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河东的两大热门板块

牛奶厂&金融城(含现阶段的购买建议)

目前600-1000W左右三、四房天河次新房对比的热门板块

本文涉及的小区主要指:

奶厂:

龙湖首开天宸原著、金地天河公馆、招商雍华府、华润天合

金融城:

盈彩美居、美林湖畔、美林海岸、兰亭盛荟、都市兰亭、骏景等。

主要从:交通、产品、楼龄、配套、可替代性、规划等和大家分析对比。

最后是现阶段的购买建议。

交通出行

奶厂被诟病最多的短板就是交通了,距离最近的地铁站黄村站(L4&21)直接距离也要2公里,步行显然不现实。考虑接驳公车、打车或自驾到奥体停车再坐地铁,也要行驶4公里,不塞车的情况也要10分钟,算上等车/出车库等等摩擦时间,顺畅也要15分钟进地铁。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1)

到珠城开车要15公里、甚至还不如广钢新城,到金融城12公里,到琶洲西区20公里,金融城隧道开通后应该可以缩短5-10公里路程。

除此之外,不少人忽略了 上学距离,诶?灵秀和奥体东小学不就在“四大金刚”旁边吗?

幼儿园小学还是方便的,但是升初中后,到执信可就有点距离了。

基本都可以在视野范围看到执信,从最近的招商为起点,直线距离300米左右,但是科珠路在拓宽中,得走个800米再过马路走一段路才能到执信。加上一路上环境真不咋地,大车多不太安全,不放心的家长还得接送。以后路修好了,看下会不会修一条人行天桥吧,会方便安心很多。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2)

网传的19号线还在规划中

相交之下,金融城的交通就好多了,两个美林、两个兰亭,骏景,盈彩之类的,不是已经靠近地铁站,就是新站在建中。

驾车的话,中山大道和黄埔大道和中轴线无缝衔接,过琶洲也有隧道/大桥/快速路加持。

各小区到金融城起步区、东区驾车在5-10分钟;到珠城20-30分钟;到琶洲西区总部30-40分钟。

因为小区分布广,学校也匹配充足,基本上学都方便。

交通奶厂败。如果19号线通了,就可以弥补一些劣势。

产品&楼龄

奶厂一众的定位是偏改善的,只有三房,按目前市场价起步600W

首先刚需起步就是四大金刚,再加上纯改善级别的臻颐府 、帝景山庄还有缦云,上车门槛也要1300W。

既然是和金融城对比了,那就聚焦“四大金刚“(龙湖、金地、招商、华润)

大部分人喜欢奶厂就是因为产品好,楼龄新。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3)

起步三房均有不超90平,三房两卫起步有龙湖的95/97平,也有华润的88平,且都有南向。同为同期产品,金地和招商也有小三房,不过户型则差一些。

四房,四大金刚都有超豪或者不超豪的四房,(不超豪的四房在整个天河来讲都是稀缺的,但不意味有恃无恐,后面单开一篇聊聊),横屏直厅都有,看菜吃饭。

四大金刚小区楼龄新,都是16年之后建成的小区,目前都未满五年。整体都比较安静,小区保养好,密度低,视野开阔等都符合颜控口味。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4)

金融城的刚改小区分布就比较广了,大部分楼龄都在00-09年之间,个别如旭日雅苑二期,兰亭盛荟、佳兆业是15后。

开发年代和地段跨度大,不像奶厂产品那么趋同且五花八门,各种一房,刚需两房,80平小三房到超豪大三房都有;四房大部分超豪,楼龄新一些的如兰亭,假日,盈彩有紧凑不超豪四房选。

加上小区有人车不分流、单体楼、半开放、全封闭人车分流等,种类多。

主流三四房价格从三四百到一千多都有,按需选择。

奶厂盘少统一,金融城盘多分化大;奶厂比大部分金融城的产品更合理、更符合现在需求、

两个板块年代相近的次新房就各有优劣,需要结合具体买家情况个案分析了。

配套

教育方面两个板块现在都不是教育强者,那就要从确定性和成长性做对比了。··

奶厂确定性和成长性更高,因为生源更纯粹,而且教育资源较均衡,体育东旗下灵秀小学、华阳旗下奥体东小学,对口初中是奥中和天河执信。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5)

尽管初中会和村小混读,好在小学有充足的时间打基础,到初中“执信”这个名头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随着“天河国际社区”的逐步完善成熟,入住的高素质人群越来越多,随之也会更“鸡娃”,促进板块教育发展。

生活方面,没啥消费场所、少量底商还有华润的小商场撑着。去优托邦也得开车。

教育看似好像要准备踩金融城了,且慢。有四小龙撑着~骏景or康城?城假or盈彩?天河东四小龙大pk来了!

正如上文提到,金融城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复杂;学位过得去的,楼龄又旧,如:骏景、旭景、康城等;楼龄新的学位又差,如兰亭、美林。

板块又太多城中村和老旧房子,生源不够纯粹。未来想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一个档次还是挺大难度的,毕竟体量和分化都很大。但可以考虑单点突破,比如骏景小学、中海康城小学也能从当年的环境随着骏景、康城小区住户的努力突破重围,独树一帜。

兰亭能否带带前进小学?拭目以待。嘿嘿

金融城未来不愁商业配套,周边发展得早,商超,食肆应有尽有。

可替代性:

这个详细分析会放在后续组合楼评里细说,中观对比不够具体。

可以先留个观点在这,绝对新房&次新房中,金融城的可替代性比奶厂弱。

这里讲一个知识点:可替代性强弱与弹性需求成反比

故事: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6)

金融城限高问题得到解决后,工程进展顺利。起步区的地标汇金也进入收尾阶段,君超也封顶了;城际交通枢纽也成型了;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初具规模。东区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金融城附近的小区无疑是会最先辐射到居住需求。

天河牛奶厂热闹了(天河金融城VS牛奶厂)(7)

奶厂这边更多是以高级宜居社区方向发展,目前更倾向于成为金融城和智慧城的后花园。

现阶段购买建议:

两个板块其实有很大一部买家会重叠的,预算需求相似。

奶厂的优势在于产品好、楼龄新。

金融城的优势在于地段好、交通便捷。

600-1000W左右的刚改-改善买家要搞清楚自己核心需求是啥。

自住追求性价比、投资追求效率的,可适当回避一些过热的“网红盘”,如兰亭、美林。单价动则8-9.5w ,好的三房去到900W ,如果还要 增值税。付出这样的成本,买个三房要么可以升级到更好的地方比如天河公园、琶洲,又或者天河北淘淘,滨江东买买。

如果买奶厂,差不多的产品 ,可以少一两百万。如果能垫垫 又能撸个大四房。

从去年到现在,奶厂有很明显的回调、总体单价7-8万左右,前阵子龙湖还有单价6字头的中层四房成交。

这个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关注奶厂,以及金融城其他小区。

但不是鼓动大家买奶厂,或者不买金融城,购房方案因人而异,也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方向和节奏。实在喜欢热度高的盘,可以适当淘淘急卖房源。

关于小区等测评后续更新,奶厂:四大金刚;金融城东区:兰亭VS美林等

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