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频频登上热搜怎么收复台湾的话题,也提上了日程,那么到底该如何收复台湾呢?郑成功和康熙皇帝表示有话说,而两人的经验你认为谁的更有借鉴意义?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1)

收复台湾

历史上有两次大型收复台湾的活动,一次是郑成功收台,一次是康熙皇帝收复台湾的统一战争,宝岛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经历了多灾多难的近代史,老蒋的败退台湾,让台湾至今与大陆母亲分离。

因为台湾特殊的战略地位,这也导致了在历史上,台湾多次被敌人占领,而就在3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就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那么郑成功是如何做到的呢?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一六二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我国台湾,从此让台湾人民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一六六一年(1661年),郑成功带着郑军从金门出发,准备收复宝岛。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2)

郑成功收复台湾

当时郑成功面对只有2000多荷兰人,无论是人数还是战舰的数量,郑成功都要更有优势,但奈何荷兰人的装备更加精良,战舰不多但都是大战船。

人数不多,但在台湾侵略的这多年,早已在要塞城池附近,修起了防御工事还架起了多门大炮,相比之下,郑成功的部队还拿着冷兵器,面对易守难攻的台湾,拼火力自然是不会取胜的。

郑成功也早已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早已做好了应对的战术,准备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各个击破城池,随即一场海战一触即发。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3)

对抗荷兰军队

面对荷兰人的大战船,郑成功专门派小船去偷袭他们,让荷兰军队的海上力量彻底瘫痪,并趁机将炸药安在舰船上,一番轰炸后,荷兰人的大战船被炸的四分五裂。

面对岛上的荷兰人,郑成功一面让弓箭手正面攻击,一面命人从侧面包抄,很快荷兰人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短短三四天时间,台湾的赤嵌城得以解放,之后热兰遮城堡也被攻破,最后就只剩下台湾城了,但这次郑成功依旧没有按套路出来,打算就这样围困住敌军。

8个月后,城内的荷兰人弹尽粮绝,一六六二年(1662年),郑成功要看时机成熟,遂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随着震天的炮响,荷兰士兵负隅抵抗的最后意志力,被彻底摧残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4)

对抗荷兰军队

眼看台湾城已经守不住,荷兰高层终于决定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沦陷了38年的台湾,被郑成功成功收复了回来。

而这次郑成功除了面对荷兰人,还要面对清政府在背后的挑唆,以及同荷兰人的勾结,但郑成功都顶住了压力,完成了这次台湾的收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成功,除了指挥作战有方,和战士英勇抗敌外,还有台湾人民的鼎力支持,被侵略的日子里,台湾人民没有一天不想回到祖国怀抱的。

所以当得知郑成功要收复台湾时,台湾人民都主动跑过来向郑成功提供情报,正是这种一致对外、军民一心的坚定信念,才促成了台湾的回归。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5)

台湾民众的鼎力支持

而如今的台湾人民,也都迫切想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对未来收复台湾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两岸人民齐心协力,团结统一的梦想就能实现,那么康熙皇帝当年又是如何做的呢?

想知道怎么才能收复台湾?其实看康熙皇帝怎么做你就明白了,郑成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前脚刚将台湾收复回来,后脚就遭亲儿子背叛,企图分裂割据台湾,那么康熙皇帝又是成功收复的呢?

当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成功让台湾回归了祖国大陆,然而没想到,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没有半点继承父亲民族英雄的气概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6)

郑成功

收复台湾后没多久,郑成功因久经沙场39岁便逝世了,之后儿子郑经便子承父业,掌管了台湾的政权,但郑经接手后却逐渐背弃了父亲的遗愿,贪婪的野心蒙蔽了郑经的双眼,因为他居然想割据台湾,让台湾与祖国母亲彻底分离。

这种情况下,大清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无论是哪个朝代,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何况在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还是郑经的父亲郑成功亲自收复回来的,如今其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更坚定了康熙皇帝,要收复回台湾的决心。

直到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那一年一直试图分裂祖国的郑经,中风而死,其子郑克塽子承父业,再次掌管了台湾。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7)

康熙收复台湾

之所以说它是个机会,是因为郑克塽当时只有12岁,根本没有能力继续郑经的遗愿,再加上看到掌权人只是个12岁的孩童时,台湾省岛内的各大势力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因为掌权的问题而起了纷争。

此时的台湾岛内部矛盾频发,军心大乱,正是收复台湾的大好时机。趁此机会,康熙皇帝派郑成功的旧部将领施琅,率兵出征,启动郑成功旧部,也是考虑到其拥有的丰富的海战经验,且更了解郑氏内部的情况。

很快两方势力便再次展开了较量,虽然郑氏凭借着海上气候的优势,依然屡占上风,但敌不过清军势如破竹的攻势。

这次康熙皇帝收复的决心更加坚定,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按照计划,康熙皇帝打算从澎湖湾一带与郑军对峙,一旦有机会就趁机登陆作战,抢占战局的主动权。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8)

清军

一旦上了陆地作战郑军必定不敌清军,到时候再用政治手段逼迫对方投诚,主要还是想通过较为和平的方式,来实现台湾的统一。

但如果和谈失败,那就直接用武力说话,进军台湾本岛。计划因为郑成功旧部的加入,果然进行的很顺利。

澎湖一战之后清军顺利登岛,此时岛上的郑军早已军心大乱,很快就抵挡不住,康熙帝一边命人准备进军台湾的工作,一边劝降郑氏集团。

最终郑氏自知已经无路可退,只有投降归顺才是唯一出路,于是便接受了劝告归顺了清朝,在康熙皇帝的努力下,台湾再次回归祖国怀抱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9)

实现统一

但无论是郑成功还是康熙帝,在收复台湾的问题上,都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现在仍有很多人在可惜,当年老蒋逃往台湾后,为何我国没能及时收复台湾?但其实从郑成功和康熙帝的身上,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

是没有能力还是不愿意收复?为何一九五零年(1950年)解放军没能收复台湾呢?其实当年郑成功和康熙帝,成功收复台湾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不愿意收复,只是时机更重要

从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到郑成功成功收复,期间有整整38年时间,这38年时间当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在岛内带领当地人进行过起义,只不过后来失败了。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10)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那么后来郑成功为何做到了?其实是因为时机恰巧来临,这个时机便是顺治皇帝的病死,明朝开始日渐凋敝后,清政府迅速崛起。

当时清朝还未稳定,刚开始那些年也一直在忙着内耗,百姓自然没有安生日子过,郑成功看不惯清政府的做派,一直带领着郑军与清军作斗争。

但奈何郑军一直处于下风,清军为了除掉郑成功,不惜勾结霸占台湾的荷兰人,两头夹击之下,郑成功只有拿下台湾才能以此巩固后方。

正在此时顺治皇帝病死了,正当清朝发丧之际,郑成功果断带着2万余人直奔台湾岛,此时台湾岛内的人民,也都迫切希望郑成功能解救他们,与祖国母亲团聚。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11)

发丧

天时地利人和,郑成功能成功收复台湾,除了郑军的骁勇善战,和这次绝佳的时机有很大关系,包括康熙帝收复台湾也一样。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掌管了台湾,但郑经的野心却想让台湾独立成国,而康熙帝也没有着急收复,也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在这期间,康熙一边巩固清政府政权,一边培养福建水师,为日后收复台湾做准备,直到郑经中风而死,12岁儿子继承父业,趁岛内各大势力混乱之际,康熙才做出了收复台湾的决定,并很快实现了统一。

一九五零年(1950年),65万解放军集结东南沿海,解放台湾就在眼前,但那个时候的我们,却不得不暂时放弃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在朝鲜半岛上的一系列动作。

康熙帝评价郑成功(郑成功vs康熙皇帝)(12)

朝鲜战争爆发

让我们不得不为了保家卫国,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来战争胜利结束后,台湾又因为美国人的掺和,让我们错失了一次次的收复台湾的机会。

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让台湾回归祖国,但彼时刚刚成立的中国,唯有先让自己发展壮大起来,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面对台湾问题,并最终实现台湾的统一。

这70多年来我们就是在积蓄能量等待机会,如今两岸人民人心所向,都希望祖国能实现统一,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相信祖国和人民,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