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雪坤)

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不同的人读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会读出不同的感受,会有不同的理解。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简·爱》也是如此,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心中也有一千个简·爱。

读书是一场心灵与美的邂逅(为你读书经典重读)(1)

我不满足于“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它好像只给了“我”这个读者一个“哈姆雷特”的名额,而我想从个人阅读中“占有”更多的“哈姆雷特”或“简·爱”。

在同一个时代,一千个读者的阅读、理解会各不相同,而不同时代的读者们,阅读、理解起来会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暑假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觉得大人有善的、有恶的,我正在向大人善的一面转化。因为我敢看《简·爱》,觉得院长、疯子很可耻。”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简·爱》这本小说,而是在家里通过 12寸黑白电视看的同名外国电影。作为八岁的小男孩儿,我采取的只可能是“儿童视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儿时的简·爱和其他孤女在洛伍德学校受到的虐待,以及那个“长发及腰”的疯女人——罗切斯特先生的前妻,这些情节可把我吓坏了,以至于电视里再放《简·爱》,我都不太敢看了。直到高三,才又一次靠近了该小说。

我是在女生视角的影响之下把《简·爱》当成“恋爱小说”来阅读的,导致我当时阅读《简·爱》的心得,似乎是如果看到女生,认为那个漂亮的好,就错了 ;坚定认为不漂亮的那个好才有头脑和心灵。而且还读出了莫名的惆怅感,那种感觉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

上大学,赶上了各种西方新理论进入的时代。我没有再读《简·爱》,但了解到了从性别角度对《简·爱》的解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阁楼上的疯女人”——罗切斯特的前妻形象的分析。这样的解读是高中时代的我和八岁小男孩儿阶段的我所不曾发现和理解的。

顺着这条线索,后来我又知道了《简·爱》在二十世纪又被增添了一部很有特色的“前传”——《藻海无边》,也是由女作者所写。作者名叫简·里斯,生于加勒比海地区,是个混血儿,可以说是《简·爱》里“疯女人”伯莎的隔代老乡。时隔三十年后,我真正细细阅读并思考了这部小说,同时也阅读了国外很多关于《简·爱》的研究、批评。

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屏幕获得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方式,现在的年轻人还会耐心看《简·爱》吗?如果看,会出于什么动机?当同名电影和BBC的同名英剧也唾手可得的时候,年轻人还会去阅读小说原著吗?

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会先去看电影和电视剧,进而激发出对书更浓厚的兴趣。毕竟,小说里面除了言情,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对于“逆生长”的内心剖析,比如对自然景物与社会的“现实主义”再现,以及时而质朴、时而神秘、时而冷峻、时而狂放的文学语言风格本身所能给人带来的乐趣。这些,都不是影视所能够全部传达的。所以,我赞成让影视和小说文本互为补充,从《简·爱》的全世界路过,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些“简·爱”吧。

读书是一场心灵与美的邂逅(为你读书经典重读)(2)

《经典名著这样读》

王敦 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各类经典文学必读名著书单中精选《简·爱》《傲慢与偏见》《猎人笔记》《小王子》《骆驼祥子》《呼兰河传》6部必读名著,邀请5位高校资深文学专业教授、文学文化研究专家用各自高水准的剖析对这些名著进行解读。

这是一本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经典阅读”“小说课”。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文学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快速、深入地读透经典文学名著,从而大大提升文学、语文素养,大幅度提高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读书是一场心灵与美的邂逅(为你读书经典重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