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与作者的一次深度交流,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书,尤其是迷茫、无助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从书里面找答案,但自己的阅读速度一直提不上来,每年平均20本书,还读的很费劲,很羡慕那些大佬一年可以读300本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个小时快速阅读方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个小时快速阅读方法(一篇文章教你学会如何快速阅读)

一个小时快速阅读方法

读书是与作者的一次深度交流,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书,尤其是迷茫、无助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从书里面找答案,但自己的阅读速度一直提不上来,每年平均20本书,还读的很费劲,很羡慕那些大佬一年可以读300本书。

以前一直读纸质书,一来觉得读纸质书才有仪式感,二来觉得自己读纸质书就像是自己咀嚼饭菜,原汁原味才有味道,所以尽管听书APP已盛行多年,但我依然对听书有抵触心理。直到前段时间受到刘润老师的启发,开始在得到APP听书 ,20天时间一共听了6本书,收获很多,其中启发最大的是《快速阅读》这本书。

《快速阅读》是一本阅读类的工具书,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全面提升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本书告诉我们阅读是一门技能,而任何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我们缺少的不过是方法和技巧。

这本书把阅读方法分为4种,分别是:

1. 线性阅读: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的读书方法,逐字逐句、一字不落、只字不差地阅读,我一直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就是效率太低,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显偏低。

2. 略读:

其实就是选择性地线性阅读,每次只读段落的第一行,因为大多数的写作结构,概括句都在第一行。我们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就能大概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3. 扫读:

也叫查找性阅读,有点像查字典,带着目的去看书,只要找到你问题相关的答案就可以了,其他章节可以忽略不看。

4. 视读:

我们接收信息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听觉型,一种是视觉型,一般人要么擅长听,要么擅长看,很少有人是既擅长听,又擅长看的。听觉型的人看书时,需要把字读出来,让它先变成声音,让声音传入耳朵,然后再由耳朵传入大脑,变成具体的可以理解的信号;而视觉型的人可以直接把文字变成脑中可以理解的信号,所以视觉型的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听觉型的人要快。所以快速阅读的原理其实就是省去中间听觉的通道,直接让文字转变成可理解的信号。

光知道阅读方法还不行,我们还必须学会快速阅读的6个技巧:

1. 借助手指强行拉快眼球的移动速度

阅读时,在每一行文字的下面快速移动手指,眼睛会自动跟上手指的移动速度。我自己有切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时候很容易就走神,而用手指快速移动可以帮你集中注意力。

手指移动的速度到底应该多快呢?作者讲了一个三二一练习法:找一段文字,第一遍快速移动手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3分钟,记下完成的位置;第二遍,用2分钟的时间读到你第一次标记的位置;第三遍,用1分钟的时间读到你第一次标记的位置。当你每分钟读到900字时,你就再也不会默读了,这个练习就是要消除默读的坏习惯。

2. 找关键词

以段为单位来阅读,而不是以字或句为单位来阅读,找到一段话中间的关键词,快速明白作者想要说明的意思。这个关键词一般不是在开头就是在结尾。

3. 拓展视野

所谓拓展视野,就是一次性读更多的字。练习方法:拿一本书,找一段话,再找一张卡片,用卡片遮住一行字,快速上下移动,再遮回去,眼睛要盯住这行字,闪过几次后,闭上眼睛回想刚才看到的内容,因为文字露出来的时间太短,所以只能用余光看到旁边的字,这样的练习可以慢慢帮你扩大视野。

4. 主动阅读,而不是被动阅读

带着问题去阅读,不断地问这个作者想说啥,作者写这段话背后的用意是啥,一边读,一边梳理作者的写作架构。

5. 控制好节奏

阅读不能一味求快,而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6. 抛掉没有读完的内疚感

如果对一本书无感,说明这本书对你来说是低质量的信息,赶紧开始读下一本,千万不要被一本书给套住,警惕沉没成本。

最后,作者给我们总结了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1. 先整体浏览一遍

具体是先看目录,包括大标题,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黑体字的部分先看一遍,自己心中大概清楚作者要讲啥,这个过程大概用10分钟搞定。

2. 粗读

主要读一篇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可以在书的旁边标记重点。大概需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

然后可以把书扔到一边,让信息在大脑中自由碰撞一会,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拿回来看,那些你没有印象的内容,其实就是不重要的,有印象的才是重点。

3. 精度

细读、精读你有印象的部分,可以边读,边做笔记,这个时候不追求速度,追求的是理解和领会。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视觉型的人,学习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听觉型的人,了解了自己之后,扬长避短,以后把读书的重点放在听书上面,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同时用指读法提升阅读纸质书的速度,相信今年读100本书没问题。2022年一定是突破的一年!

以上,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