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叶子的班级,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各科老师都介绍了一下教学进度、方法,我听了觉得挺有启发,教育理念也很一致。

拿数学来说,老师讲到,入门其实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们对数学有兴趣——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1)

所以在课程设计上,他们会特别注重以一个有趣的开始切入,比如实验、故事什么的;

过程中也会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参与习惯,会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式、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真正的去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现在双减,偶尔有的作业,也是观察类、实验类的,什么寻找生活中的数、找找生活里什么东西又大又轻、又小又重之类的,都没有脱离生活。

联想起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数学是多少人的阴影,看到老师说的学数学的意义这几句话,真的是感动极了: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2)

是啊,数学远远不止是为了考分,更是我们看待、理解、以及表达现实世界的方式啊。如果咱在家也能加力,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就更锦上添花了。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我没出远门,回过头看,发现自己除了走了4天绿道、看了6部电影,在放松状态下陪娃时也有不少好点子,这其中竟然还有不少,是和数学有关的!

我记录下来,不用教具,大家自己也能在家带娃边玩边“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好,连带着幼儿园的老二,也被熏陶了:)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3)

#1

比轻重:沉浮实验

孩子这学期在学校的数学学习,进入了比大小、比轻重的部分了。做沉浮实验,本来一开始是想要完成作业来着。

但我发现,虽然随便拿两三个东西比较下,再让孩子画到纸上,也是可以“交作业”的,但关键是过程嘛~

我准备好一个桶、接好水,邀请小叶子在家里开动脑筋找找找,她一开始只想到一两样,比如球、她的小鸟玩具。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4)

后来我不断鼓励她,再去发现,弟弟也特有兴趣,快把家里东西都要搬来了。

就这样,石子、积木、空矿泉水瓶……每一个放入水里之前,我都会让他们表达:这个东西是又大又轻,还是又小又重?

他们刚说完,立马能看到实验结果,觉得兴奋极了。

“高潮”,出现在“扔水果”这个环节,我记得以前带小叶子做过实验,我知道橘子是可以浮起来的,那其他水果呢?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5)

来吧……孩子们玩high了,拿来了苹果、香蕉、猕猴桃……

哈哈,有的和想象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6)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除了完成直观的体验,有些东西可以又大又轻、又小又重,我又现查了百度,和他们讲了讲沉浮和密度的关系。

这再回去翻“这就是物理”、DK之类的书,可就不大一样了,知识从体验而来、他们自己就会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2

凑十法

孩子数学学着学着,都要接触到加法运算,这当中,“凑十法”特别重要,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要知道,哪两个数字加一起,可以等于10,凑10法也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小叶子之前在数学思维课,是学习过的,也知道“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一起走”之类的口诀,不过这个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巩固。

传统就是刷题了,枯燥、没兴趣啊。

我那天翻柜子,发现都快忘了之前还买过一个凑十法的桌游,就拿出来和孩子一起玩: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7)

这个桌游主要就是做成了一堆卡片,正面都是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背面是1-9各个数字,和孩子轮流翻拍,碰到可以凑10,就把两条“小鱼”抓到自己的鱼缸里;

然后有的图案背后不是数字,是鲨鱼,碰到鲨鱼的,鱼缸里的就都要“放生”。

小叶子玩high了,她浑然不觉这是个凑10法游戏,玩着玩着顺道把知识点都巩固了。

家里没有这套,也没关系,不用特意买,我教大家个方法:

可以用扑克牌啊!一副不够,就两副。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8)

把1-9都挑出来,JQK、或者大小王,可以代表“鲨鱼”,也能玩~

这里还有之前、我吐血实拍的更多用数学做扑克启蒙的方法:

我教孩子打扑克,如何玩出“高智商”?全动图分享

#3

判断左和右

方位也是数学的一部分,前后左右看起来不难,但有的孩子可能会卡,尤其左右,比如我们家……

按说能写字、常用的手就是右边,挺好判断的,但孩子可能一开始就混了,这个方法她绕着绕着可以绕明白,但就是必须要过几轮儿脑子。

也不是啥大问题,不过也可以有更好玩的办法去帮助她呀:)

这个游戏,叫“躲避障碍物”,就是在地上摆一堆东西,然后一个人用语言,“指挥”另一个闭上眼睛的人,躲避障碍物走到目的地。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9)

真正玩会特别有趣,不管是孩子指挥我们,还是我们指挥孩子,她都需要调动左右的知识,“左转、右转”的口令,再大点还涉及到转的角度之类的。

一样的,孩子也不觉得这是个锻炼左和右的数学题,而是特别有兴致完成游戏任务;

她还体验到了,怎么判断方位、给出指令是准的:需要和行走的人,面向同一个地方,而不是面对着、或者斜对着。

如果是孩子指挥大人,还一个好处是,她会有能“操控”咱们“指哪打哪”的快乐,以及学会作为一个共同的“team”,去完成目标的快乐:

只有指挥对、也执行对,两个人合作,才能共同胜利完成任务呀~

一年级数学入学家长会(开完一年级的家长会)(10)

好啦,就分享到这里啦,随时有什么好点子,我再记录下来。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