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一种食材千变万化,融入各大菜系,也融入广大百姓的每日生活,它就是——鸡蛋,在网络上搜索“鸡蛋”,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做法。

说起中国人喜爱的食物,鸡蛋必须榜上有名,不管是生病了,怀孕了,生产了,哪里不舒服了,家里长辈一定会说“我给你煮两个鸡蛋吃”。

营养缺乏造成心脏早搏(浙大研究数据表明)(1)

但是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也因此备受争议,有人把它当营养佳品,有人却担心血管健康,不敢多吃,就连科学界也常常摇摆不定。

01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的几率或增加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曾经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了一个研究,数据选取了美国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中52万名参与者。

营养缺乏造成心脏早搏(浙大研究数据表明)(2)

在平均随访16年的时间,结果发现,全蛋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有关,每日额外摄入一个鸡蛋,会导致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24%。

据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这是因为如果你吃太多鸡蛋,鸡蛋中的胆固醇很容易积聚在动脉中,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鸡蛋中还含有胆碱,在一定条件下会与体内其他物质形成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是一种有害物质,当它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增加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死亡风险

02

那么鸡蛋就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

上述研究的作者表示,不同地区的饮食和疾病情况不同,该结论适用于美国,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此外,研究强调的是“过量摄入”,与正常摄入有所区别,根据《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人均蛋类建议摄入量为280-350g/周,平均每天40-50g,差不多1个鸡蛋。

营养缺乏造成心脏早搏(浙大研究数据表明)(3)

03

鸡蛋怎样吃更有营养?

鸡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鸡蛋可以用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来制作,想要吃得更有营养,那么就可以吃水煮鸡蛋,鸡蛋羹,酒酿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水煮鸡蛋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是可以被更好保留的,也可以让身体很好的吸收,不过在吃的时候要慢慢咀嚼,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消化速度。

营养缺乏造成心脏早搏(浙大研究数据表明)(4)

04

健康吃蛋,还需知道这几点

——摄入量有要求

鸡蛋中会含有胆固醇,可是能够被人体吸收的量却很少。而且人体也是需要胆固醇的,只要保持稳定,不让其升高就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本身有相关问题的人,也不是不能吃,少量食用,并且控制其它容易升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不要觉得蛋黄中含有胆固醇就扔掉,还是蛮可惜的,要记住别吃太多就行,一天一个就比较合适。

——豆浆可以和鸡蛋一起吃吗?

有些人会觉得,豆浆是黄豆做的,而黄豆中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这种抑制剂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消化。

但是在豆浆加热的过程中,这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会被破坏掉,根本影响不到鸡蛋的吸收。

豆浆中含有较少的蛋氨酸,而鸡蛋中却含有丰富的蛋氨酸,两者一起食用,还可以互相搭配,取长补短,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地鸡蛋配豆浆。

营养缺乏造成心脏早搏(浙大研究数据表明)(5)

——吃煮老的鸡蛋影响吸收

对于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鸡蛋来说,烹调会增加其脂肪氧化程度3-9倍之多,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煮蛋小贴士:把鸡蛋放冷水中,大火煮开之后,马上转最小火,四五分钟之后把火关掉,用余热把鸡蛋焖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柔嫩,蛋黄滋润,吃起来就美味多了。

结语:每天一颗蛋,并不会增加死亡风险,所以健康人群还是可以放心、大胆的食用,关键是食用的方式要注意,避免生吃蛋,少吃溏心蛋、油炸蛋,多吃白煮蛋,健康生活,开心吃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