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关注”关注人文悟宇!

上文讲到了伊巴德派,今天再来更为具体地谈谈这个派别。

伊巴德派最初来自于先知的再传弟子载德。这个载德不是什叶派载德派的载德。载德派的载德是阿里儿子侯赛因的曾孙。

本文的这个载德在巴士拉传教,因为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统治时期任人唯亲,穆斯林多有不满。载德便是其中之一。

他主张穆斯林应一律平等,非古莱氏人也可以担任要职等等,在倭马亚王朝初期,反对穆阿维叶的哈里发世袭制度,被伊拉克总督哈查只流放到了阿曼。

历史阿曼(为啥阿曼的国教是与逊尼派)(1)

但载德便有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有自己主张的穆斯林社团。

载德在阿曼时有个弟子叫阿巴迪,后来成了这个穆斯林社团的领袖,因此被他们反对的倭马亚王朝称这个社团为“伊巴迪亚”或者“伊巴德”。

伊巴德教派接近于逊尼派,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比如两派都主战哈里发须经协商选举产生,但逊尼派坚持哈里发必须出身古莱氏族,而伊巴德派则认为任何穆斯林只要具备能力并能维持公正的,都有被选为领袖的权利。

比如两派都以“古兰经”、圣训和“公议”为立法依据,必要时可采用“类比”和“推理”。但伊巴德派更注重灵活变通,以简单易行为原则,不受教法学派限制。

再比如两派对先知和第一、二任哈里发都持肯定态度,但逊尼派也承认第三、四任哈里发,而伊巴德派只承认奥斯曼的前六年和阿里的接任,对阿里与穆阿维叶的妥协造成穆斯林内讧持否定态度,并对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大部分哈里发持否定意见。

历史阿曼(为啥阿曼的国教是与逊尼派)(2)

四大哈里发

也就是说,逊尼派注重现实领袖,而伊巴德派只更为注重领袖品格。

也正是因为伊巴德派反对阿里在隋芬战役中的妥协,许多人因此认为其是哈瓦利吉派的分支。但伊巴德派自身早已与哈瓦利吉派划清了界限,他们反对哈瓦利吉派的极端思想,属于温和派。

伊巴德派如今在阿曼可以称得上是国教,在桑给巴尔、以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的部分地区存在。

历史阿曼(为啥阿曼的国教是与逊尼派)(3)

阿曼人主要是阿兹德人。在也门的希木叶尔王国时期(前115-525年),马里卜水坝崩溃时, 阿兹德人就来到了阿曼,最后成立了部落王国。

在7世纪时,他们自愿和平的皈依了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429年,出现了伊巴德阿曼国,版图包括了现在的阿联酋、卡塔尔、巴林和沙特东部地区。

阿曼从1744年至今一直属于赛义德王朝,在此王朝的鼎盛时期,曾经扩张到东非沿海及桑给巴尔地区,因此伊巴德教也在这些地方盛行。

历史阿曼(为啥阿曼的国教是与逊尼派)(4)

历史阿曼(为啥阿曼的国教是与逊尼派)(5)

点击标题右下方关注人文悟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