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校军训阅兵式汇演,我们学校逼格还是满高的,专门有军乐团伴奏,没有用喇叭放。但是很多人在军乐团演奏的时候,忍不住吐槽,我X,指挥居然在后面指挥,前面的人看得见吗?

其实,到这里我还是挺欣慰的。至少,我们学校的学子还认为,指挥是有用的。其实很多人看音乐会的时候会觉得指挥没有用,因为演奏的人根本就不看指挥。

那么为了破除大家对于指挥的误解,像我这么资深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觉得有这个义务,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古典音乐中,指挥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

每一人都是指挥家(真的只是挥挥手)(1)

首先,指挥,其实是古典音乐中,第二牛逼的这么一群人。

那第一是谁呢?当然作曲家了,虽然他是第二,但是确实最容易被误解的一群人。

为什么他们就容易被误解呢?

比方说画家,你能亲眼看到他拿着画笔在画画,演奏家你能看到他们亲手演奏乐器,纯作曲的作曲家虽然几乎不上台表演,但你知道你听到的曲子都是他们写的,就唯独这个指挥家,好像既不作曲也不弹琴拉琴,就站在乐团前面挥挥手,演奏完了之后转个身,一鞠躬就完事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谁上都行,与其找那种老头子还不如找帅一点的小鲜肉。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要是指挥家真的就挥挥手就可以,那中央音乐学院就不用单独开一个指挥系,指挥家也就不用分大师不大师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指挥这个职业以及指挥家这么一个群体,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争先恐后,终于想出来一个不是那么恰当的比方,大家凑合听,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也欢迎业内人士指正。

大家都知道指挥一般是指挥乐团,就是说如果把乐团比作一件乐器,那么这个指挥家就是这件乐器的演奏者。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乐团是一架钢琴,那么指挥就是钢琴家,虽然弹的是作曲家的曲子,但是最终把这首曲子演绎出来的人,还是钢琴家。类比到指挥就是,虽然交响曲是作曲家写的,但是这首曲子怎么演绎、怎么表达情感,还得看指挥家。那么有人就问了,这个乐团里面演奏乐器人不是每一位演奏家吗?怎么会是指挥家说了算呢?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其实,咱们无论是交响曲也好,协奏曲也好,只要是牵扯到乐团的演奏形式,就一定需要乐团当中演奏家们的合作,合作呢,就一定要有一个领导者,要不然,演奏家张三说,不行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快一点,演奏家李四又说了,不行,得慢一点,王五说,那个地方要强一点,钱六又说,不不不,得弱一点。大家都知道,演奏家都是属艺术家的,个性比较强,谁都不肯妥协,要是不能统一意见,最后肯定打起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领导者,也就是我们的指挥就派上用场了,呐喊一声有我在,闭嘴!都听我的!所以这个卡拉扬曾经有一句名言“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需要专制——军事和音乐。”通过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乐团里的这些演奏家对指挥是绝对的服从。这样一首交响曲才能非常和谐的、非常优美的呈现给听众。而且指挥下的功夫99.99%在台下,基本在台上,就只有那么几个动作。

通过刚才我的解释呢,有人又要问了,既然大家都是艺术家,谁都不听谁的,为什么听指挥家的呢?对了,正因为他们都属艺术家,所以指挥家必须是那种能力特别强,情商特别高,要不然有这个指挥家也白搭。而且指挥家他一般不是一开始就想当这个指挥家的,他一般都是刚开始练习小提琴,或者钢琴出身,后来觉得:啊!单纯的钢琴或者小提琴已经不能满足我情感表达的需求了,我要当指挥。所以大家也能够听得出来,指挥家其实是比普通的演奏家牛逼的。

那么指挥家到底在古典音乐圈子里面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古典音乐圈子里面的鄙视链。这个鄙视链基本是这样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再就是咱们这样的啥都不会的就只会听的。所以说这个指挥家的地位其实是挺高的,仅次于作曲家。那么既然说到鄙视链,我就顺便再说一说音乐之间的鄙视链。古典、摇滚、流行、民谣、DJ。当然我说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听音乐的人之间自发的形成的这样一条鄙视链。当然,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瞧不起,。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鄙视链是非常的无聊,虽然我处在这个鄙视链的最高层。

现在大家对指挥有了这么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之后,咱们讲一下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都有哪一些。

那么目前公认的世界上的五大指挥家都有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布鲁诺·瓦尔特、埃里希·克莱伯、奥拓·克伦佩勒、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由于这五个人都是在留声机发明之前的指挥家,所以他们指挥的作品是既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像。但是后世对他们艺术造诣评价是极高的。

后来还有的指挥大师比方说赫伯特·冯·卡拉扬、列昂纳多·伯恩斯坦、克劳迪奥·阿巴多、小泽征尔、祖宾·梅塔。咱们重点讲一下这里面的卡拉扬、伯恩斯坦、小泽征尔。

先说赫伯特·冯·卡拉扬,他有一个名号叫“指挥帝王”,他出生再奥地利的萨尔兹堡,莫扎特也是萨尔兹堡的。卡拉扬也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时就已经举行了公开演奏会。卡拉扬曾经是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要知道在我心目中,这个柏林爱乐是世界第一,能当这个乐团的指挥家绝对是非常牛逼的。可但是,卡拉扬牛逼在哪里呢?他牛逼在自从卡拉扬去世之后,整个柏林爱乐就认为没人能够指挥得了他们了。这个卡拉扬气人不在这里,他不光艺术造诣高,长得还特别帅,生活极其自律,不仅有车有房,还有私人飞机和小艇。但是他人生的一个比较大的污点就是他是纳粹党人,当然有人说他是为了保护犹太艺术家才加入的纳粹党啦。卡拉扬被人们铭记除了艺术造诣极高、长得帅之外,还因为他在古典音乐的传播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他是把古典音乐和电视广播之类的结合推到最高峰的人。卡拉扬他其实是到过中国的,当初他是带着柏林爱乐来中国,是咱们“文化大革命”之后少数带乐团来中国的指挥家之一。这个我觉得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有非常大的贡献。卡拉扬这个人指挥他好闭着眼睛,头低着,他这么做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旁边有摄像机,因为他有强迫症,他亲自审片子,只要他发现某个演奏家的手型不大好看,他就会叫过来那个演奏家重录。

下面讲伯恩斯坦,对于这个伯恩斯坦我觉得他算是一个能和卡拉扬齐名的这么一个指挥家,个人认为卡拉扬更厉害一些,但是伯恩斯坦比卡拉扬厉害在哪儿呢?就是他不仅是个指挥家,他还是个作曲家,鄙视链的前两个他都占了,伯恩斯坦的老师是前面咱们提到的布鲁诺·瓦尔特。生活方面,他是不仅喝酒而且抽烟,生活极其不自律。

咱们最后讲讲小泽征尔,小泽征尔可有的将讲了!首先,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小泽征尔大师虽然是日本人,但是他于1935年出生在中国沈阳,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才回去,基本上他童年的记忆基本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大胡同,他特别爱吃北京烤鸭,爱喝茅台。他对中国的情结真的是特别深,尤其是他母亲的一部分骨灰还在北京。对了,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肯定知道,说小泽征尔有一次去参加比赛,指挥着发现这谱子有点不对,就问评委这谱子是不是错了?评委说这谱子没错。小泽征尔又看,看了一会又问,这谱子是不是错了?评委说绝对没错,你在看看。小泽征尔又看,过了一会说,不对!就是谱子错了!这个故事绝对是小泽征尔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刚才咱们说指挥家一般都是学习小提琴或者钢琴出身,在小提琴或者钢琴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表达的需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去转行做指挥家,你比方说巴伦博伊姆,他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小泽征尔不一样,他也是学小提琴出身,但是他是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指挥家去的,先后师从卡拉扬、伯恩斯坦,后来这不成了大师了么。小泽征尔这个例子就说明,有梦想还是很重要的。

关于小泽征尔的事情比较知名的应该就是他说《二泉映月》应该跪着听,当时他是带着乐团来中国,也是在文革之后,咱们中国人比较热情,就找了一个二胡演奏家,说这个日本友人来,你先拉一首《二泉映月》然后在拉一首《樱花》,因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嘛。然后就给拉,拉的时候,小泽征尔那是泪流满面啊,刚要接着拉《樱花》,小泽征尔就制止,说我不听了,然后就说出了这句话。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中国收了一个关门弟子,叫俞璐,是中国的一个青年指挥家。

我最近看网上流传说,小泽征尔大师2018年要来中国,不知道是真是假。

节目的最后呢,就给大家科普科普目前各大顶级的交响乐团的指挥都有谁。

柏林爱乐:西蒙·拉特

维也纳爱乐: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马里斯·杨松斯

波士顿交响:霍格伍德。

伦敦爱乐:科林·戴维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