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墓地(常去墓地走走感同身受一下)(1)

请点上面雪歌仁宝齐免费订阅!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墓地(常去墓地走走感同身受一下)(2)

讲授|雪歌仁宝齐

《入行论》第八静虑品第二十九偈颂: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

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二十五偈颂讲住清净的处所(如住在森林或者山洞里面)的“助伴”殊胜:旁边没有人干扰,只有大自然的森林跟动物等等。

第二十六和二十七偈颂讲到的殊胜是住的地方的殊胜,比如说有房子就有很多考虑,现在住在树下或者是洞里就不需要考虑很多,不会考虑有没有电啊,有没有床啊等等,什么都不用考虑的。

二十八偈颂就是讲生活方面的殊胜,生活上吃的,穿的也不像世俗人的生活,当天吃的在午餐前出去托钵解决,人家给多少就吃多少,然后过午就不吃了;衣服也是人家不需要的布,拿来做成衣服穿,吃的穿的都非常简单,这也是一种殊胜。

现在二十九偈颂跟三十偈颂接着讲第四个殊胜,就是非常容易修无常和不净观。我们平常没有对自己的身体修无常和不净观,实际上这个是非常需要修的,因为我们平常的生活里面,对于像穿衣打扮有一种常法和净的执着,我们讲常乐我净,就是执着于常法啦,干净啦。

这样的执着当下,我们真的会修无常、修不净观吗?今生的执着会放下吗?非常难。

如果我们住在森林里面,会看到大自然中的那种死亡,有的时候在坟墓里面会看到尸体,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动物的尸体;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我们身体本身是不干净的,这对是修无常和不净观有非常殊胜的利益。

第二十九偈颂就是讲修无常方面的殊胜。第三十偈颂就是讲修不净观方面的殊胜。

所以,这里讲到“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想:“哦,这些已经死掉的动物或众生的骨头、尸体,和我现在的身体是一样的,我不会很久就会变成这样。”所以“悉皆坏灭法”。

心里要有这种期待,将来我能去到这样的森林或者清净的地方,然后要想它的第一、第二、第三种和第四种殊胜,要想这些殊胜的利益。这种地方有时候能去就去一下,练习感受一下。这是第二十九偈颂的讲解。

相关阅读:

修行人应远离渴望、焦虑与恐惧

好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墓地(常去墓地走走感同身受一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