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苗床选择作为苗床,选择有机质质量分数高,保水性能好,土壤层深,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的壤质沙质壤土。为了防止和减少地下害虫和其他疾病的侵袭,选定的苗床和前茬不得是番茄地和甘薯地。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1)

为了使芦笋在苗期生长良好,必须分批施用基肥。每667平方米,施用5,000千克分解的有机肥料,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氯化钾,10千克石灰和10千克尿素。将它们混合到土壤中并耕作一次,然后每5-7天30〜40kg一次施用三元素复合肥料。结合混合床和苗床土壤,床宽1.5m,高30cm,沟宽30cm。准备好地面,使其平坦并压碎。播种前,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以消毒土壤。

将种子在30度热水中浸泡15〜20h,同时,在90度水消毒和冷却后准备少量河沙,将浸泡的种子弄湿后混合,放在阴凉的地方,并在播种时播种。他们是白色的。一般来说,从古玉到芒草的播种是合适的时期,每667m2苗床播种量为0.4kg。播种时,先沿苗床犁沟开4个播种沟,播种深度为3〜4cm,每6〜8cm播种1个种子,然后用脚轻轻敲打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覆盖土壤水平。用草帘或草帘覆盖,然后浇水以使苗床变湿。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2)

苗床管理。出现后去掉覆盖物。当苗高为70cm时,开始追肥,每20〜30d追肥一次,追肥2〜3次。每次追施667m2尿素3〜4kg,氯化钾4kg或三元素复合肥10kg。如果天气干燥,必须每7至10天倒水一次。如果雨水过多,必须及时排干沟渠进行除草工作。

​芦笋移植,施用基肥。每667平方米,将80〜100吨土壤肥料,10kg尿素,30kg过磷酸钙和10kg氯化钾与土壤混合,形成10-15cm厚的肥料土壤层。

适时移植移植期通常适合于休眠期的移植,即芦笋地面的茎干发黄时更适合。幼苗和分类一般而言,有15-20个根作为肉质根储存,根长为10-15厘米。地下茎中有许多新鲜芽,肥大时它们更好。育苗后,应立即对其分级,然后移植。肉质根超过20个的幼苗为大苗,中等幼苗为10至20个,次生幼苗为10个或更少。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3)

​芦笋的移栽密度和栽培密度应为2mX0.3m或2mX0.4m。可以采用沟槽移植的方法。上沟的宽度为60厘米,底沟的宽度为40厘米,沟的深度为60厘米。在第一层施用土壤和肥料。 ,稻草等。两层施肥时,每667平方米均匀施用25千克生石灰。在种苗的地方,将沟中的肥料土层收集成小乌龟形的桩,然后将幼苗逐一排列在小乌龟形的桩上,形成一条直线。播种时,将幼苗的根部浸入预先准备的泥土 氮,磷和钾复合肥的混合物中,然后进行移植。

种植管理:土壤要求芦笋相对耐寒,耐旱,耐氯和耐碱。它适合在沙质壤土和土壤层深,有机质质量分数高,渗透性和渗透性良好,排水和灌溉条件良好的壤土中生长。土壤的pH值优选是中性的。 pH值为V5.5的酸性土壤和pH值> 8的重盐渍土壤不适合种植。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4)

肥料需求和科学施肥。芦笋需要多种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其中氮,钾含量更高,磷含量更低。在中等和微量元素中,钙,锌,锰和氯是必不可少的。

巧妙应用发芽肥料。所有有机肥料都可以立即施用,也可以施用总量的80%。每公顷年产芦笋1000公斤的667平方米需要50公斤的25-5-15氯基复合肥。春季与竹笋的松动相结合,打开了一个10厘米的沟渠并将其埋在距植物侧面30至40厘米的土壤中。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5)

补肥。在枝条收获期的4个月内,必须多次施肥。竹笋收获开始时温度较低,可以在沟中使用。随着温度升高,灌溉可以与灌溉结合使用。要用水调节肥料,建议每667m2施用150kg的25-5-15氯基复合肥料,然后再对芦笋施用特殊的水溶性肥料。

重新施用秋季肥料。收获芦笋后,转动茎离开树,然后重新施用秋季肥料。每667m2沟施用70kg 25-5-15氯基复合肥,同时施用剩余的20%有机肥。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6)

病虫害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黑光灯对鳞翅目害虫,蛴螬、蝼蛄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大大降低害虫口的密度,减少用药数量。黄板诱杀。在有害生物发生之前悬挂在行中,可以吸引蚜虫。

化学预防:控制茎枯病,褐斑和锈病。选择的试剂包括70%的普伦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和43%的戊唑醇悬浮液3000倍液。

炭疽病。选定的化学品包括70%丙酸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丙草胺锰盐1000倍液。预防和控制青枯和根腐病。选择的化学品是40%的枯萎粉末800倍于液体等。

芦笋种植需要防治哪些病虫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7)

芦笋病虫害的防治应在物理防治的基础上,辅以化学防治,并尽量少喷洒化学农药,以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