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红方“元四家”的请回复0

■支持绿方“明四家”的请回复1

【■元四家】作品展示区:

1.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1)

《天池石壁图》纵139.4厘米 横57.3厘米

《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绘写苏州天池山的数本画作之一,被专家定为“国宝”级文物。画中巨石堆叠,林木苍秀,墨笔点染间淡施色彩,乃黄公望“浅绛设色”的典范作品。其不仅展现了黄公望颢气充涌、混沦苍茫的笔墨特色,也令天池石壁走出吴中,走进了永恒的历史长河之中。

2.王蒙《花溪渔隐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2)

《花溪渔隐图》 纵124.1厘米 横56.7厘米

《花溪渔隐图》是王蒙的隐逸山水画经典之作。画中一川碧水,映照两岸桃花,连绵群峰,环抱参差人家,山明水秀,桃红柳绿,俨然仙境桃源。全图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元代文人归隐林泉、以烟波渔樵为乐的风雅生活,也促成了“花溪渔隐”这一山水主题在后世的广泛流行。

3.倪瓒《虞山林壑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3)

《虞山林壑图》纵94.6厘米 横35.9厘米

《虞山林壑图》是倪瓒晚年访好友伯琬高士后,忆写二人看云弄翰、把酒题诗之情而成。画面采用“一河两岸”三段式布局,前景五株古木,枝叶萧疏;中景一江碧水,波澜不兴;远景磊磊奇石,映照清涧。画中层层叠加的繁复皴法、纵情挥洒的巧妙点苔,将观者的审美重心由可居可游的山水之美,引向精妙绝伦的笔墨之美与冲淡萧散的意境之美,可谓“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

4.吴镇《渔父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4)

《渔父图》纵84.7厘米 横29.7厘米

“渔父”是中国文化史上智慧和隐逸的象征,文人墨客常以之为题,抒发高蹈情怀。吴镇所画《渔父图》绘烟波杳渺间,渔父孤舟独钓、怡然自得之景,既突显出江南水岸苍润浑厚的特色,亦营造出渔人“云散天空烟水阔”的自在心境。画中多作湿笔,水墨纷呈,闲远润滋。虽作于近七百年前,今日赏读,却依然有“元气淋漓幛犹湿”的美妙体验。

【■明四家】作品展示区:

5.沈周《苍松片石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5)

《苍松片石图》纵148厘米 横59.2厘米

苍松古朴挺拔,身立片石之间,如:“竹立破岩中”,以示生命力的顽强;左边是葱葱郁郁的林海,右边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松干上下穿插,笔力苍劲,松针稀疏分布,浓淡自然;树之弯、节处之高光,仿佛时光已过正午;与西方绘画的条件色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

6.文徵明《山庄客至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6)

《山庄客至图》纵87.5厘米 横27.3厘米

此画为明代画家文徵明所画,画面描绘的是友人前来拜访的场景,山水亭榭、花草树木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整幅作品以S型构图,山石皴染兼施,多有苔点,笔致气魄洋溢,属典型的文人画作。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表现出作者的品格情怀。

7.唐寅《山路松声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7)

《山路松声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唐寅此图绘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间,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该图用笔清润、缜密而有韵味。

8.仇英《桃源仙境图》

元四家的山水画特征(古今书画史上第一盛事)(8)

《桃源仙境图》纵175厘米 横66.7厘米

所绘山水洁净秀润、隐者仙风道骨的避世幽景。近景高士风采翩然,古松悬藤挂蔓;中景烟霏雾霭,山势峭拔,旅人登山;远景峰峦奇峻,松林葱郁,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全图设色明丽,“精工之极,又有士气”,是明代青绿山水画中的代表佳作。

■支持红方“元四家”的请回复0

■支持绿方“明四家”的请回复1

票数正在紧张统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