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站在了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颁奖台上,成为上京第9位梅花奖得主。3年前,他凭借京剧《子胥逃国》获得“白玉兰”主角奖,此次他又凭借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中申包胥一角竞梅成功。傅希如说:“梅花奖是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向往追求的奖项,她不只是一个荣誉,更代表了对一个演员艺术追求方向的肯定,我会把她视为演艺生涯的新起点。”

傅希如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傅希如凭春秋二胥摘得梅花奖(1)

图说:傅希如在《春秋二胥》中 上海京剧院供图

本色出演


4月16日晚,《春秋二胥》在南宁人民会堂作公开彩排,戏迷担心傅希如用嗓过度,彩排后的提问机会都没有用完,连连向他叮嘱“好好休息,不要说话了”。17日下午正式竞演,不少观众请了半天假来连看两场。大幕拉开,2年多没演过申包胥的傅希如静静地坐在侧台,闭着眼睛默戏候场,小台灯用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为他勾勒出一层剪影。此刻,是完全属于申包胥的傅希如。

《春秋二胥》是一出老生、花脸并重的历史剧,重点刻画了2500年前申包胥劝诫好友伍子胥放下仇恨、捍卫楚国的人物故事。尽管文臣申包胥没有完整呈现傅希如文武双全的功底,这却是他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在傅希如看来,申包胥外表儒雅谦逊,内心却波澜壮阔,手无缚鸡之力,却心怀天下苍生。从五六岁就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的傅希如,一直心仪这样的文人士大夫形象,他给申包胥总结了三个特质:忠而不愚、厚而不憨、义而不苟,“我感觉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很容易和角色融为一体”。

傅希如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傅希如凭春秋二胥摘得梅花奖(2)

图说:董洪松饰演的伍子胥和傅希如饰演的申包胥 上海京剧院供图

六场戏,傅希如每一次出场都演绎着申包胥不同的状态和情感。观众的心被台上牵动着,高潮处涌动着泪花一片。结束后,剧场大厅迅速聚起了数百人排队等待签名,妈妈级的疯狂戏迷一跃而过签名桌,只为近距离和傅希如合张影。队伍中,广西金融学院的退休教师、京剧票友孙重阳对傅希如感慨:“你唱得太好了!我今天买的是80块的公益票,下次你的演出卖到一千块我也愿意买。”

多面诠释


演出任务繁重的傅希如,经常需要同时演出不同的角色,光是梅花奖参赛期间的一个月中,他就演了四台剧目七场大戏。上京的重头剧目中往往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传统戏《野猪林》里的林冲,是《七侠五义》里俊逸骄狂的白玉堂,是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里第六代上京杨子荣,又是巡演多国的《王子复仇记》里的京剧王子哈姆雷特,是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里重拾信仰的范文华,还是京剧版《新龙门客栈》里有情有义的周淮安……

傅希如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傅希如凭春秋二胥摘得梅花奖(3)

图说:傅希如在《春秋二胥》中 上海京剧院供图

这些角色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尽相同,怎么去把握和区分,非常考验演员。怎么迅速进入不同人物的情境?他的秘诀就一个字——忘,决不把上一个角色的心情带到下一个角色中。上海剧协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评价,傅希如最大的特点就是多面,又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他演的每一出戏、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能让观众强烈感受到是注满了情感在演绎的。

感恩上京


上京在培养演员、培育市场方面始终不遗余力,好角儿与院团,更多的是互相成就。当年,已是“青京赛”金奖得主的他,为了争取更多的演出锻炼,主动报名参加了“青春跑道”项目,在一轮又一轮的垫戏中打磨自己。后来,他又加入到“京剧跟我学”的普及教学中,并广泛深入到高校和社区进行基层演出和讲座,扎实的表演功力、英俊的外形与出众的口才为他吸了不少粉。傅希如说:“一台戏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演员和观众就像鱼和水,没有观众我不能称之为演员。”此前在南宁开放彩排和见面会,也是希望更多观众发现京剧的美。

傅希如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傅希如凭春秋二胥摘得梅花奖(4)

图说:傅希如在《春秋二胥》中 上海京剧院供图

一路在上海成才成名,傅希如清醒地知道,在戏曲人才辈出的上海,演员能拥有1到2部自己的戏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可上京接连为他打造了《王子复仇记》《春秋二胥》《浴火黎明》3部大戏。更难能可贵的是,这3部作品的角色他都非常喜欢。傅希如说:“演员一辈子能碰上一个喜欢且合适的角色就非常难得了,我在上京何其幸运。为了观众朋友们,为了爱护我支持我的老师同事亲友们,我会更加努力的!”(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