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

见贤思齐论语全集(论语典故见贤思齐)(1)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两千多年前,孔子留下这样的话语告诫后人,成为后世推崇儒家学术的学者在修身与修德方面的参照与典范。

见贤思齐论语全集(论语典故见贤思齐)(2)

孟母因怕孟子受到邻居的不良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李邕想认识才华横溢的杜甫,王翰也想做杜甫的邻居;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认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实生活中,以他人为参照,看到贤者在助人为乐的时候,旁边的自己在干什么?是心动而没行动,还是连心都不待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到别人在欺负弱小,自己又在干什么?是同情弱者还是暗地庆幸弱者不是自己。

倘若我们连做人的标准都没有了,连上进心都没有了,那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做人当做鸟。

也有人认为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做人当做虫。

作鸟也好,作虫也罢。鸟有燕雀、鸿鹄之分,虫也有蜈蚣与金龙之别。

万事万物没有绝对,贤或不贤也总是相对的,倘若自身心志坚定,从善如流,以“贤”为荣,以“不贤”为耻,时刻自省,方可在德行的修养上更进一层楼。“见贤思齐”无论是正面典范还是反面警示,我们都可以通过借助别人达到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对比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