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十而已》后,童瑶又在《心居》里演了一个投行女精英,但这一次童瑶的角色似乎不太讨喜。
抛开演技不说,顾清俞这样一个典型的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举手投足之间,优越感溢于言表。与弟弟顾磊为双生子,但两人却差距太大,一个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一单赚800万,另一个却只能依靠关系在单位混日子,连财会证都考不过。
无论是从颜值还是从智商上,顾清俞对顾磊都是全方位碾压。对于顾磊所娶的外地媳妇冯晓琴,更是一百个看不惯。
冯晓琴嫁给顾磊后,照顾一家老小八年,就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顾清俞却担心冯晓琴自立门户,不再照顾家里老人,也担心自己弟弟顾磊头脑简单,被冯晓琴拿捏,一直不同意借钱给冯晓琴,还经常拉着父亲和顾磊单独开小会,耳提面命让父亲也不能借钱。
顾磊意外之死,却揭开了这个家的伤痛。表面上顾磊是死于与冯晓琴争执,但导火索,却是顾清俞拉着父亲和顾磊开小会,对冯晓琴各种指责,挑拨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
冯晓琴重复了三遍“要不是你,我能走吗?”震慑的不只是顾父,更震慑了顾清俞。她反思自己的过往,不由得背上了更重的负罪感。
在外人看来,她事业强能力强,其实在潜意识里,她始终都有着对弟弟顾磊的负罪感。身为一母同胞,她似乎吸走了弟弟所有的福气和财气。她的强势和厉害,都是对冯晓琴的,实际上掩盖的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负罪感,帮着弟弟防着弟媳妇,这样才能让她的负罪感稍稍减轻一点。
人类社会,如果没有负罪感,就不会有文明,但有时候负罪感的由来,却也是莫名其妙,但我们却又难以摆脱。
德国的两位心理学博士,乌多·贝尔和加布里埃莱·弗里克·贝尔,在30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中,盘点了人类的17种情绪特点,写在这本《情绪修复全书》中,并给予了每一种情绪详尽的解说,以及切实可行的修复情绪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心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罪情绪。
没有罪行的负罪感,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顾清俞对于顾磊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就是属于没有罪行的负罪感。
打从娘胎出来起,顾清俞就承载了家族的期望,因为弟弟顾磊明显废柴,跟不上姐姐的优秀节奏。
顾磊意外去世后,冯晓琴大骂顾清俞,“在娘胎里你就处处高他一头,把他的福气占没了,把他的阳寿也抢没了,我告诉你,你就是顾磊的霉运!”
顾清俞听后眼球都表达出震惊,嘴上反驳,实际内心却十分恐慌,因为冯晓琴戳破了她内心的秘密,她从小就对顾磊有负罪感,她觉得自己抢了顾磊的智慧和好运气。
但这种负罪感也是没由来的,打从娘胎出来,她没做错什么,但却因为太优秀,让她背负了压力。
负罪感形成的意义在于,它能阻止人类的暴力行为。比如在危机时刻,对于弱者是冷眼旁观,还是施以援手,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是动用暴力,还是耐心开导,甚至对于威胁到自身利益的人,我们是选择痛下杀手还是另寻他法,负罪感都能让我们抛弃暴力的倾向,克制暴力行为,这才让人类社会能够保持和平稳定。
但不是所有的负罪感都是有正面意义的,比如像是生活在不幸福家庭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各种争执,甚至有的母亲当面说出“就是因为你,我才不离婚的。”孩子就会感觉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种原罪。
这种负罪感看似无形,却异常沉重。
而顾清俞的罪感心理,就起源于这种原罪,一直被掩埋在她的潜意识之中,当顾磊意外去世,冯晓琴的当面责骂,激活了这种潜意识,让顾清俞的负罪感上升。她失眠,开车走神,喝酒疗伤,向好友哭诉,一切的原因,在于从根本上她就认同冯晓琴对她的指控,她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弟弟,无法跟去世多年的母亲交代。
但实际上,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对顾磊管得太多。顾磊和冯晓琴只要吵架,无论多晚,她都会赶过来亲自处理,顾磊没工作,她就动用关系给他安排了工作,担心顾磊被欺负,每次家庭聚会,她都要拉着顾磊让他提防冯晓琴,正是由于这种当爹当妈的操心和费心,让顾磊这个即将奔四的人,都像是个孩子,自己无法独立。
如果顾清俞能够放手,即使不同意借钱,也不插手顾磊夫妻之间的事情,即使小两口有时吵吵闹闹,却也是夫妻正常的摩擦,床头打架床尾和,不至于闹出人命。
所以顾清俞的精明,成也在于负罪感,败也在于负罪感。
冯晓琴和顾父,都拥有幸存者的负罪感。顾磊的悲剧,不仅在于意外,还在于亲人亲眼见证了他生命的消逝。
那种急于挽回亲人生命又无可奈何的无助感,冯晓琴和顾父体会特别深刻。
冯晓琴是意外导致的直接当事人,如果不是跟顾磊下楼梯争执,顾磊不会因意外摔下楼,顾父也自责自己没有及时阻止悲剧发生。
事后冯晓琴当着姐妹们的面哭着说,如果能拿自己的命,换顾磊的命,她也愿意。她后悔自己不该逼着顾磊上进考证,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她一定会给顾磊自由。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负罪感,在一场意外或灾难中,为什么死去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最在意的人,这种负罪感,很有可能会伴随终生,一生都难以走出来。
《心居》的前几集,顾磊去世后的气氛太过压抑,几乎让我坚持不下去看完。冯晓琴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吃不喝,顾父在饭桌上失声痛哭,这种负罪感太过强烈,满屏都是压抑感。
负罪感最可怕的并不是无法避免的产生,而是无法轻易走出来。
人生一辈子还长,我们不可能一生困于愧疚感之中,那么到底该如何摆脱呢?首先,我们要勇于面对,承认自己的罪过,与自己和解,第二步,要勇敢与他人分享和倾诉。
冯晓琴和顾清俞都很好地做出了这两步。冯晓琴跟姐妹喝酒,倾诉自己的悔过。顾清俞找来展翔,边哭边反思自己对于顾磊的愧疚。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坦诚面对自己的负罪心理,承认自己对顾磊的去世负有责任。这种方式,可以平衡自己道德账户上的亏欠。
第三步,就是要付诸行动,尽力维持道德账户的平衡。
事后冯晓琴决定不再在经济上依赖顾家,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小老虎,她选择去送外卖,即使再苦再累,她都不愿意接受顾父给予的经济支持。
顾清俞也决定不再针对冯晓琴,两人握手言和,顾清俞决定在自己房子上加上顾父的名字,把小老虎的户口迁过来,即使要多花几十万的过户费,她知道冯晓琴好强,不愿意接受施舍,于是便偷偷给小老虎续费了50节钢琴课。
虽然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造成的遗憾无法抹平,但是只要尽一切人力可能去弥补亏欠,那么就能够平衡道德账户,让我们的心理稍微好过一点。
即使很多时候,大部分人的负罪感都属于没有罪行的,但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就难以摆脱,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他们,毕竟人生还长,不能被困于一处。
其实除了负罪感,我们还有很多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化解和正确的处理,比如没来由的羞耻感、恐惧、攻击性情绪和孤独感。这本《情绪修复全书》,涵盖了17种对症下药的心灵处方,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情绪,都能从中找到解脱的方法。
人生本不易,过得好与不好,不仅与性格有关,也与心态密切相关。学会情绪修复,修炼出强大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