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4日,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个日子,那一天清晨,当人们打开收音机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齐越那庄重浑厚的声音正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

消息通过电波传向全世界,也震惊了全世界,这一公然挑战帝国主义列强制定的《海牙协议》关于3海里领海权主张的行为,极大地引起了全世界的热议,第三世界的国家兴高采烈,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则表现出强烈地愤怒。

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特别特别地生气,简直要拍桌子骂娘了,不就是打赢了一场朝鲜战争吗?有什么了不起,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我们的权力,挑战“公理”。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2)

中国关于领海的声明

愤愤不已的艾森豪威尔总统,立即让人招来自己的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着他的鼻子说:“去去去,立即安排人,代表我们强大地美国政府发表一个声明,口气要强硬,越硬越好。”

杜勒斯先生听完总统的咆哮后,一路小跑着将艾森豪威尔的指示传递下去,要求紧急召开记者发布会,发布会上,杜勒斯先生代表美国政府向记者宣布,美国认为依照国际法海界线为3海里,遵守3海里界限的国家依照国际法,没有义务承认一个更大区域的主张,这是中国对国际公约的严重挑战,我们的海军也绝对不承认(中国)关于领海宽度的决定。

当有记者问到,美国海军会以什么方式去维护美国主张的时候,杜勒斯狂妄地说,为了维护我们的航行自由,维护国际法,我们要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海峡去,并且为台湾的船只进行护航。

美国政府的态度也迅速传回到中国,毛主席笑着对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说,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来罗,我们不想打仗,艾森豪威尔想打吗?我看他们一定不敢打,一定要打我们也不怕,不是刚刚才在朝鲜战场上较量过吗?我们触及了他们的痛处,他们一定是要叫两声的,让他们叫就是了,我们做好准备就行了。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还有些疑惑不能解开,为什么我们要在那个时候去主张12海里领海权,为什么这个主张引起了美国政府那么强烈的反应,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这段历史发生的前因后果吧。

一、风帆时代的3海里领海权

在当时的国际社会里,一般都流行一种叫海牙协议的东西,这个协议是什么一种玩意呢?那就是里面有一条,规定了各国的领海权不得超过3海里。

那么,这个3海里又是怎么来的?原来,在18世纪末的时候,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航海能力特别兴盛,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风帆时代”,其实就是那时候海盗船太多太多,海面上没事总晃荡着奇形怪状的航船,冷不丁就冒出几首军舰突然窜到你的家里,来一个洗劫。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3)

不断地出现这样的事情,让沿海的这些个国家头疼欲裂,就都想着要怎么去对付这些海盗船,于是,他们搞了一个海洋法,定义出一个领海权来,把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临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并且在自己的海岸线上装置了大量的海岸炮,而依照这些国家当时海岸炮最先进的技术,海岸炮的射程基本都在3海里(5—6公里)左右,所以,他们就规定了以海岸炮台的有效射程距离3海里为本国领海的宽度,是为了避免海上的舰炮对陆地的攻击、岸炮对军舰的打击而确定的一个理论距离,当这些海盗船一旦进入这个距离,就可以认为已经侵犯自己的领海,遭到海岸炮的猛烈轰击。

据说首先制定这一规定的是海洋大国荷兰,这其实也是一个海盗国家,不断的侵略别人,却也要担心别人的侵略。不过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一规定得到那些海洋大国的支持,并且听说还搞了一个叫海牙协议的东西,要求各国遵守这一协定。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大炮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其射程也不断大幅度的增加,许多国家开始逐渐地要求将领海的宽度依据大炮射程向外扩大到7、11、22公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一般舰炮的射程都达到了20公里左右,12海里大约等于22·224公里,于是,许多国家基本愿意采用12海里(22公里)作为自己国家的领海宽度。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4)

一战后世界最大战列舰,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但是不行啊,他们的意见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们的拒绝。这些依靠海盗业发家的列强们,经过无数次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军事实力一日千里,只有他们的舰队可以随便到人家的领海里横行霸道,而那些被殖民被欺凌的弱小国家,不敢更没有能力去他们国家领海。而现在,你将领海范围扩大,这不是让他们不方便到你的国家抢劫吗?所以,理所当然地说,坚持3海里没商量,还强词夺理地说这是国际公约,光约束别人了。

二、中国有海无防的现状必须结束。

到了中国这里,就更惨了,所谓的3海里其实就是个负海里,不说腐败的清政府了,也不说无能的北洋政府,就连国民党蒋介石的民国政府,什么3海里领海制度也不过是形同虚设,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自由游弋在中国的海洋江河,从不受约束,什么领海,内河也不过如此。虽然,国民党政府也曾经在1931年,颁布过3海里领海权,但其实也是仅仅是说说而已,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该来的还是来,就没有把蒋介石的理想当着一回事。

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上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后,这些帝国主义军舰才灰溜溜地结束了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的历史,但是,领海权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海洋上,外国舰船依旧横冲直撞,美国还公然派遣第七舰队干涉中国内政,用武力阻止我解放台湾,肆意入侵我主权海域寻衅逞凶,没事了就在我们家门口晃来晃去,无聊了就打几炮,就连日本的什么小渔船也时不时到我们的渔场转上一圈,鱼虾说抓就抓,咱们提出抗议,人家装聋作哑,理都不理,没有法律依据啊,而中国渔船在海洋上渔猎,却屡屡被抓,中国的海洋主权在哪里?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5)

事实上,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主席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曾遭到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达479次之多,特别是中国近代,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集中在海洋上,即使在将来,中国所面对的威胁也很有可能是来自海上,因此,他多次鲜明地提出,尽快结束有海无防的历史,将中国的领海主权管起来。

但弱国无外交啊,没有实力,何谈主权?

1953年7月,以美国为首16国“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在板门店签下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重新树立了军事强国的形象,更是一举粉碎了美国对中国大陆进行军事冒险的企图。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在国际上说话掷地有声, 再也没有人敢忽视中国的意见。

朝鲜战争结束,毛主席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中国的海洋,人民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和海防建设成为人民海军发展的重心,领海权的概念再次被提上日程。

1954年4月21日,毛泽东去秦皇岛视察,在“老龙头”一门八国联军留下来的大炮前,毛泽东说:“这门炮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留下来的罪证。过去,帝国主义都从渤海侵入京畿,胁迫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权辱国。现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了,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过来。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6)

英国纳尔逊战列舰上的舰炮

随后,毛主席遥望海天,心潮起伏,沉思了一会后,他转过身去,询问身边陪同视察的中国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长兼政治委员罗瑞卿:“我们国家的领海线应该划在哪里?”

1958年8月,毛主席打电话给周恩来总理说:“领海问题至关重要,由外交部牵头,请国际海洋法的专家一起来研究中国的领海问题。”

三、3海里还是12海里?

领海问题向来是一个国家应该拥有的主权问题,新中国要解决领海问题,这一点毫无异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但解决领海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领海宽度问题上,这个时候,出现了争议。

1958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请来了中国著名法学家倪徵和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与毛主席一起讨论新中国的领海问题。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7)

倪徵在讨论会上介绍,1930年的第一次国际法编纂会议上,参加会议的40个国家中,有33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其中美、英、日等12国坚持3海里的领海宽度,而主张采用大于3海里的领海宽度的也有21个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许多非洲、拉美国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主张3海里领海宽度,发展中国家主张12海里甚至是以上领海宽度,所以最终这次会议并没有解决统一领海宽度的问题。

毛主席就问了:“那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意见相差这样大呢?”

倪徵回答说:“发达的国家有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可以肆意到达其他国家,侵犯其他国家海域,掠夺海洋资源,所以他们主张领海宽度为3海里;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到达别的国家,所以主张12海里甚至更多的领海宽度,正是为了保护自己领海主权及国土安全,不遭到发达国家的侵犯。”

毛主席仔细地听着,若有所思地问:“领海宽了,对非军事使用的商船航运有没有什么影响?”倪徵回答说:“不会,海洋法规定,商船的正常商务活动是可以无害通过领海的。”

毛主席点点头,微笑着说:“那依照您的想法,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领海宽度,才符合我们国家的安全利益?”倪徵建议:“我们国家还不强大,为了限制帝国主义军事强国在领海、领空的自由活动,避免危及我们国家的领土和海洋利益,应当按照12海里设立领海宽度。”

毛主席接着指向墙上的地图问道:“如果定了12海里领海宽度,那渤海里面还会有公海吗?”倪徵毫不犹豫地回答:“渤海中最宽的老铁山水道也不足24海里,如果定了12海里领海宽度,渤海就是我们的内海,再也不是国际公海了,中国可以享有完全的主权。”毛主席沉思了一会,自言自语地说:“大法学家啊,你说的是对的,为了国家安全和繁荣,中国应当有个比较宽的领海才行。”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8)

中国的渤海的领海线示意图

1958年9月1日,毛主席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为了慎重起见,想再听一听多方意见,尤其希望在国际法方面,不要有出现的纰漏,于是在北戴河召集会议,邀请著名法学家刘泽荣和周鲠生两位老先生,再次咨询领海权问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新任总参谋长黄克诚、总参作战部部长雷英夫,乔冠华、等一起参加。

这时,对各种国际法特别是海牙协议了如指掌、滚瓜烂熟的刘泽荣和周鲠生两位老先生,提出了异议,他们引经据典,还沿用民国时期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颁布过的3海里领海制,坚决主张领海线为3海里,其最大的理由就是,不能搞得太宽,否则就会让帝国主义抓住中国政府违反国际法的理由,特别是美、英两国,严重了,可能会遭到他们的干涉甚至打仗。

毛主席装作很吃惊的样子,逗两位老先生:“这么说,海牙协议是万万违背不得的呀?”两位老先生以为毛主席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连说,是的是的,违背不得,违背不得!

毛主席愉快地仰头大笑,说:“海牙协议也不是圣旨嘛,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按照美、英等国的意志办,我们的领海线还是扩大一点比较有利。仗嘛,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我们不愿打,艾森豪威尔总统想打吗?我看未必,当然,一定要和我们打,我们也不怕,在朝鲜战场上已经较量过了,不过如此而已,当然,我们还是要有这个准备。”

紧接着,毛主席从中国的经济、历史渊源、安全利益以及当时我国海岸火炮有效射程在12海里以上等出发,系统地阐述了12海里对我国的重要性,最终也说服了这两位老先生,一直同意确定采用12海里的领海宽度。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正式对外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声明再次重申南海岛礁九段线的主权划分,强调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适当的办法在适当的时候,收复台湾和澎湖等地,这是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9)

中国的领海面积扩大了四倍!意味着渤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内海,也意味着美国军舰将不能接近金门岛,这一声明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也让台湾的蒋介石先生大吃一惊,毛主席,你的胆子太大了,公然违反国际惯例啊!

四、边界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经典理论的毛主席,同样深深知道,边界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道理。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面对英法等帝国主义入侵埃及,中东第二次战争急剧进行,台湾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蠢蠢欲动的微妙时刻,果断地提出炮打金门,支援中东,教训国民党,分化美蒋,此时,毛主席的决策里,还包含着一层深深地含义。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0)

50年代解放军舰艇

1958年9月3日,金门炮战最较劲的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宣布,9月4日、5日、6日,暂停炮击三昼夜。

1958年9月4日,毛主席“出牌”了,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这一“连手牌”打得出乎美国人意料之外,意味深长。

12海里领海线是一项事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政策,它的出现必将遭到美、英等西方列强的反对,毛主席选择在金门炮战的关键时机予以公布,是经过充分的深思熟虑,一方面可以向美帝国主义表明,当时发生于中国领海线以内的战事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一切外国无权干涉,另一方面,暂停炮击,冷眼观看,就是要摸清美国人的战略底牌,看看所谓的美国台湾联合舰队,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1)

毛主席和长江舰海军官兵

果然,中国政府的声明发表后仅几个小时,美国国务卿就急匆匆地发表了一个措辞强硬的声明,英、日等国也纷纷发表声明予以反对和抗议,但和这两个国家仅在口头上抗议不同,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越这个雷池一下,反倒要试一试中国政府的决心。于是,他同时下令给太平洋舰队司令赫伯特.G.霍普姆德海军上将,要求第七舰队可以为蒋介石的运输船队护航,以确保金门、马祖守军的补给。只是,艾森豪威尔命令发出不久,又秘密地给霍普姆德海军上将打了个电话,明确护航不等于立即就要打仗,“只有得到总统本人批准授权,才能下令第七舰队向中国大陆发起攻击。”

9月4日-6日停止炮击3天,蒋介石的军队倒起劲起来,发炮3次134发,造成我人员伤亡,但解放军前线指挥部没有理他;9月7日,美第七舰队7艘军舰带着台湾的6艘军舰,所谓的联合舰队小心翼翼地来了,试图挑战中国政府的领海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没有动静。联合舰队在完成补给任务后相安无事地走了,这下,台湾军队高兴坏了,美国第七舰队高兴坏了,以为中国政府的声明不过如此,9月8日,美台联合舰队再次大摇大摆地进入金门岛屿。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2)

这一次,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再一次对金门国民党守军进行大规模炮击,炮击持续5小时20分,国民党军“美乐”号军舰被击中爆炸沉没,“美珍”号军舰中弹后逃窜,炮战刚一打响,美海军为首的“海伦娜”随即率领6艘美国驱逐舰整齐划一作180度转向,调转舰首准确地向料罗湾以南12海里退去,不敢再跨入12海里一步。

台湾“国防部新闻局”战地记者刘毅夫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 我站在旗舰支队长身旁,悲惨地看着我四艘孤立无助的运补舰挨炮,再用无可形容的眼睛回头看美国兵舰,“美乐”号起火爆炸,它们不动,“美珍”号再陷重围,他们依然无动于衷,他们好像奉的命令就是来金门参观指导,而美其名曰“护航”,哎,狗臭屁的护航啊! 】

这就是美国纸老虎,面对真正的拳头打过去,什么友邦,什么朋友,什么支持都变得一钱不值,还是保护自己的性命重要,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这让蒋介石彻底失望,美国人的许诺一钱不值。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3)

五、12海里成为国际惯例。

虽然,虽然不敢越过“12海里领海权”,但美国并没有认可,在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军在南海上空的航空行动空前密集,试图再次挑衅中国的12海里领海线。他们先是声称要轰炸北越空军使用的中国机场,结果两架越境的A-1攻击机被我国战斗机击落,再用先进的F-4C,F-104C等型号战斗机在我国海南岛附近的领海线上玩“擦边球”,结果发生了“南海上空鬼打鬼”事件(在与中国战斗机混战中,美国一架F-4C“鬼怪”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了另一架“鬼怪”),而另一架美F-104C战斗机在爬升减速的时候,被中国军队一架歼-6战斗机抓住机会全速追上,将其击落。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4)

自此以后,在强硬的中国人面前,美国再也不敢怀疑中国政府维护领海主权的意志和实力,美国再也不敢轻易挑衅,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宣布的12海里领海线。

再过了一些日子,毛主席所宣称的12海里领海宽度,为世界各国广为认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宣布采取12海里领海宽度,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如今,这个领海宽度标准,已成为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12海里的领海制度。

1958年杜勒斯拒绝12海里(杜勒斯拒绝12海里领海主张)(15)

中国军人用大炮为“12海里领海权”举行了出生仪式,又用大炮维护住了12海里领海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