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小说《水浒传》中,一个戏份很多的人物形象,英勇豪迈,慷慨重义,敢作敢为,光明磊落,行侠仗义······人们毫不吝惜任何的赞美之词,来赞颂武松的英雄形象,但是,武松其实却是一个充满了悲情的人物,在他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处在不停地徘徊之中。
边缘人这个概念,是用来泛指那些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够完全,处于两个群体之间的人,他们时而靠近一个群体,时而又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转向了另一个群体,小说中的武松,就是一个处在这种状况下的人物形象:究竟是做一个普通人,还是去做一个英雄?是走上人生的正途,过上体制内的体面生活,还是啸聚山林,走上对抗朝廷的人生道路?
武松最终性格,命运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坎坷的发展过程的。
由一个普通人变成英雄,只需要一个契机,反之亦然
武松最早只是清河县里的一个小混混而已,他不像他的哥哥武大一样,能够塌下心来做生意,来养活一家人,而是时常的吃醉了酒与人打架,这是武松与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脱节的一种状态。
在一次与人争斗中,武松一拳就把人家给打晕了,武松还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所以就跑到了柴进的庄上躲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武松,还只是一个喜欢到处寻衅滋事的不良青年,没事就惹事,惹出了事就跑路,他还不能被称作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大英雄。
即使是在柴进的庄子里,武松也是不老实的,还经常的打骂柴进的庄客,一个投奔人家里来躲避灾祸的,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还能这么做,可见他自身上具有草根的本性,是一个不讲道理,喜欢撒野的人物。
后来,在宋江的感化之下,武松开始变得成熟了起来,在他回家的途中,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事件,使武松彻底的由一个普通的社会青年,变成了一个大英雄。
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辏的赏赐钱一千贯,赏赐与武松。武松禀道:“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武松一生中最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可是在他对知县的回答之中,却称之为“偶然侥幸”,“非小人之能”,完全是一副谦谦君子的风范。
面对着那一千贯的赏钱,武松也是豪爽地送给了猎户们,有谁能够看出来,武松竟然就是隔壁清河县的那个好惹是生非的小伙子呢?
绝大多数的边缘人,在生活中是比较颓废的,他们的内心与社会几乎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当出现某种契机,能够激发起他的意志的时候,他就会一跃而起,成为一个让别人尊敬、爱戴的人物,反过来说,也是这样的。
武松经历了太多的跌宕起伏的变故,在飞云浦和鸳鸯楼,武松一连杀了十九条人命,他的仇是报了,而且还报的太过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内心的空虚了。
张青夫妇把武松装扮成了一个头陀,对于这个新的身份,武松一时是难以适应的,他又变回以前的那个普通人了。
在酒店里喝酒的时候,明明那些酒肉是人家提前放到店里准备好的东西,并不是酒店里有而不给武松吃,但是,武松又开始了不讲道理的行径,不但打了酒店里的小二,还把为首的那个人给打了二、三十拳,丢到溪水里去了。
武松在打虎之前,喝了十八碗酒,在打蒋门神之前,喝了三十五、六碗酒,武松对施恩说道:
“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然而,当武松这次喝醉了酒之后,他连一只冲着他狂吠的大黄狗都打不着了,就连他自己也跌倒在溪水里去了。
当武松被捉到孔太公庄上的时候,众人把他吊起来打他,武松是一声不吭的,他再也不是那个在鸳鸯楼中,用仇人的鲜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英雄了,倒很是像那个在打晕了人以后,就急急忙忙躲起来的普通人了。
在正途与歧路的边界上,武松被夹在中间,不断的挣扎
当武松变成了打虎英雄之后,随之而来的一个新身份,就是阳谷县的步兵都头。
在小说中,没有具体描写武松在做都头时的工作、生活状况,但是想一想朱仝和雷横,他们的身份也是都头,他们在郓城县可是活得风生水起的,所以说,那时的武松因为打虎获得了一个体制内的好工作,应该是志得意满的。
然而这一切,都被潘金莲和西门庆给毁掉了,因为知县和西门庆沆瀣一气,不肯为武松伸张正义,逼迫的武松不得不自己私设公堂,并且杀了这两个人为自己的哥哥报仇,但是,关于案件的人证、物证都是齐备的,武松也是坦然伏法的,这就说明,当时的武松,对于朝廷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他成了一个戴罪之人,但仍然有着回归正途的理想。
在被发配到孟州以后,武松受到了张督监的器重,以至于张督监就连内宅都不避讳武松,还许诺将来给他建立一个小家庭,武松还把平日里人们送给他的礼物,都放到了一个藤条箱子里,是不是很有点儿像先打入咸阳的刘邦: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武松只需要一个大赦天下的机会,就可以再次回到体制内了,可最后他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骗局,武松在报仇之后,身负多条人命的案子,不得不又回到流浪江湖的歧路上去了。
在宋江的劝导之下,武松又开始重新燃起了希望,盼望到了二龙山之后,将来能够被朝廷招安,重新回到正途上去。但是,武松也渐渐地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不再对朝廷抱有幻想了,所以,当宋江在梁山上提出招安的计划的时候,武松是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
边缘人的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性格上的桀骜不驯,他一旦有了自己的认识,就敢于对任何的强权人物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也注定了他们与主流群体在某种程度上的隔膜。
宋江是武松的结拜大哥,曾经多次对武松实施过影响,但武松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不会像李逵那样,认定了宋江,就一门心思的跟定了他,武松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注定了上梁山以后的武松,和宋江产生了隔阂。
被朝廷招安以后,武松也是积极地杀敌立功的,但那只是因为他对宋江,对众多好汉们讲义气。当武松被敌人砍掉了一只胳膊以后,又亲眼见识到了鲁智深的坐化,已经对自己的结局有所感悟:
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宋江对武松没有任何的挽留,一句“任从你心”,显的是那么的无情无义,这也说明了武松早已经游离于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上的主流群体很远的距离了。
在《水浒传》中,林冲始终是一个隐忍的角色,总是被悲情所笼罩;鲁智深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英豪阔大的人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阮氏兄弟们则始终具有草根英雄的特征,什么时候都不耽误他们任意撒泼,而武松,是这几种角色的汇合,是作者进行了多方面刻画的,立体性很强的人物形象,他在多个身份、道路之间不停的游走、徘徊,这也注定了他最终六和寺出家,然后八十岁寿终正寝的落寞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