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巾蒙面的女人作者 粗犷 2010年9月19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欧洲女人旅游攻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欧洲女人旅游攻略(欧洲纪行一.头巾蒙面的女人)

欧洲女人旅游攻略

头巾蒙面的女人

作者 粗犷 2010年9月19日

大概是机票便宜吧,到欧洲去的旅游团,大多选择在中东大国伊朗的首都德黑兰转机。带我们去欧洲的旅游团,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伊朗国土辽阔,盛产石油,且又是一个与中国、印度和埃及齐名的文明古国。波斯文化,他们的历代国王和宗教领袖,以及当代的领导人,都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我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强大的波斯王朝遗址、规模恢弘的伊斯兰教堂,以及头缠布条的男人和蒙着面纱的女人,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对这个国家没有恶感。我理解他们发展导弹和核武器的做法。我认为这是被美国政府逼出来的。

美国仇视这个国家,并且常常使用常规武力和核武力威胁恐吓他们。

但是我却对他们要求妇女包裹住头脸的规矩,感到十分不解。我觉得这跟中国的封建社会,同样不可理喻。中国的封建社会要求妇女裹足。

在离开浦东国际机场之前,随行领队就对我们说,伊朗这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要求所有生活在、或者踏上了那片土地的女人们,都必须用头巾包裹住秀逸的头发和俏丽的脸部。

据说这是这个宗教国家的律条。不戴头巾的女人,是难以被伊斯兰教信众容忍的。头巾是女人们的必备之物。只要是女人,就得系上头巾,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无论你来自中国还是美国。

伊朗实行对中国友好的政策。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去访问这个国家。在游客们对转机德黑兰深表不满的时候,我却暗暗地感到高兴。

在机场待机的数小时以内,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德黑兰的街头走一走的。但是我马上就感到大失所望。

我们被告知:只能待在机场内。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马汉航空公司的。它是伊朗第一家民营航空企业,地位仅次于国营的伊朗航空公司。这个国家长期被西方仇视,饱受着压迫和制裁。所以他们的机票,卖得比较便宜。极善精打细算的旅行社,自然不会不拣这个便宜。

我们借道他们的首都德黑兰,前往德国的城市多塞尔多夫,开始为期十五天的欧洲之行。乘坐他们的航班,还是比较惬意的。

身著黑衣,包裹着黑色头巾但却裸露出面部的年轻美丽的伊朗空姐,个个彬彬有礼。她们绽放着笑脸,微微欠身,用含糊不清的汉语,对每个经过她们面前的中国人问好。

航班座位的行距比较宽松,不像我国的航班那么小气。我国航班座位间过于狭窄,人体塞在里面无法动弹。

我国的航空客运部门考虑经济效益,乘客舒不舒服,在经营者的眼里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提供的航空餐,花色花样较多,足以吃饱,品质也明显优于国内航班。

飞机落地前约半小时,女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她们纷纷打开行李,取出各自事先准备好的围巾,然后包在自己的头上。

其实在穆斯林世界,连受到顶礼膜拜的《古兰经》,也没有规定女人必须要戴头巾。她们只是被要求遮蔽自己的身体。

不过这一条要求,其实也不仅仅是针对妇女的。男人们的穿戴,一般也是这样要求的。

在穆斯林世界看来,妇女戴头巾,是对她们的尊重和保护。但是不知何故,后来妇女必须戴头巾竟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各国的女人们一到这儿,就会和穆斯林妇女一样,都会用纱巾把头脸包裹起来。

不戴又会怎样呢?难道这个国家,会把这种习俗强加给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来访者么?

我看到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头上,确实也裹着厚厚的头巾,但是前总统内贾德的浓密头发,却常常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内贾德总统不穿宽松的长袍,却跟西方人一样,爱穿笔挺的西服。

头巾的质地和花样,以及颜色,可能是不加限制的。以为穆斯林女人都系黑头巾的看法,肯定是不全面的。

在新闻报道及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用黑色织物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黑寡妇,虽然令人感到恐怖,但显然只是极少数。

我在德黑兰机场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头巾。这些色彩各异的包在女人们的头脸上,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在一片晃动着的花花绿绿的海洋里,很难辨别出肤色人种,抑或老妇和少女。

我发现,包得只剩两只眼睛的妇女,现在已经不多了。在德黑兰机场内,我看到肥瘦各异,美丑不一的穆斯林女人们,大都裸露着面孔、鼻子和嘴唇。

除了服饰以黑为主以外,我觉得她们现在跟世界上其他种族的女人们,区别并不是很大,

不过依我看来,黑色也没有什么不好。

在黑色头巾的映衬下,伊朗妇女们的皮肤,更显得白皙和细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