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健康温县》。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妈妈的心愿,但不是每一个妈妈的心愿都会达成,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会成为整个家庭的痛。我们今天来详细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脑瘫,了解一下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如何去减轻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痛苦。我们今天邀请到了温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康复中心医师李泳锋,欢迎您。

李医师: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小儿脑瘫(健康讲堂花上几分钟)(1)

主持人:

首先请您告诉大家什么是脑性瘫痪?

李医师:

俗称脑瘫,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脑性瘫痪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注意:持续存在,非进行性!!!)

主持人:

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有哪些?

李医师:

它分为三大因素:1.产前因素:①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脑瘫、智力低下等患者或其他遗传因素者,双胎或者多胎。国内专家学者研究表明脑瘫与易感基因有关。

②母体因素:母亲孕期大量吸烟、酗酒、理化因素。妊娠期感染(宫内感染)、先兆流产、用药、妊娠中毒症、外伤、风湿病、糖尿病、母亲智力低下、母体营养障碍、重度贫血等。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早剥等。

2.产时因素:宫内窒息、难产和各种产伤等。

3.产后因素: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积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颅内出血、脑外伤、低血糖症、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注意:目前认为脑瘫发生的四大因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宫内感染,且与遗传因素有关!!!)

主持人:

关于孕期以及产后体检,孕妈应该注意些什么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孩子脑瘫的情况?

李医师:

孕期做好每一项孕检工作,建立档案,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加强自身抵抗力,避免受凉、感冒等感染因素的发生;产后要到当地医院保健部门正规体检,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同时要告知广大妈妈们,当发现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时,切记不要咨询非相关专业人士,或者到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有些发育落后的病症与脑瘫的症状较类似,容易盲目盖棺定论,引起家庭的各种心理恐慌,应当到当地医院的保健科或儿童康复科,进行正规的体检、随诊;若确实有发育异常,早发现早治疗,致残率会降低(5-6个月以下)。

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小儿脑瘫(健康讲堂花上几分钟)(2)

主持人:

脑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李医师:

1.痉挛型四肢瘫:四肢肌张力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布、尖足、足内翻或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

2.痉挛型双瘫: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

3.痉挛型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

4.不随意运动型:该型最明显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及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进行某种动作时常夹杂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晃动,难以自我控制。随年龄改变,该型肌张力可高可低,静止时肌张力低下,随意运动时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独特,挤眉弄眼,颈部不稳定,构音与发音障碍,流涎、摄食困难,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5.共济失调型: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为获得平衡,左右两脚分离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站立时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宽、醉汉步态、身体僵硬。肌张力可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

6.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特点。

主持人:

脑性瘫痪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李医师:

1. 直接相关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MRI磁共振→CT和B超。

2. 伴随症状及共患病的相关检查:

① 脑电图EEG ②肌电图 ③脑干听、视觉诱发电位 ④智力及语言等相关检查

⑤遗传代谢性的检查。

主持人:

临床是如何诊断的?

李医师:

必备条件

1.中枢性运动障碍: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走等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或显著发育落后。

2.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包括动态和静态,以及俯卧位、仰卧位、坐位和立位时的姿势异常,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姿势发育来判断。运动时出现运动模式的异常。

3.发射发育异常:原始反射延缓消失和立直反射(如保护性伸展反射)及平衡反应的延迟出现或不出现,可有病理反射阳性。

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肌力是降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肌张力变化(兴奋或运动时增高、安静时降低)。主要通过检查肌肉硬度、手掌屈角、双下肢股角、腘窝角、肢体运动幅度、关节伸展度、足背屈角、围巾征和跟耳试验等确定。

参考条件

1.有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2.头颅影像学佐证(52%-92%)。

(注意:1-3个月龄早期症状:哺乳困难(吃奶少、呕吐、呛奶等)、异常哭闹、自发运动少、抽搐(易惊)、头后背易打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弱或强。)

主持人:

脑性瘫痪的治疗有哪些?

李医师:

脑瘫患儿的治疗为综合性康复疗法,包括躯体训练(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物理疗法有神经肌肉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低频脉冲电流、超短波、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等、脑循环治疗仪、脑磁疗仪、水疗、蜡疗、高压氧疗等;同时可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引导式教育、祖国医学疗法(针灸、穴位封闭、按摩、经络导平仪,中药熏蒸疗法、中药制剂等);以及辅以药物(促进脑组织发育、促进肌力等)的综合性治疗。

(注意:并非肌张力高或低就是脑瘫!!!)

主持人:

我们期待人民医院的独立康复楼可以早日建成,为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带来希望。好,观众朋友,本期节目就是这些,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温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

温县人民医院2008年成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它是河南省重症救护网络成员单位,承担着全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现拥有规范化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拥有新生儿常频 高频呼吸机1台、新生儿无创呼吸机(CPAP氧疗仪)4台、微量血气分析仪1台、床边X光机1台、多参数监护仪24台,可视喉镜等抢救设施。主要收治需要密切监护或抢救治疗的新生儿(生后不足28天),在我县率先开展了应用小儿呼吸机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同时开展了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以及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治疗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5000余例危重新生儿。

儿童康复中心成立于2014年,配备有经颅磁治疗仪、谢氏导平治疗仪、仿生电刺激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多种硬件设备,同时采用药物治疗,功能训练、按摩等综合性治疗法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系统干预治疗,自成立以来,成功治疗了800例各年龄段的脑损伤、小儿斜颈等,治愈率达95%以上。

2021年,温县人民医院将建设独立康复楼,引进新的人才,依托专家技术支持,更完善的设备,优化符合婴幼儿的康复环境,针对脑损伤等治疗进一步的合理规划,同时增设小儿心理行为中心,对语言发育、认知障碍、孤独症(自闭症)的患儿开展康复救治工作,让每位患者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全面、更优异的服务及治疗,为全县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