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哭得声嘶力竭的婴儿急匆匆跑来看病。妈妈一进来就着急地说:“孩子哭得哄不住,也不知怎么回事。“我上前一看,孩子小脸红彤彤的,鼻尖上渗出了汗,手刚往嘴边一放,他的嘴就偏了过来。“这孩子明显是饿了,先给孩子喂饱再说。”我对孩子妈妈说。“宝宝吃奶后总吐奶,他奶奶说控控就好了,所以早上到现在就没给他吃。”

孩子吐奶了,给他控控,这是许多家长的做法,那么这种做法对吗?有没有其它的处理办法?对于吐奶,控控有一定的道理,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分清原因,正确喂奶及安置合理的体位。

宝宝为什么会呕吐?

从生理结构方面来看,足月儿的吞咽功能已经相对较为完善,但食管下端括约肌较为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这是造成溢乳和呕吐的主要原因。当宝宝发生呕吐时,家长应通过观察判断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生理情况下,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可出现反流,往往出现于日间餐时或餐后,称溢乳。

宝宝刚吐了怎么回事(宝宝又吐了怎么办)(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病理性情况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这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的功能障碍和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常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时,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程度轻重不一,多数发生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或空腹时,可表现为溢奶,反刍,严重者可呈喷射状。

发生呕吐时怎么办?

发生呕吐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果宝宝面色正常,呼吸平稳,表情自然,应及时清理呕吐物,给宝宝更换衣服,安置舒适的体位,轻拍背部,把胃里的空气驱出来即可。如发现宝宝面色胀红、流泪、表现痛苦、甚至口唇面色发绀,应考虑误吸情况,需要立即处理:

宝宝刚吐了怎么回事(宝宝又吐了怎么办)(2)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拍背:家长用一只手臂支撑婴儿的头和颈部,面部向下,头部位置低于身体其它部位。用另一只手腕在婴儿的肩峰之间拍打5次,如不能清除异物可进行胸部挤压。

2)胸部挤压:将婴儿放在家长的手和前臂上,面部向上。用中指和无各指在双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快速向下挤压胸部,节奏(每次约1秒)。如看到口中有奶液,应给予清除。如果宝宝状况不缓解,应紧急送医院救治。

宝宝刚吐了怎么回事(宝宝又吐了怎么办)(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预防呕吐发生?

新生儿呕吐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而且病情轻重不一,但是正确的护理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婴儿呕吐的发生。

首先,宝宝发生吐奶后应少食多餐,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不可在哭闹时强行喂奶,以免过量吞入空气,造成吐奶。

其次,如果用奶瓶喂奶,奶液的温度要适中以(38~40°)为宜,太热、太冷以及喂奶速度太快,都可造成呕吐。

最后,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喂奶后应将婴儿头抬高片刻,也可采用头高足低右侧位,这是因为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口处于左侧,吃进出的奶易倒进入贲门,右侧卧位可达到减少呕吐的目的。或者家长将宝宝放在一侧大腿上,左手支撑患儿前胸,右手行背部叩击,驱出胃内空气。

宝宝刚吐了怎么回事(宝宝又吐了怎么办)(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的宝宝应:

1、保持适宜的体位,可将床头抬高30度,新生儿和小婴儿以前倾俯卧位为最佳体位,为防止婴儿 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宝宝睡眠时较为适宜的体位为仰卧位及左侧卧位。有研究显示左侧卧位能够显著降低短暂性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次数的发生,而右侧卧位增加松弛次数和液体反流。

2、合理喂养,可少量多餐。

3、遵医嘱用药。

宝宝刚吐了怎么回事(宝宝又吐了怎么办)(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吐奶很常见,处理不当可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处理时应分析具体情况,而不是一禁了之。家长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很重要,当宝宝遇到危险时,家长能第一时间出手,为宝宝赢得抢救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