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聚焦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河北省今年连续第五年实施20项民生工程。各地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环境整治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更好地宣传河北省开展20项民生工程的生动实践、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河北日报记者日前跟随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相关单位组织的一线探访团,深入各地看变化、听民声、访民意,即日起推出《20项民生工程建设一线探访》系列报道,反映各地如何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实实在在造福人民群众。敬请关注。

石家庄宜居环境(城乡人居环境越来越好)(1)

↑正定县南关民俗村。河北日报记者马朝丽摄

在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在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农村改厕工程等奋战正酣。

今年,石家庄市将这些工作全部纳入20项民生工程,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书写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今年改造956个老旧小区,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工

一进小区大门,三色人行步道和机动车道被护栏截然分开,大门左手边带顶棚的车棚内自行车有序摆放、电动车正在充电。往前几步,一个小型健身广场上,乒乓球桌、围棋桌、健身器材被规划在不同区域,广场一隅专门建设了电动汽车棚,一排充电桩整齐划一。

5月23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中化宿舍,整洁靓丽的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建成于1995年的老旧小区。

“这是政府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新变化。健身广场那儿,原来是个杂物堆积场,夏天杂草众生,那蚊虫、那味道,闹心……”66岁的佟明开就住在健身广场正对面楼的6层,说起改造前的状况,老人直皱眉。

而现在,小区里满天蜘蛛网似的电线没了,楼顶做了防水,楼体做了保温,楼道粉刷了,楼下安装了休闲长椅,小区规划了停车位,车辆再也不乱停乱放了。

“这个小区有5栋多层住宅、218户,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负责该小区的华宝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凤兰介绍,环境脏乱差、基础功能缺失是小区最大的短板。为此,他们进行了排水、道路、消防、生活垃圾分类、架空线规整(入地)、拆除违法建设、新建文体设施等全方位改造。“针对老年人多的实际,最近我们正摸排居民意见,打算加装电梯。”

和中化宿舍居民一样开心的,还有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柏林庄居民。“我们每天遛弯都来瞅瞅新房进度,新楼是在我们眼皮底下一天天长起来的。”柏林庄居民张女士说:“我1994年嫁到村里时,住的平房没暖气不说,一下雨村里积水就没膝盖。安置房建设前,户型公示过,还召开好几次居民代表大会听取建设意见,现在小区专门设计的大公园就是我们要求的,一想快住上新房了,特别开心。”

柏林庄社区副书记刘奇哲介绍,柏林庄2016年旧村拆迁完毕,安置区于2017年11月至2021年陆续开工,需建设安置房4811套。今年10月底计划交付2546套(确保户均一套),剩余部分也在加紧施工中。

改善居住条件既是百姓的心声,更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石家庄市将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纳入20项民生工程,本着将实事办实、将好事办好的原则,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石家庄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合力抓。同时从“水、暖、电、气”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建石家庄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共同研究解决专营设施协同改造难题,做到有效衔接、同步组织、同步实施,有效避免“各自为战、反复施工”。

在棚户区改造中,石家庄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市政府分别与省和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对年度改造任务进行分解,明确时间节点和相关要求,确保6月底前实现任务“过半”,10月底前完成年度任务。

在城中村改造中,石家庄市成立了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工作专班,广泛征求百姓意见,将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并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手续办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今年,该市共计改造956个老旧小区,涉及21个县(市、区),目前已全部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建筑主体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力争9月底前全部完工。省下达该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为开工22399套、建成11157套。截至5月31日,棚户区改造开工率已过半,建成率51.5%。按照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标准确定的9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均已完成拆迁,首期回迁区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中。

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受益农村人口将达361.33万人

民生工程的持续实施,不仅让城市大变样,也惠及广大乡村百姓,让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5月24日14时许,炎炎烈日下,正定县南牛乡拐角铺村、正定镇永安村南水北调受水区农村供水水源置换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挥汗如雨正在紧张铺设管网。而位于河北大道北侧、正定南门两侧的南关民俗村,则在今年率先用上了长江水。

走进村里,一幢幢统一风格的两层仿古小楼古朴典雅,与古城浑然一体。推开王女士家门,一面鱼在莲花下戏水的浮雕影壁墙映入眼帘,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不大的院子里,三角梅、绣球、月季等花卉被精心设计在院落不同位置,花开正艳,墙角几株翠竹更为小院平添了几份雅致。

“村里拆迁集中改造后,我们分到了一套两层小楼,一层带门脸,二层有三室一厅一厨还带个大露台。我们是去年回迁的,房子都给装修好了。春天那会儿,村里又给统一接上了长江水。”正在洗菜的王女士一边甩着菜上的水,一边笑着介绍。

“你要早些日子来,还能看见个怪事儿,家家户户院里有个大水缸。”看着记者一脸疑惑,王女士说:“以前村里每天早晚各放一次水,一大家子洗衣做饭洗澡的水都得用水缸提前存下,想用自动洗衣机和热水器可用不成。现在好了,家里全天有水,想什么时候洗澡洗衣服都行。而且水也好喝了,以前烧的水里有水垢,现在也没了。”

正定县副县长秦云介绍,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已列入该县乡村振兴年度任务清单,专门成立了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推进。“去年3月开工至今,已完成铺设供水主管网82公里、村内管网1375公里,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后,南水北调干渠以东县域内(不含正定新区)的5个乡镇60个村庄将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受益群众达到21.33万人。”

按照规划,石家庄市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实施范围覆盖正定县等12个南水北调受水区,受益农村人口361.33万人。

石家庄市把增进民生福祉和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7年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以来,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快速高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强化资金保障,创新运行管护机制,优化施工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赶工期、赶进度。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127.83万农村人口生活水源江水置换,今年10月底前工程全部完工,届时更多农村居民将喝上安全、稳定的长江水。(河北日报记者马朝丽)

来源: 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