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二虎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1)

一、女真人的铁浮屠与拐子马

《水浒传》中呼延灼连环马大胜梁山好汉,后来“请”来了金枪手徐宁,教授钩镰枪法,才大破连环马,那连环马攻击力极强,几近无敌。其实《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应该源于女真人的重甲骑兵。

女真人赖以无坚不摧的就是以人穿重铠,马裹重甲,兜鍪坚固,仅露双眼被称之为“铁浮屠”的精锐骑兵列于正面,两翼佐以“拐子马”,拐子,其意便是左右两翼,也就是指正面大阵两侧的左右翼骑兵,以笔者认为,这就是施耐庵在书中所写的“连环马”的出处。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2)

二、吴璘对付金人骑兵的垒阵法

为了对付“铁浮屠”,宋军往往以麻扎刀、大斧砍其马足,其实最有效对付女真铁骑的是抗金名将吴璘发明的“垒阵”法。

所谓垒阵法,就是在战阵最前面放置拒马,缓解敌骑的冲击力,拒马后面一排长枪手列于最前排,坐下后就不允许再站起来,这长枪上有倒钩,也就是《水浒传》中所说的“钩镰枪”,第二排是射程最远的神臂弩,第三排则是强弩,都必须以跪姿等待敌人的进攻,最后一排称之为神箭手。

这是一种以静制动专门对付骑兵的有效方法,待敌人距阵地百步时,神射手先射,距七十步强弩手齐射,敌骑到了近前,长枪手刺敌战马或骑手。同时,两翼配以骑兵,用以掩护中间的弩手,机动灵活地对敌人实施打击。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3)

强弩

三、文人风骨

吴璘正是利用这垒阵法与其兄吴玠多次击败金兀术、撒离喝等金国猛将,曾经杀得金兀术割须弃袍、撒离喝号啕大哭、韩常惊魂失目。

其兄吴玠去世后,宋朝权臣怕吴氏在四川的势力过大,并没有让吴璘接任川陕宣抚使的职务,而是派了一个叫胡世将的文官来主持川陕的工作。

这个胡世将是一个君子,没有那些文化人的穷醋摆谱,上任第一天就召集将校,认真地说:“我一不会骑马,二不会射箭,更不熟悉边防事务,女真人进犯我也上不了战场,之所以来到这里,完全是出于朝廷惯例,以文臣领武将,以后凡是军事方面的大小事,都全权按照吴宣抚(指吴玠)在时的规矩办,我不懂的各位教我,各位有什么建议我一定极时上报朝廷,帮助解决。”众将听了,一颗心才放下。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4)

四、经营川陕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进贡,但不久金人毁约攻宋,兵分四路,很快占领河南、陕西许多州县;金将撒离喝率西路金兵,强渡黄河,攻占长安,直趋凤翔,这时,只有四川的胡世将与吴璘驻防在河池,情况十分危急。

胡世将聚将商议,参谋官孙渥认为河池不可守,应该退到仙人关一带。

吴璘愤怒地说:“你动摇军心,可斩!”并对胡世将表示愿意以自家百口性命保证打败来犯之敌。于是,吴璘带军大胜金人,被升任镇西军节度使,侍卫步军都虞侯。

当金人占领长安后,上下震惊,将士惶恐,吴璘果断率军迎战,历经数战,力挫金兵。为加强在陕诸军的统一指挥,他受命与胡世将共同节制陕西诸路兵马,这个胡世将更是全权把兵权交给吴璘,自己协调工作,让吴璘放手对敌,使用垒阵法屡破女真人铁浮屠与拐子马,令金人望风而丧胆。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九月间,破金兵于陇州刘家圈、郯家湾、腊家城等地,正在攻打腊家城时,朝廷下达命令退兵,宣抚使明知是奸臣秦桧所主,但无奈听命。

十一月,南宋政府把吴玠吴璘兄弟百战后守住的战略要地和尚原等拱手交给了金人。

后来宋高宗赵构召吴璘进京,拜为太傅,封新安郡王。吴璘顿首流泪,其实内心有无数的话要说。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5)

五、中兴名将

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65岁的吴璘病逝,他留下遗表给宋孝宗,希望一不要放弃四川,二不要轻启战事。

可以说,南宋中兴将领中,吴璘的功绩实际而言比其兄吴玠、比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战功更显赫,当年的和尚原大战、仙人关大战,都有吴璘一半功劳,让川陕成为抗金的前哨,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吴璘写有兵法论著,总结了金兵四长,宋军四短,在实践中以我之短制彼之长,即以分队制其骑兵,以轮番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以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封近,以强制弱。他教授手下,伺机而动,活用孙膑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换大胜,以小失而得大利。对手下量才录用,论功行赏。

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水浒传中的连环马其实就是金人的拐子马与铁浮屠)(6)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推荐:

上古治水英雄共工为什么会成为替罪羊?

从汝南的一个小地名看南宋人对金人的仇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