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在朋友圈里偶然读到一篇《靖远碾子湾村最早的几姓原始居民考察》的文章文章作者武永宝是省内知名作家,和我是同乡,他笔下所写的碾子湾村,和我出生长大的靖远县糜滩乡文化村相邻因为乡情的缘故,我立刻浏览了这篇文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的启蒙老师免费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缪更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的启蒙老师免费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缪更新

我的启蒙老师免费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缪更新

前几日,我在朋友圈里偶然读到一篇《靖远碾子湾村最早的几姓原始居民考察》的文章。文章作者武永宝是省内知名作家,和我是同乡,他笔下所写的碾子湾村,和我出生长大的靖远县糜滩乡文化村相邻。因为乡情的缘故,我立刻浏览了这篇文章。

武老师的考证翔实扎实,故土乡情,跃然文笔间,然而吸引了我的,是他在文章最后提到的几位缪姓老者。我读到此处时,猛然心有触动,急急翻看,想要找到一个人,却没有找到,怅然呆坐了一会儿,又不死心,再次打开文章,再一次细细读了一遍,却依然没有找到那个遥远又熟悉的名字,失落之余,扳着手指头算了下,突然想起,他,如果健在,应该已经年逾八旬,也是垂垂老者了。

一想至此,竟然眼眶湿润,少年时的好多事猛然间涌上心头,思绪万千。

我想从文章中找到的老者,是我的启蒙老师缪更新。我读书的时候,国家还实行五年小学制,一周只有星期天一天假期。缪更新老师,是我的一年级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在我初入校门时,他坐在一张发黑的木凳上迎接我们,登记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我的记忆中,他身高一米八左右,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因为家在邻村碾子湾,所以他是住在学校里的老师。每到星期天回家的时候,他骑一辆自行车驶出校园,车的前面,总是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那是他的女儿。

除了上课时间,他总是牵着女儿的手在校园里玩耍,我们这些一年级小学生,也会偷闲去逗这个小师妹玩。

我初入学,因为没有任何学业基础,连数字和拼音字母都分不清楚,加减算术里竟然会出现1 a这样的作业。因为什么都搞不懂,那时候会焦虑到半夜从梦中哭醒过来。但是缪老师却从来没有责骂过我,同班和我一样懵懂的学生也像一群小羊儿一样,每天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的学习,老师几乎从来不打骂我们。

就这样虽然上了学,我入学半个学期却并没有开蒙。只到那一年的秋天,村里来了一个马戏团,据奶奶讲村里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热闹新奇的马戏团。

马戏团的人在村麦场上用布围起了一个巨大的帷幕,然后在门口售票,在里面表演各种好看的马戏杂耍。我记得那时候一张门票是三毛钱,一根冰棍是三分钱,带绿豆的冰棍是五分钱。

因为马戏团的到来,学校放了几天假,疼爱我的父亲给了我五毛钱,让我自己去买票看马戏。我用在学校学到的算术计算了一下,觉得那门票太贵了,我可以用这五毛钱买许多冰棍,于是便不去买票,而是在幕布外面,每天从幕布的缝隙里费力地去看一看里面精彩的表演,然后用父亲给的钱买了冰棍给自己和奶奶吃。

那场马戏表演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从幕布的缝隙里偷看的。

然而真正影响我的,是马戏团走之后,我们结束放假上学了。上学的第一节课上,缪老师突然对着全班同学说:马戏团来到村里,所有同学都拿着家里给的钱买门票买冰棍,只有一位同学非常懂事,一直在幕布外面看马戏,这种节俭的精神大家要学习!然后说出了我的名字。

那一刻,我又害羞又震惊,觉得自己不值得表扬的一个行为,却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赞扬,自然很震惊,却也很受鼓舞。

我清楚地记得,就是从那次缪老师的表扬之后,我突然之间开蒙了,搞清楚了数学和语文原来是不同的课业,从此语文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应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知道节俭这件事,是会被老师赞扬和肯定的,由此便大半生都以节俭为美德。

缪老师家在邻村碾子湾,到冬天的时候昼短夜长,除了周未几乎都是住校的,他也不再带女儿到学校。那时候的我们,并没有想过老师每天怎么吃饭。

有一天,他告诉我们,他需要偶尔到学生家里吃一顿午饭,如果要去的话,会在前一天通知我们。

同学们都很惶恐又激动,觉得能被老师要求去家里吃一次饭,真的是一件既紧张又骄傲的事情。不料,这件骄傲的事情,不过几天便轮到我了。

那天下午老师点名告诉我,第二天中午要到我家吃饭。我放学后飞奔回家,把这件事通知了家里。全家人立刻紧张起来,母亲开始筹划第二天做什么饭菜,父亲让哥哥姐姐打扫干净屋里屋外,好迎接老师的到来。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守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请老师到家。但是缪老师并不和我一起,而是让我先回家,然后他远远跟着我到了家里。

此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那时候家里贫寒,冬天大米也不多,母亲用大米和小米做了糁饭,炒了鸡蛋和酸菜,并没有肉。父亲迎接缪老师坐到热炕上,摆上炕桌,和老师对坐吃饭。我借着端饭的机会,竖起耳朵,万分紧张地听老师和父亲聊天。

我小时候性格内向孤僻,不太喜欢被人注意,我生怕他们聊天时说到我,然而万幸的是,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说一些乡情农事,相谈甚欢的感觉,从头至尾一个字都没有说到我,我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

等老师吃完饭后,赶紧收拾了碗筷,便一溜烟上学去了。回忆起来,那顿饭只在我敏感害羞的少年时期留下了自豪,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尴尬。缪更新老师和父亲对坐聊天的情形,我到现在都深深记得,觉得他们两个人好像啊,都是温和淡然的人,对我都异常的疼爱和呵护。

上个世纪交通并不方便,缪老师带完我们的一年级课程,或许是因为离家太远的缘故,便不在我们村小学教书了。那时候少年懵懂,也不知道老师去了哪里,后来偶尔在乡路上远远遇见,还是见他骑着那辆自行车,后面坐着他业已长大一些的女儿,却只能和老师擦肩而过,竟没有机会问候他一声,再到后来,便再没有见过了。

今天,我想从武永宝老师的文章中,搜寻到有关缪老师的文字和照片,竟也没有找到,心里的失落堆积,真的是无法舒怀,想想,索性自己写一写老师,把对老师的这份感念,记述一下呗,愿我的老师安康!

作者:秦佩云 籍贯靖远县糜滩乡,媒体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推理小说写作,有长篇小说在国家级法治刊物《啄木鸟》连载,并被改编成央视五集栏目剧。

征文启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苏东坡用一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将清明节对家人的相思描绘地刻骨铭心。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你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你勇往直前。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1.征稿内容: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2.征稿要求: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3.征稿采用: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4.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4月3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0931-8960109 13609382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