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太子妃升职记”到底有多牛?在短时间内,从太子妃做到皇后,从皇后升到皇太后,再从皇太后升到太皇太后。

我能想到的一个是宋英宗的高皇后,从太子妃做到太皇太后用了22年;另一个就是今天要说的明仁宗的张皇后,从太子妃做到太皇太后仅用了11年。

快速连升三级的太子妃,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寿命要足够长,二是老公和儿子寿命要够短。

高寿的人,本身是幸福的,但如果经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痛苦,换来地位的水涨船高,又何尝不是巨大的痛苦呢?

今天要说的这位“女主角”张氏,便是在“一次次”送走老皇帝,又“一代代”扶持新皇帝的“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也可以简称为“诚孝张皇后”,后面我姑且简称其为“张后”。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1)

诚孝张皇后

张后,河南永城人,出生年不详,名不详。张后出身于军官家庭,父亲是指挥使张麒。

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17岁的燕王朱棣长子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同年,张氏被封为燕世子妃。据估计,当时的世子妃张氏也就在十五六岁的花季年龄。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2)

张后剧照

本是藩王世子妃的张氏,婚后和丈夫朱高炽恩爱有加,还生下了三子一女。但她也万万也没想到,在当了九年世子妃之后,竟然成为了大明王朝尊贵的“太子妃”。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得益于自己丈夫的老子朱棣带来的“红利”。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快速开始了“削藩”政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成功登基为大明皇帝。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3)

明成祖朱棣

身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在道理上,荣升太子之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新皇帝朱棣却对这个“二百多斤”的大胖儿子朱高炽不太喜欢,却想立更像自己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为太子。

但是大臣们对于“军事能力强悍”的朱高煦没有好感,哪个大臣愿意在皇帝“百年之后”还继续受到新皇帝的“军事压制”。所以大臣们一致反对立朱高煦为太子,反而更加支持“仁政爱民”的世子朱高炽。

“心有不乐”的永乐皇帝朱棣,又找来当世大才子解缙咨询意见,解缙却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便明白了,即使被立了太子的朱高炽体胖多病,那还有一个聪明伶俐还像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啊。

朱棣又想到自己的皇位本来就来路不正,如果再废长立幼,不就更加“打脸”自己的皇位继承的合法性吗?如果一旦这样的观念被后世子孙给效仿,在皇位继承权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岂不是又要上演兄弟相残,叔侄相争的家庭伦理悲剧吗?更严重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还能稳固吗?

看着才刚满四岁的朱瞻基,这个活泼可爱又像自己的“好圣孙”,朱棣下定了决心,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这一年是永乐二年(1404年)。

而给朱棣生下“好圣孙”朱瞻基的世子妃张氏,平时也是非常孝谨温顺,侍奉朱棣夫妇尽心周到,深得朱棣和徐皇后的欢心。那么张氏由世子妃升为太子妃,自然是理所当然。

虽然朱高炽夫妇凭借着好儿子朱瞻基的优势,搬进了东宫去生活。但是朱高炽身体的体胖多病,以及暗潮汹涌的汉王势力,都时刻威胁着当下的东宫生活,甚至一个不小心,全家人的性命都会成为朱高煦“案板上的鱼肉”。

身为太子妃的张氏,不得不接受更多的考验,斡旋于皇帝、太子、太孙、汉王之间。

不过,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远征漠北回京的途中不幸病逝,原是太子的朱高炽在京城顺利即位,张氏被立为皇后,朱瞻基也被立为太子。这一家子二十多年来的“提心吊胆”放到了肚子里。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4)

明仁宗朱高炽

张氏被立为皇后之后,对待朝中内外的政事,也都很熟悉,给操劳过度的朱高炽帮了大忙。可惜明仁宗朱高炽这位贤君,因为体胖多病,又日夜勤于政事,在位不足一年便于洪熙元年(1425年)突然驾崩,享年四十八岁。

中年丧夫的张皇后,扶持了自己的大儿子,也就是皇太子朱瞻基即位。朱瞻基是大明的第五位皇帝,是为明宣宗,即位后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

朱瞻基虽然在历史上是个有个性的“蟋蟀皇帝”,但是他和他父亲的执政时期在后世也有很高的评价,历史上称“仁宣之治”。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5)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对于重要的军国大事,还是多会听从张太后的裁决。当时的大明海内安宁祥泰,宣宗对于母亲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各国有进献的新鲜物件,也一定要先奉送给张太后。

宣德三年(1428年),张太后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上万岁山,并奉酒拜寿。

宣德四年(1429年),张太后前往长、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自配带着弓箭,骑马在前面引导开路,等到达河桥时,又下马亲自扶车。京畿的百姓也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幼也欢呼拜迎。

见此情景,张太后回过头来对宣宗说道:“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

在返回途中,经过农家,张太后召来农家老妇询问一些生活及农活方面的事,并且赐与钱币。有的农家献上蔬菜酒浆等东西,张太后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

随行的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及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等到行殿请求谒见,张氏对他们加以慰劳,并说:“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6)

明初大臣“三杨”

此后的一天,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二陵回来后,说起你们的办事能力时非常熟悉。她说,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小心,但办事优柔寡断。你呢,非常正直,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

除此之外,张氏对自己的家人也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张氏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7)

孙皇后和胡皇后剧照

宣宗朱瞻基对孙贵妃宠爱有加,但对于原皇后胡善祥确继位冷淡,便想改立孙贵妃为皇后。但是胡皇后并没有犯过什么错,是不能轻易废掉后位的,张太后和大臣们也不同意。

但是善良孝顺的胡善祥皇后不忍皇太后和皇帝为难,在朱瞻基的“开导”下主动辞去了后位。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8)

胡皇后

可怜的胡氏从此幽居宫内,无所事事。但张太后还是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常召她到清宁宫,在宴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宣德九年(1435年),朱瞻基驾崩,享年三十八岁。此时的皇太子朱祁镇才刚刚九岁,宫中讹传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9)

明英宗朱祁镇

张太后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流言才得以平息。

朱祁镇,即位后遵宣宗遗诏,凡朝廷大政均奏请皇太后张氏和皇后孙氏而后行],并于二月戊申尊张氏为太皇太后。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10)

张太皇太后剧照

大臣们因考虑皇帝年幼,请求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但太皇太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

有一天,张太皇太后在便殿落座,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入内,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如今皇帝年幼,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由此便确立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地位。

张太皇太后又特意召了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流泪,太后也流泪,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

明孝宗和张皇后有几个孩子(明仁宗张皇后女中尧舜)(11)

太监王振

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太监王振叫来。王振在当时是一位比较有权势的太监,为了威慑王振让他懂得收敛行为,张太皇太后突然脸色一变,对着贵在下面的王振厉声喝道:“你侍候皇帝不循规矩,应当赐死!”一旁的女官们也应声而起,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浑身颤抖。

这时的英宗和五大臣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张太皇太后才饶了他。接着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现因皇帝和大臣为你讲情,且饶过你这一次,今后再犯,一定治罪不饶。”

此后,张太皇太后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此之间,狡诈的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

正统三年(1439年)二月,张太皇太后的二儿子越靖王朱瞻墉和唯一的女儿嘉兴公主先后去世。张后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皇太后病重,召杨士奇、杨溥入宫,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虽死,但应当编修实录。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第三件事还未来得及上奏,张后就已经崩逝。

张太皇太后在遗诏中勉励大臣辅助英宗实行仁政,语气十分诚恳淳厚。英宗为她上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同年十二月,张氏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张氏的一生,虽然历经亲人逝世的不幸,但也过得非常辉煌。

她出身普通军官家庭,在明太祖时期成为燕王世子妃;

在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4年中,陪丈夫朱高炽留守护卫北京城;

在明成祖朱棣时期的23年中,也尽到了作为太子妃的责任;

在明仁宗朱高炽短暂的10个月皇帝期间,作为皇后,帮助丈夫处理政务;

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10年,身为皇太后竭尽全力帮助儿子坐稳江山,还把明朝推上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的前七年里,荣升太皇太后的张氏竭尽自己最后的生命辅佐孙子处理国家大事,直到帮孙子完成大婚,才安然离世。

张氏一生历明朝前6帝,如果算上她去世前已经十几岁的景泰帝朱祁钰,她算是见过明朝7位皇帝。张氏作为一个女性,却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对明朝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历史上被称为女中尧舜也是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