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都在这三种境界上(成为优秀之上的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

穷查理宝典

是一本书

之前在看很多投资类书籍时候频繁看到这本书的推荐,近期再次在一本非投资书籍中提到,引起了极大的好奇。买回来后发现其实蛮厚一本,初翻几页枯燥无比,逻辑乱七八糟,内容拼凑。但是既然那么多人推荐必然还是有其中之道,所以捏着鼻子还是看完了,接下来把个人理解的核心整理出来。

在做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归类时候遇到一点问题,不知道这本书应该放到营销/管理/个人效率的哪个部分。因为这本实际上不能算是真正的一本完整连续的知识体系。整书实际上是关于查理芒格的重要思想(各种形式,演讲稿,自我记录,他人评价)构成。看完书后你实际上很难用一句话归纳出来到底讲了什么。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导师这个身份不用说了,不过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响亮的介绍方式。为什么相比巴菲特他的故事和思路更值得去学习我认为是教你成为一个标准的优秀的人。但是因为他们这代人身处的时代与我们又不一样,各自面对的时代背景机会,理论科学发展阶段也都不一样,所以最终决定以‘成为优秀之上的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来解读这本书。所以以下的记录也会很散:

整本书的前十分之九,包含芒格的成长历程,十篇经典的演讲和文章根据个人理解整理汇总提炼出来他想要强调的核心理念无非如下几个:

  1. 最重要的两个品质,以及成功的基本前提:极端自律(坚守底线),言出必行。道理很简单,但是确实值得通过练习机制不断强化自己对这两点的习惯。
  2. 所有成功人士,无不具有保持看书的习惯,且涉猎范围不要局限,博览群书。碎片化时间也可以看很多新闻,片段。保持阅读,保持学习,每天都比昨天懂得更多一点点。
  3. 抵抗自我欺骗:人的最大的心里陷阱就在于这里,自己也是,相信大家也是。容易在得出一个结论之后不断的给自己洗脑,不愿意去挑战或者破坏这个结论。抵抗这个点的最好办法,芒格在很多演讲中反复的提到:习惯于逆向思考。这里包含两层意思:解决问题的逆向思考(要让自己无法完成这个项目,我可以做什么?),和帮助自己避免自我欺骗的逆向思考(这个项目真的靠谱吗?)。
  4. 对于投资,芒格更推荐他和巴菲特的一贯策略,给自己一张20个空格的表格,代表自己一生可以做的投资次数,逼迫自己在每一次投资下更仔细的评估和等待,等待最好的机会(当然在评估之下的风险可控)出来后大笔投资。当然很多人应该也是这么倾家荡产的。so。。。本来想在这本书里面学一下投资理论,但是似乎没有太多收获,其他关于投资得内容太深奥复杂暂时没看。
  5. 最后一点,芒格基本上在每一次演讲中都会提到,甚至很多次的主题就是这个,可见其重要性:拥有普世智慧和跨学科知识。他认为一个人陷入一个具体学科太深,不去了解其他学科的逻辑思维往往会陷入锤子人效应"拿着锤子看啥都是钉子",容易偏颇和错漏。世事万物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呈现出来的结果,单一思维很难全面看透。所以,解决问题很重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尤其强调了硬知识(理工科?)和软知识(文科?)的结合。推荐了必要具备的一些知识体系: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同理反应到现实意义,一个懂产品,懂项目管理,懂一点点技术,懂一些设计学的运营经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确实会有效太多太多。
  6. 由上,保持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得出你自己的结论,而不是单纯的听从专家
  7. 如果要说服别人,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接下来的最后十分之一的部分我认为全书更有价值,芒格首先强调了知识形成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理念(理论结构,这个比较难描述得清楚,一般读书时候比较轻松就能考高分或者大学通宵一个晚上就能考及格的人应该能够体会到,如果你读书时候没有这样的经历可能你也懂不了)。然后他罗列出了他自己关于心理学(他认为非常重要的关于解决问题的学科)的理论结构,共计25条,简述归纳如下:

  1. 我们对于奖励和惩罚机制的反映大过我们的理解,用于管理
  2. 喜欢引发钦慕,钦慕强化喜欢,对于个人的喜欢让你认可他的一切价值观行为等等
  3. 讨厌憎恨引起的心里误判和以上相反
  4. 人类大脑天生倾向尽快做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倾向于下结论,不喜欢质疑和验证。这也是引发自我欺骗的根源,对于自己来说是重要克服点。
  5. 人们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避免不一致性(是的这个点作者是从影响力看到的)。从而带来很多运用方案,从拜托一个人帮小忙开始让他逐步以为他认可你,然后就会有避免不一致性的助力。
  6. 好奇心倾向。
  7. 康德式公平倾向,就是你会有对别人做你希望他们对你做的行为的倾向??有点绕。这一条不关键,因为好像有点说不通。
  8. 妒忌是人本性
  9. 回馈也是(影响力)。通过小恩小惠让对方妥协。
  10. 联想倾向,对美好事物的联想让你喜欢一个事物,讨厌事物同理。对成功经验的联想让你容易忽略新增的风险。和妒忌心里结合告诉我们帮助人不要表现得像你在施舍,否则只会招来怨恨。
  11. 避免痛苦心里会让人扭曲现实(找借口回避自己)
  12. 然后人们会在顺境的时候过度乐观
  13. 自视过高,过美的倾向告诉我们要客观自我评价。我们会过度赞赏自己得出的复杂结论。
  14. 被剥夺超级反映倾向,你最好不要让一个人失去他拥有的东西或者即将拥有的东西(失去后他对这个东西的价值评估会远高于真实情况或者之前),也可以利用这个心里来让赌博的人欲罢不能(给他快要赢得假象)。
  15. 社会认同倾向,会觉得大众得都是对的,也是有人遇到困难所有人袖手旁观得来源(不是社会道德的沦丧)。及时制止坏行为的散播,建立好行为的环境。这个也是新媒体推广,电影植入营销的核心。让你感觉社会普适的选择是对的,流行的。
  16. 对比错误倾向,如果一个女的父母很糟糕,她也会嫁给一个其实也很糟糕但比她父母好一些的人。其他的运用自己推论。
  17. 人在压力之下(伸出陌生环境?),会对于社会认同更加强烈
  18. 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容易满足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在你追求终极目标的路上,一个看似不错的结果会不会让你提早放弃?
  19. 不用就往倾向,化学物质倾向,衰老错误影响倾向,废话倾向看不懂也不重要
  20. 权威倾向:人对于权威的敬畏超出想象,甚至会在这个之下做出很多错误且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更加要求独立思考。
  21. 重视理由倾向,人更能接受带着理由的命令和要求(我能艹你吗?因为我喝多了)

完事

整体来说,值得阅读的书但是优先级没有那么高,一方面里面关于投资和期业运作的很多理念不是现阶段能够领悟的,另一方面这里面的思维更多属于有强大沉淀的人和芒格的一次交流,积累不够的人看多半就和我的感知一样,只是零散的理念。

封面图没意义

欣赏一下我的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