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册”字

看似神秘

其实,它的样子一望便知

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

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

↓↓↓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1)

古人生活中的“册”——竹简

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

古人把坚硬的竹子截开

削成20~70厘米长、1厘米宽的长条

再用绳子把它们串联起来

这就是——“册”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2)

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

保存时,则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

我们常说的“万卷书”“书卷气”

也由此而来

从商朝到汉末

大约1700年间

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3)

捆扎竹简的绳子

容易被磨断

沉重的竹简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逐渐被纸张所替代

线装书有多精美?制作过程超治愈!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大约在魏晋时期

纸张成了主要的记录材料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4)

“瘦身”后的“册”成了线装书

但竹简的痕迹仍然存在

竖条状的区隔

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大大提升了印刷的速度和精度

排版更加灵活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5)

承载着先贤智慧的书册

装帧也格外讲究

形式更是几经变革

而线装书的出现

则标志着中国的册页制度日渐成熟

理料、折页、齐栏

……

线装过程的每一步

都让人感到身心舒爽

↓↓↓

虽然书写载体的材质不断改变

“册”作为书籍量词的本义

却没有改变

据初步统计

国内汉文古籍存世

总数超过4000万册,品种约20万

线装书制作过程(线装书的制作步骤令人身心舒爽)(6)

由此,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明

一代代传承至今

从未中断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