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为什么能得雨果奖(虚构北京市三重空间)(1)

继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中国第一位雨果奖得主后,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20日再次获得这个科幻界的重要荣誉。

郝景芳为什么能得雨果奖(虚构北京市三重空间)(2)

2016年雨果奖颁奖典礼20日晚在美国堪萨斯城会展中心举办。郝景芳作品《北京折叠》获得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一奖项颁给7500字至1.75万字间的作品。

郝景芳为什么能得雨果奖(虚构北京市三重空间)(3)

《北京折叠》的英文版译者是科幻作家兼翻译刘宇昆,他也是《三体》英文版译者,这是他翻译的作品第二次获得雨果奖。

虚构北京市三重空间

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虚构了北京市一个三重的空间,每个空间里人的处境都不相同,主人公是一位垃圾工老刀,为了给捡来的孩子糖糖交幼儿园学费,他宁愿冒险去其他空间送信。

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因素讲述与现实息息相关的事”,这是郝景芳对自己作品的描述。谈及这部入围作品《北京折叠》,郝景芳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创作契机是自己的“生活所见”。

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记叙现实的人情。

和小说中的描述类似,郝景芳会将自己所掌控的时间划分成不同部分。每天24小时之中,她会在科幻作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项目主任、两岁孩子的母亲这些身份之间转换。

曾几次被杂志退稿

相对于刘慈欣的宏大叙事,郝景芳自认其作品更关注个体、人心。这也让她的作品带上了“软科幻”(指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的标签。

这一标签曾让郝景芳的作品屡屡面临尴尬。她曾将小说投给主流文学杂志,但因类型不适合,收到过几次退稿。“编辑告诉我,杂志并不发表科幻作品。另一方面,同样的几篇小说也曾被科幻杂志退稿,理由是过于文学化,不太科幻。”

刘慈欣遥祝郝景芳

刘慈欣表示,在得知《北京折叠》 入围雨果奖时就希望郝景芳能够获奖,“《北京折叠》 写得很好。这部作品和她其他的作品很不一样,你要是单给我看这部作品,我很难相信是她写的。郝景芳以前的作品很唯美、很典雅,而且因为她经济学博士的背景,她的设定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家受到西方文学界的关注,在刘慈欣看来,这其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科幻文学起源于欧洲,但是美国崛起以后就移到了美国。中国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存在感比以前大许多,科幻文学尤其作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西方的注意,我认为是很正常的。”

人物简介:

郝景芳,1984年7月27日生于天津,小说作者,散文作者。《东方文化周刊》专栏撰稿人。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以《谷神的飞翔》荣获2007年首届九州奖暨第二届“原创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又以《祖母家的夏天》荣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16年8月21日,凭借小说《北京折叠》(Folding Beijing)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雨果奖

雨果奖,正式名称为“科幻成就奖”(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为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2015年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 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