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在东汉三国时期,诸葛亮绝对是个笑傲天下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之所以能傲视天下,是原因他不仅有大才还有大谋。诸葛亮的大才大谋不仅仅体现在隆中草庐中审时度势对当时天下局势的分析和实事求是对未来规划的展望,还表现在尽心尽力对偏安一隅的蜀国治理政治才干及鞠躬尽瘁为恢复汉室而南征北伐的将帅才能。

诸葛亮既然拥有水镜先生口中的“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称号,却一直躬耕于南阳,做个不求闻达于诸侯而默默无闻的乡野村夫。再说诸葛亮还是荆州土皇帝刘表的亲外甥女婿,却不为刘表所用,甚至还远远离开刘表的视线,从荆州治所襄阳城内搬到城外二十里隆中,躬耕隐居,以苟全性命在乱世。诸葛亮不仅不为刘表所用,还由心认为荆州这块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称王称霸的用武之地留给毫无统一天下志向的刘表简直是糟蹋,不如从他手中夺取,送给有远大理想的人作为霸业的第一个根据地。因此,诸葛亮就一直隐居在南阳不出山,无非是在借势。借势,可以是依靠别人的势力,也可是乘机或乘势。

诸葛亮借势,一是借某方势力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二是借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则有两方面,即能将某方势力手中一手烂牌打得很漂亮的时机,趁机出山;另外就是未经察举而步入仕途的途径,借机上位。这就是诸葛亮出山的先决条件,即才势结合。

敢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最终选择依附诸侯充当客将的刘备,大概有如下原因。

三国有一奇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此人堪称三国智谋第一人)(1)

即其一,鸿鹄之志。

管仲和乐毅,一文一武,一内一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内政和军事的最高典范。诸葛亮自比二人,说明其才文能治国,统百官,抚百姓;武能讨贼,平叛逆,诛不臣。因此,诸葛亮的志向是大志而不是小志,就是平定天下,安民定邦。

其二,借机卡位。

诸葛亮虽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却未碰到值得追随的人及其施展的平台。刘表虽是诸葛亮的姨夫,却不是干大事的主且为人多疑,好空谈,根本就没有统一天下,恢复汉室的志向,后来还宠溺继室蔡氏,致使蔡瑁专权。刘备虽是个不清不楚的汉室宗亲,却是个满腔热血,只想汉室中兴,百姓免除战火之苦的英雄豪杰。此时的刘备虽只是一个依附地方诸侯的客将,毕竟是个英雄,落难的英雄。要想汉室中兴,刘备就需要发展,更需要有智者、能者来辅佐他。刘备身边不缺冲锋陷阵的猛将,独少运筹帷幄的谋者。而诸葛亮是个谋者,还是有大智的人。在人才空缺的时候进入刘备阵营,正可卡位,有机会,有平台施展个人的抱负。

三国有一奇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此人堪称三国智谋第一人)(2)

其三,大显身手。

诸葛亮隐居在襄阳,如要借势出山,无非是荆州刘表、北方曹操、东边孙权和依附刘表的客将刘备。刘表无大志,不可依。曹操地广势大,人才济济,谋士当中不泛有郭嘉、荀彧这样顶尖智囊在服务。而孙权地富物博,人才辈出,能人之中不缺少周瑜、鲁肃这样一流能人辅佐。如诸葛亮去了,就要跟人拼智商,耍情商,当面献媚笑,背后搞阴谋。因此,在曹操和孙权那里,诸葛亮根本不可能全力做事,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才能,更没有机会大显身手。而刘备四处奔波劳累,到处找靠山混前途,没地没人没目标,却可以白手起家,最大极限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此,刘备需要诸葛亮的才智,诸葛亮更需要刘备的势力,就算刘备不三顾茅庐,恐怕诸葛亮也要主动投奔。因为刘备才是他安天下施展抱负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