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路的跌跌撞撞,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引领着我和我的女儿向前,向前

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我的小女儿可妍终于找到了对抗白天困倦的方法,那就是用西洋参片泡水喝。正好她的连续剧也追完了,她答应我这最后一个月的高三不再追剧了。

不过她也说了:“老妈,我在家学习你得陪在我身边看着我,免得我做着做着就去干别的——我可控制不住我自己,我还是个孩子”

这真是个长不大的可爱的孩子!就一个月了,在家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再忙我也得陪着你啊。

于是这难得的和谐场景出现了,她在台灯下写她的作业,我坐旁边刷我的手机。她要用手机查东西时,我随手给她递过去手机。

陪读笔记及感悟(逆风成长)(1)

想起可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那是我和她爸创业最忙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像寻常家长那样坐到她身边看她写过作业。

如今端坐在她的身边,想起那曾经繁忙的岁月,想起孩子因为奔跑过快经常前额磕成大包,想起孩子稚气地哭泣:“我不要你生,我要我外婆生”想起她在电动车后座上突然骄傲地说:“老妈,你生了两个女儿真好啊”,我问为什么,她说“女生会生孩子啊”,想起她4岁时因为一言不合威胁我说她要自杀,我问怎么自杀个法,她笑着跑开——恍如隔世,又如在目前。

耀眼的白炽灯光在我面前欢快地跳动着,我感受到了守望原来也是一种幸福——我要好好珍惜以后一个月的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正当我松了一口气时,一个礼拜天刚把可妍送到学校回到家的我就接到了她的电话:“老妈,陈倩倩生病了,要回去家里喝汤药,今晚你得过来陪我。”

于是我马不停蹄又赶着去了学校。我心想,大不了陪几个晚上,正好也体会一下她的租房生活。

我的陪读生活很简单,就单纯地和她晚上作个伴,连烧水和做饭都不需要,最多晚上给她带点可口的小零食或水果,也不用吃太多,生怕影响她睡眠,早上她就去路边摊点解决早餐,吃得最多的是鸡蛋饼或糯米饭。也给她住校的同学带,也不嫌烦。

一日晚上,接可妍时,正好碰到陈倩倩的妈妈,我说:“你家孩子什么情况?大约几天能回来?”

陈倩倩妈妈说:“说不准,胸部有个结节,要喝中药,先喝个一星期再说。”

我心中有点焦躁,这就是说,这以后我最少得跑一个星期天天去城里——我发觉我已经习惯睡家里松软的大床,可妍的硬板床硌得我全身酸痛,经常失眠。

然后一个星期过去了,陈倩倩还是没来,而我也逐渐适应了每天来回跑的生活,适应了那张硬板床,最欣喜的是,可妍说:“老妈,自从你来了后,我现在入睡快了,白天更有精神了”

所以,任何时候,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啊。

每晚同睡,也让我近距离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女儿。

自从我陪住后,可妍不再骑自行车了,我直接去学校接她,由于停车不方便,我一般都叮嘱她放学后迟个10分钟出来。

这样我们到住处差不多就是晚上10:20了,然后她开始刷牙洗脸,磨蹭掉10分钟。我不是给她买了倒挂机吗?可妍说:“没人提醒我,我一般都不倒立。这东西就是摆设。”

敢情这一个学期这个笨家伙就这样被闲置了,完全背离了我的初衷。

可妍一边倒立一边用手机听英语听力,心情不错,幸亏我来了。

倒立5分钟后,撑死背个20分钟的语文,就上床睡觉。

有时洗个澡,有时在淘宝上给自己和同学买东西,那就把那20分钟的学习时间挤掉了。

这还是我监管着的,也不知道我没监管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这话我还不能在外头说,估计说了也没人信——除了一直近距离接触她的陈倩倩。

我把这当做她给自己减压,有时实在忍不住就尽量和颜悦色说:“妍妍,这么宝贵的时间,你就这么浪费,良心不疼吗?”

可妍说:“老妈,我挺有负罪感的,可是有的东西又不得不买。”

我看她买的东西,有笔,有头饰,有卡片,有书,还有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没法了。

有时我和孩她爸讨论,我说:“妍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勤奋,做事动作还慢,也不知道考试怎么考的,我也读过书的,现在考试题量很大的,不知道她能不能做完。”

可妍说:“考试我会快点的,一般都来得及的,我有计划的”

无论怎么想怎么做,可妍的成绩有目共睹,让你无话可说,高三下学期,就如她放言的一样,一直在立新高中年级第一,在我陪读的高中的最后一个月里,她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

而陈倩倩同学,我们已经确认,她不会再来出租屋了——结节可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