,但因水流太急,两卡车碎石没能筑成堤坝,很快被大水冲走了。

7月1日 23:30

“散装的碎石不行,要用编织袋装起来!”在街道防汛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300袋石包装好,但这个时候的水势,比一个小时前更猛更急了,装满碎石的编织袋也被大水冲跑。子堤处的积水已经齐腰深了。

“不信这个邪,我非要看看这个水到底有多大!”两次筑堤失败,黄细元的斗志却越来越勇,他和周雷坐上胡自然驾驶的挖掘机,朝主堤方向开去查看水情。

2米高的挖掘机,在湍流中走得踉踉跄跄。查看了100米的距离后,黄细元发现前面一个土墩上有人挥着手电筒喊救命。他们三个人没加思索,又顶着洪水开向土墩处,将呼救者救了回来。原来,里面有家水泥砖厂,被救者是厂里的门卫,是位腿部残疾的老人。

黄细元将老人救上岸后,甚至来不及听他说声谢谢,就赶到了临时指挥部。

武汉历史还有几次封城(武汉重镇邾城能保住多亏了他)(3)

邾城街是武汉市的都市卫星城,新洲政治、文化、科技、商贸中心。图为邾城广场。 图/新洲区政府官网

7月2日 1:00

武警官兵也来了,救援专家也来了,大家在指挥部里紧急商讨方案,争议声不断。

有人提出,在子堤处打深桩,再用编织石袋筑堤坝;也有专家提出,在子堤处就地挖土,用土方搭建屏障……

陈志宏说,黄细元胆子很大,他毛遂自荐说,“这几个方案都不可行,子堤处是水泥路,挖土根本行不通。这么急的水势,打桩也会被冲垮。专家们都不熟悉地形,我是这里长大的,刚刚还去现场查看过水情,听我的绝对能行!”

黄细元提出,用一辆装满石料的大卡车和挖掘机压住水头,然后再用铁丝将编织石袋五个一组捆住,紧挨着卡车和挖掘机筑坝。

现场有专家对黄细元的方案提出质疑,但黄细元拍着胸脯说:“有武警官兵协助,给我们3个小时时间,保证能完成任务!”

黄细元的方案和勇气,得到了部队首长等在场人的认可。

不过,把几十万元的卡车和挖掘机就地填埋,他公司的两位司机却有点不愿意了,黄细元说:“要是堤坝不筑起来,别说这车,整个邾城都会遭殃!”

武汉历史还有几次封城(武汉重镇邾城能保住多亏了他)(4)

这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末期,楚宣王灭邾,其地并入楚,名邾城。图为邾城之夜。 图/新洲区政府官网

7月2日 3:00

在现场1000多名武警官兵和200位群众的协助下,黄细元开始指挥筑坝。

7月2日 3:10

载重量30吨的大卡车满载沙石横卧在水流中间,挖掘机守住右边,五辆装满特制编织石袋的卡车,由武警官兵们一次性卸载在水流中,30多分钟后,堤坝初见雏形。

7月2日 6:30

第二道拦水堤坝成功筑成。洪水止住了!邾城保住了!

黄细元呵呵一笑说:“迟了半个小时,差点没有完成任务!”

7月2日 9:30

此时,黄细元在水中已泡了将近12个小时,看到洪水慢慢消退,他才回家休息。

武汉历史还有几次封城(武汉重镇邾城能保住多亏了他)(5)

2日早上洪水逐渐退去时,城北村堤坝附近的情形。长江日报记者李炜 摄

“共产党员就该冲锋在一线!”

昨晚8时,当黄细元来到城北村拦水堤坝时,很多村民一下就认出他来,纷纷说:“你就是我们邾城的英雄啊!”

回忆起当时抢险的情形,黄细元说:“当时没觉得害怕,只想着一心把口子堵住,不过现在想想还是很悬的!”

记者问他,为何有胆量主动请缨,黄细元说:“我是一名19年党龄的老党员,共产党员就该冲锋在一线,再说了,我是邾城人,为了家乡也为了自己,必须要拼!”

众志成城 防洪抢险

天灾无情人有情!欢迎大家与长报君分享防洪抢险中的突发事、新鲜事、感人事:

1、关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ID:whcjrb),在微信后台留言。

2、关注官方新浪微博(@长江日报 )并留言或私信,也可直接@长江日报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长江日报快讯#。长江日报

众志成城 防洪抢险

出品:长江日报全媒体编辑:王戎飞校对:胡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