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较详尽地介绍了有关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字词、特殊的语法现象、特殊词语等但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大家也许还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那么就需要我们去查找相关的文言文工具书,以求解惑答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汉语言参考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汉语言参考书(文言常用工具书)

汉语言参考书

我们已经较详尽地介绍了有关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字词、特殊的语法现象、特殊词语等。但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大家也许还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那么就需要我们去查找相关的文言文工具书,以求解惑答疑。

1《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它是一部文字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字源字典。东汉许慎著,共15卷,全书以小篆为主,参证当时见到的其他古文字,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说“字形如何体现字的本义”,共收小篆9353字,文223字,“古文”约500个,又重文1163个,将众多的文字归纳为540部,而以各部所共从之文部首,每个字下,先释义,后解形体,不少字并在解形之后又注明读音或援引例证。《说文》是整理前代和当时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著作,系统地阐发了文字学理论,保存了完整的小篆资料,抓住了训诂学上非常重要的本义问题。解释正确的居多,在字典编辑上首创部首统字法,后世一直沿用。《说文》在历史上有很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文字学经典著作,今天仍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的必需资料。现传《说文解字》是宋代徐铉校订本和徐锴校订并作简要注释《说文系传》本。

2《说文解字注》 注释、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清代段玉裁著,30卷,简称《说文注》。它全面校订原书的文字,说明原书编排的体例,指出阅读方法,并订讹正误,使读者能正确理解原书。注重词义的引申、变迁、用法。作者从古代文言文中选取大量例句,参考拉丁语法,写成这部专著。阐述了不少重要语法现象,开创了全面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新阶段。《说文注》一书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3《助字辨略》 清代刘淇著。《助字辨略》一书搜集文言虚词470多个,并兼及众多的复音词,概括为重音、助词、发语词、语已辞等30类,用正训、反训、通训、转训等六种方法进行解释,按平水韵顺序列字,分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卷。《助字辨略》取材广泛,是了解古汉语虚词的有用资料。

4《释名》 声训专著,传本标东汉刘熙著。全书按词语内容分为8卷27篇,如释天、释地、释山、释水等,对每个词借音同、音近的字进行解说,推论事物得名之来由,近于探索语源。《释名》一书记载了不少词的古义,显示了从语音方面探索语源的门径,还反映了东汉时期的语音、方言情况,是研究古汉语词汇、语音的有用资料。

5《广韵》 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共5卷,其中平声两卷,上、去、入三声各一卷。《广韵》主要在于保留了《切韵》的语言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它既是研究汉语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和研究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也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工具。

6《通雅》 训诂学著作,明方以智著,52卷。《通雅》以经书、史籍的词语为主,兼及诸子、方志和小说的词语,广泛取材,进行词语解释的考证辨析,以求训诂的通达。《通雅》所收词语按内容分为释诂、天文、地舆、身体等20类,每词列述前人的解释或考证,适当提出作者的判断,有疑存疑,体例比较谨严,除考证词语的古音、古义外,并重视方言、俗语。《通雅》汇集了丰富的古汉语词汇资料,对研究古代词语,探讨词语起源颇有参考价值。

7《佩文韵府》 汇集词藻、典故类的书。清代张玉书等编著,共440卷,共收单字约1万个。每一字头下先要注释单字的读音和词义,然后罗列以这一单字为最后一字的词语,称为“韵藻”。词语以字数多少为序,字数相同以经、史、子、集为序。每一词语下,列出有关史料或诗文名句,与这一单字相关的对仗词语,称为“对语”;抄录前人诗文中的名句,称为“摘句”。《佩文韵府》可供查考一般词典不载的词语、典故的线索。

我的手机 22:56:10

8《古文观止》 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候编选。上起东周,下迄明末,选文222篇,分为12卷,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每篇有简要评注。选文多数为脍炙人口之作,照顾到各种艺术风格,而且繁简适中,便于阅读。

9《古文辞类纂》 清代姚鼐编选,共75卷,分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昭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哀祭等13类。着重选录《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和刘大等的古文。书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内并有评点,体现了桐城派的文字主张。

10《古书句读释例》 近人杨树达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古书句读释例》一书从《尚书》《诗经》《左传》《史记》《汉书》等22种书籍中搜集例文160多条,分4类5章,考证前人句读的正误,说明误读的类型,分析误读的原因,指出误读的危害,从中阐述句读知识,是学习古书句读的较好的参考书。

11《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1953年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收录唐、宋、金、元、明代诗、词、曲中习用特殊词语800条,将传统文字、声韵、训诂的研究与古今口语的考察相结合,采取以诗证诗、词证词、曲证曲,或三者互证的方法,解释意义和用法,所释颇多精辟之处。每条先释义,再引书证,引证之后又加说明。卷前“叙言”阐述探求词义的方法,对研究词义的门径很有启示。《诗词曲语辞汇释》是研究诗、词、曲和汉语中古、近代词语的重要工具书。

12《骈字类编》 汇集双音词语的类书,清代张廷玉等编,雍正四年编成,共240卷。该书分词语为天地、时令、山水、居处、人事等13门按类编排。每门中先列单字,如天地门中有“天”“日”“月”“风”等字。每字下罗列以这一单字为上字的双音词语,每一词语下列举经、史、子、集各书中使用这一词语的文句。引书注出篇名,引诗文注明原题,举例比较完善,可供查考双音词、典故。

13《康熙字典》 大型字典,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共42卷。因清帝康熙命令编纂,故名。在明代字典《字汇》《正字通》基础上扩充增订而成,收字47035个,按214个部首列字,分为子、丑、寅、卯等12集。各部中单字按笔画多少排列。每字下先列历代韵书的反切再加直音注音,然后释义,引举书证。义项排列一般先本义,后引申及通假用法,义项之间用空格分开,下一义项用“又”字开头,引书一般以经、史、子、集为序,如该字有别音、别义,便另行注音释义。后面附有《补遗》,收录冷僻字;另列《备考》,专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的字。所收单字多,义项多,引用资料丰富,流行很广,影响较大,是阅读古书的有用工具书。

14《联绵字典》 辞书,近人符定一编,1943年京华印书局印行。它收六朝以前古书中的联绵词,包括许多虚词,按部首排列,用反切注音,分条释义,引书证明。注重说明词的语音转化和书写形式的变易,又指出某些词的特殊意义,如“号啡”有欢呼义,“容貌”有衣服义等,有一定独到之处。《联绵字典》所收词语和引用资料都十分丰富,是查考双音词的较好资料。

15《辞通》 联绵词词典,近人朱起凤著,24卷,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辞通》主要从词的音义联系解释古汉语联绵词。就各词的后一字,按平水韵一百零六韵排列。每一字条内,又将若干有意义联系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归为一组,先列常见词,注明音义,再列其他词,如“淋漓”“流离”“淋漉”等,一一广举书证,表现它们的关系。有的并加按语,指出各个词之间义同义通,音近易字,字形误写的演变。收词多,引例丰富,书末附四角号码和笔画检字,便于查寻,是了解联绵词的较好资料。

16《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丁声树编著,收录常用字6000左右,按普通音系排列,今音按韵母分类,同韵的字依声母为序,前面标出普通话读音,后面对照列出《广韵》所代表的中古音系统。《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一书是方言调查、单韵研究和编写字、词典的重要参考书,一般读者可以用它来考查普通话字音的渊源和变化。

17《古书虚字集释》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辞典,10卷,近人裴学海撰,1932所编成,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中华书局重刊。单字按传统音韵学36字母次序排列,眉目清晰,解释用法一般不标明词类,多引《经传释词》《助字辨略》等书,观点陈旧,但颇为实用。此书收字繁多,内容庞杂,主要价值在于它补充和引申了《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的漏略,对阅读周秦两汉的书籍很有帮助。

18《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今人何乐士等编著,收录文言虚词549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词均注明所属词类,用法意义和例句,分析并描写出虚词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它同其他句子成分的配合关系,尽量从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角度介绍虚词特点。附录有《繁简字对照表》等4种。北京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

19《词诠》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辞典,10卷,近人杨树达撰,1928年编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65年中华书局再版。《词诠》一书收录文言常用虚字469个,按注音字母顺序编排。解释某字,一般先讲出词性,而后明其用法,分析细致,通俗易懂,并援引古籍中多种语句为证,例证丰富,但亦偶有失误,是一部阅读文言古籍必备的工具书。书中语法术语与现代有异,使用时应注意,书前有《部首目录》以便查检。

20《中华大字典》 我国继《康熙字典》之后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欧阳博存等编撰。《中华大字典》收单字48万个,除正文本字外,兼收大篆、古字异、讹诸体,并加以说明;近代方言字、外来字也尽量收入。字头按部首编排,共214部,按地支顺序分12集。注音用反切和直音,并注明所属韵部;注音以《集韵》为主,兼采《广韵》,韵部以平水韵为准。释义用文言,在字头后分条排列,一般先释本义,再援引古书为证,有助于加深理解,前有《中华大字典检字》,是我国近代一部切实合用的辞书。1915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

21《国语辞典》 大型语文工具书,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1937年至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分册出版,共8册,1947年重印,为4册。《国语辞典》收录单词、复词、成语、术语、人名、地名及冷僻字共10余万条,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次。词语列在字头之下,用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注音,字头并加注直音,标明声调。释义用浅近文言文,援引书证只举书名,不注篇目。此书字、词注音和标调准确而审备,为一部新旧兼容的辞书。

22《辞源》 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有旧版、新版两种,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旧版《辞源》,是我国第一部语文兼百科的词典。1908年开始编,1915年成书。初版按开本大小分甲、乙、丙、丁、戊五种出版,除甲种为线装外,每版均分上下两册。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先单行,1939年并入正编,成为合订本,但仍分上、下册。此书“以旧有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词语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收罗甚广,内容充实,切合实用。编排上按部首排列,分214部。字用繁体,注音用《单韵阐微》的反切,释义用文言,并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但注书名而不注篇名,不便于查核。新版《辞源》,1958年开始修订,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分四册,每册前附有《难检字表》。根据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分工原则,被修订为阅读古籍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之用的参考书,故删除了有关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实用技术等条目,而增加大量的古典条目。字仍用繁体,编排体例基本上同于旧版。注音兼有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依《广韵》标明反切、韵部和声纽。解释用现代汉语或浅近文言。引用书证标明书名和篇名。此书比旧版更为详实,查检也更为方便。

23《辞海》 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有旧版、新版两种。旧版由中华书局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旧版《辞海》,1936年出版时分上、下两册,1947年出版时合订为一册。体例近于旧版《词源》,但收词较偏重于百科性词条。字用繁体,单字按部首编排,单字下按字数多少,笔画多少排列词语条目。注音用反切,兼用直音、标明韵部。解释用文言。引书注明篇名,以备查核。书前有《检字表》以便查检。新版《辞海》,由旧版陆续修订而成。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修订,1962年初步完成,出版《辞海·试行本》,按学科分类,分订16分册。后出版《辞海·未定稿》,分上、下两册。再修订,1977年完成,仍按不同学科分类,出版“语词”(上、下两册)、“哲学”“经济”等20个分册,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加工,按部首分订上、中、下三册,1979年出版。此后,经过修订,又出版了1989年和1999年版。全书收单字和短语10万条以上。用简化字,但单字也收繁体,以便查寻。本书正文按部首法编排,单字注音用汉语拼音,比较冷僻的字加注直音,不用注音字母。解释用现代汉语。引文注明出处,便于核对,书前有《笔画检字表》,书后有《汉语拼音检字表》,注明页码,检找方便。

2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此书收入古汉语常用字3700多个(不包括异体字),双音词约2000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以简体字作字头,在字头后面的括号中标明繁体字和异体字。字头注音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两种。释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分别举例说明。比较难懂的例句作了注解和串讲。书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书后附有《难字表》,收录2600余字,只注音释义,不举例,作为正文的补充。另附有《古汉语语法简介》和《我国历代纪元表》。商务印书馆1979年9月初版。

25《汉语大字典》 今人徐中舒主编,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第1卷,1990年出齐,共8卷。1993年出版了一卷本的缩印本。此书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全书收楷书字头56万个左右,是当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该字典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在字形方面,对古今楷书汉字作了整理并收列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还简要说明其结构和演变。在字音方面,采取三段标注法,对所收单字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到中古反切,标注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义项完备,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书证,并可据以确立义项的,都一一分列。各分卷附该卷部首检字表,末卷附总检字表。

26《汉语大词典》 大型工具书,今人罗竹风主编,共12卷,另有检字和附录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开始出版,后改由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出齐。《汉语大词典》所收词目仅限汉语的一般语词约375万余条。单字都以有文献例证者为限,专科词仅收已进入一般词语范围内的。注释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义项齐全,释义准确。卷首有凡例、部首总表、部首排检法说明、汉语拼音方案、《广韵》韵目表、《广韵》41声类表、新旧字形对照举例、繁简体字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