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春季六个节气之后,终于迎来了夏季首个节气——立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谁说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谁说的(立夏尝三鲜樱桃进士)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谁说的

经历春季六个节气之后,终于迎来了夏季首个节气——立夏。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此时北斗星斗柄指向东南方。按照《历书》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一至,春天作别,植物茁壮繁茂,时令水果登场。对崇尚自然的中国人来说,春天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立夏则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好时节,可以尝尽鲜美。

江南民间饮食中,有“立夏尝三鲜”的饮食习俗,樱桃、枇杷、青梅成熟上市,既挑动了人们的味蕾,也触动了文人雅士的情怀。在古诗词中,不乏立夏时节的三鲜之作,寄托了惜春盼夏的神思,留下令人回味悠长佳作,不妨一赏。

“诗圣”杜甫爱枇杷:枇杷树树香

先说枇杷。

枇杷,产自我国,栽种历史非常悠久。在暮春初夏成熟,秋冬交替开花,四季皆有可观,被誉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不仅食之甘甜,更有润肺止咳之效。

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草堂曾作《田舍》,描绘了初夏田园水乡气息的夕阳景物图。“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在杜甫的笔下,杨柳枝随风摇动,柔美俊逸;枇杷树果实成熟,飘出芳香;鸬鹚被夕阳照耀,在鱼梁堤坝晾晒翅膀。“枇杷树树香”,不仅点出了初夏时令特点,更可见杜甫的闲适心境。

南宋诗人戴复古在《初夏游张园》中写道:“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复古笔下,梅子成熟时节,初夏宜人天气,与友人在张园宴饮一醉,园子里枇杷颗颗饱满,金黄灿灿,望之垂涎欲滴,如一树的金子。诗人酒后摘下品尝,品味初夏之鲜,别有一番风味。戴复古一生足迹遍及富裕的江南之地,用“一树金”的枇杷表达生活之乐,幸福感跃然纸上。

“帝师”晏殊好青梅:青梅煮酒斗时新

再说青梅。

北宋名臣寇准也是诗人,他作《踏莎行·春暮》,便以青梅入词,“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在寇准笔下,春色将尽,莺歌燕语不再,红花落尽,青梅在枝。初夏时节,窗外濛濛细雨,一位消瘦女子独立画堂内,屋内屏风半掩,缕缕沉香从屏风后袅袅飘散,颇有几分悠远迷人意境。这首诗闺怨词,表面写女子伤春思人愁绪,实则是寇准被贬青州知府,仕途受挫后的情绪抒发。其中,“青梅”“莺声”“红英”三物,将暮春初夏特点刻画入木三分。

作为宋仁宗的“帝师”,晏殊对于青梅也有描写,他在《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中曾提及:“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此词以“青梅煮酒斗时新”开篇,表达了“青梅煮酒,好趁时令”的宋时习俗。立夏时节,古人以青梅煮酒饮之,取其新酸醒胃,是为一种风尚。

不仅诗词,元末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也记录了初夏饮青梅酒习俗:“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古人青梅之好,可见一斑。

“樱桃进士”蒋捷: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还说樱桃。

南宋词人蒋捷被称为“樱桃进士”,一则因为他20岁便高中南宋进士,二来他以一句“红了樱桃”被人记住。

先看看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处于宋元交替的时代巨变中,他心怀宋亡之痛,终身不仕,以诗词抒发胸臆。这首一剪梅,表达了作者初夏时节,船至太湖东岸吴江途中,倦懒思归之情。下片春愁后的感慨尤为精彩——“流光容易把人抛”,形容时光流逝奔驰,人无可奈何;“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则抓住初夏时节红樱桃成熟、芭蕉叶绿的季节特征,借助“红”、“绿”色彩转变,抒发了国运浮沉、流水年华、人生易老的感慨。蒋捷注重逐句押韵,并以樱桃芭蕉入词,增强了词作感染力,流传至今。

立夏时节,樱桃好吃,文人大家也难以免俗。唐代诗人项斯笔下《欲别》便有樱桃之赞,“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宋代文豪苏轼也赋诗樱桃,“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

立夏之际,不妨伴着古诗词,品尝枇杷、青梅、樱桃之鲜,体味传统文化之美,确是一桩乐事。

作者:陈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