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王佳祯 实习生 贾仕珊)“风从远方赶来,只为与你同欢唱……”稚嫩的童声唱出了山村留守儿童渴望亲情与成长的心声,让人潸然泪下。

这是电影《远山花开》的主题曲,该电影由陕西省青年作家王洁的小说《花开有声》改编,将于6月9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作家王洁,一起聊电影《远山花开》背后的故事。

有哪些陕西的电影题材(咱陕西又拍电影咧)(1)

王洁参加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与留守儿童共情,聆听《花开有声》

王洁出生于陕西扶风县,她用温柔有爱的女性视角,写出了《六月初五》《风过留痕》《花落长安》等作品,其中《永远挺拔的白杨树》荣获了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长篇小说《花开有声》是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作品,讲述了苏陕合作,教育扶贫的故事。

谈到如何走上关爱留守儿童的道路,王洁说:“2009年元旦期间,我随好友去陕西永寿县山区参加了一个资助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山里本来就风大,再加上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疼,即便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都忍不住打哆嗦。但好多孩子身上单薄的衣衫,让人不自觉地有种瑟瑟发抖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情景,王洁深深地感到震惊和忧心。自此,她便走上了资助留守儿童的道路,从2010年起,她先后资助了60余名中小学生和20余名大学生。直至大学毕业,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衣物、学习用品,乃至生活所需的米面油都由王洁资助。

有哪些陕西的电影题材(咱陕西又拍电影咧)(2)

电影《远山花开》剧照

2013年起,她开始酝酿想写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小说,经过5年的准备和打磨,她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心疼、感动融为《花开有声》,这部作品讲述了江苏的老师刘晓慧来到陕西偏远山村李家坝村支教,与一群留守儿童一起成长、相互治愈的故事。

讲苏陕支教故事,静待《远山花开》

2019年,《花开有声》小说创作完成后,王洁看到了同样讲述陕西农村儿童故事的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这让她灵机一动,“我这部小说也可以拍成电影呀!”有了影视化的想法,王洁迅速寻找合适的导演和制作团队,并于2020年4月正式开始剧本创作,王洁本人担任主要编剧,电影名定为《远山花开》。

王洁在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细致认真,亲力亲为,她和导演团队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踩点了32个地方,最终确定在商洛拍摄。“因为商洛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宁商合作(南京简称‘宁’,是指南京和商洛的合作),最早的对口帮扶合作也是从教育扶贫开始的,曾经有一批南京教师来到商洛支教,为这里的教育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有哪些陕西的电影题材(咱陕西又拍电影咧)(3)

电影《远山花开》海报

“虽然电影情节是虚构的,但我们的故事是真实的。”王洁说,电影故事参考了许多南京来商洛的老师的真实经历,比如主人公刘晓慧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南京市学校中流行的“梧桐课堂”,不同于以往的你教我学,而是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引导孩子们发散思维。如今,在陕西秦岭山区的教室里,还有不少这样的创意课堂,无数个“刘晓慧”正用独特新潮的教育方式改变秦岭深处的孩子们。

电影拍摄正值寒冬,秦岭下起了鹅毛大雪,但儿童演员们都十分敬业,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没有喊苦喊累。担任男主角的蒋昊伦小朋友饰演的是自闭症男孩,因此为了揣摩人物心理,本来开朗热情的他在拍摄期间远离人群,不与同龄孩子打闹。王洁经常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询问后才得知他是为了更好地演绎剧情。“整部电影他没有一句台词,仅仅靠表情和动作演绎复杂的情感,难度是很大的,很多成年演员可能都无法展现清楚,但是这个孩子做到了。”王洁说。

有哪些陕西的电影题材(咱陕西又拍电影咧)(4)

电影《远山花开》剧照

电影历经三年多的打磨,如今终于要上映了,王洁说:“最近电影在点映的时候收获了许多小朋友的喜爱,这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在正式上映后,能有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让孩子们在爱的浸润下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