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小区第一个楼栋微信群、用心用情解决老人吃饭配药等问题…一个多月来,作为周家桥街道范北居委会干部、预备党员,许雯婷团结带领中狄小区的党员群众抗击疫情,在抗疫一线用行动书写入党初心。


建起了小区第一个楼栋群


中狄小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以回迁户居多的老旧小区,共有13个多层楼栋,238户家庭,人口逾500人,其中包括14户高龄、独居老人。


疫情初期,中狄小区一楼栋涉及密接人员,整栋楼封控。关键时刻,许雯婷挺身而出,按照原户籍登记册给每家每户拨打电话,在半小时内就摸清楼栋人员底数,整理人员清册,建立了中狄小区第一个以楼栋为单位的微信群。


小区楼栋长是怎样建群的(中狄小区13个楼栋的微信群是这样建起来的)(1)

许雯婷(图右)


该楼栋一梯4户,且老年人居多,其中90岁以上3人、行动不便的老人3人,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成为了当时核酸检测中的难题。许雯婷便依次将老年人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一一用自己的手机帮助老人生成登记码,每次医务人员上门做核酸,老人便放心地说道:“我的登记码在小许的手机里。”


因地制宜优化核酸采样路线


封控特殊时期,在小区13个楼栋建立楼组长疫情防控工作群必不可少。然而,因为许多楼组长都上了年纪,对建立群聊比较陌生。


为此,许雯婷召集13个楼栋的楼组长,听取楼组长意见,收集有建群困难的楼栋信息,一个楼一个楼地将楼栋群建立起来,并打印出群二维码,张贴在楼栋大门口。就在当天,13个楼栋的微信群全部建成,织牢织密了社区疫情防控网。


小区楼栋长是怎样建群的(中狄小区13个楼栋的微信群是这样建起来的)(2)


每次核酸检测前,许雯婷都会预先设计好核酸采样的路线以及采样楼栋的顺序,提前在楼组长群内发布,让居民们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核酸筛查次数的增加,许雯婷因地制宜调整完善核酸检测采样点路线设置,按楼栋、按时段、按批次进行,避免了在小区内逗留时间过长导致相互交叉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许雯婷还提倡实施楼组长包管楼栋负责制,挨家挨户通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检尽检。


当起了老年人身边的“贴心人”


在配合居民区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许雯婷也当起了小区老年居民身边的贴心人,用心用情解决老人吃饭、配药等问题。


“在前期的人员排摸中,我们将小区独居老人,尤其是高龄、身患重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情况都记录在册,然后会定期上门,一是看望老人是否身体无恙,二是带点蔬菜水果类的生活物资,保障老人生活。”许雯婷告诉记者。


刚从方舱回家的独居老人陈阿姨表示:“刚回来的时候,心里有一些忐忑,但是社区居民在微信群里很热情地欢迎我回家。我回来第一个碰到的就是我们的块长许老师,为我送来不少生活物资,她还一直打电话关心询问,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我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由于小区60岁以上的居民占比较高,很多老人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小区封控期间,许雯婷在小区业委会办公室设置临时用药服务点,居民可将药品需求登记在这里。登记完成后,她将用药需求信息按照紧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查验核对,随后交由居委会配药组前往定点药房和医院购买。


小区楼栋长是怎样建群的(中狄小区13个楼栋的微信群是这样建起来的)(3)


“像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药物都会特别加急处理,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所有配药流程,以最快速度把药品送达到居民手中。”许雯婷说道。


猜你喜欢


本市分步稳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恢复,拟从5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援企稳岗!长宁“三进三送”服务活动受欢迎!


拔点攻坚、清面清源,以更加细致扎实努力为“控得住、放得开”奠定基础!李强在长宁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长宁区广泛开展“清积存、大扫除”专项行动


长宁邮政这些投递业务正在有序复工

来源:上海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