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

「我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我有我的天分,我的价值。我就不能是一个完整的我吗?我的生命一下子怎么就狭隘到只剩下地震这一个事件了。」

文|秋天

编辑|金匝

「寻找一种价值」

廖智穿着运动服,把头发扎成丸子,挥舞着手臂热身。天光微亮,她开始在红色的橡胶跑道跑步,越跑越快,直至大汗淋漓。

那是视频里极为普通的场景,直到摄像机的镜头慢慢向下,定格在她的腿上,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画面。

她的腿由三部分组成,大腿到膝盖以下7厘米是人类的肉体,往下是一个漏斗状的接受腔,容纳她的膝关节,再往下是一根细长的钢柱,连接膝盖和假脚。她需要均匀动用臀部和大腿的力量,才能挪动这两条重20斤的假肢,普通人很难意识到那有多艰难,她形容那种感觉,「就像跪着走路」。

她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被称为「最美舞者」。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绵竹市汉旺镇的废墟下,廖智被掩埋了近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2)30个小时后被救出,她失去了双腿和女儿。

她原本是一名舞蹈老师,地震前即将和朋友开办舞蹈学校。那个计划看上去永远无法实现了,但她现在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跳舞,搬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先买一面大镜子摆在屋里,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跳,丈夫坐在一边打手机游戏,女儿吃着手,没人看她,但她还是觉得开心,「像有在飞的感觉。」

许多截肢者会在钢柱外面包裹一层皮肤色的外壳,让它看上去像一双真腿。但廖智很少用外壳,父母希望她包一层,不想她承受路上那些异样的目光,可她总是穿着短裙或短裤,像个钢铁战士一样在外面行走。「我不会去想别人一定是在嘲笑你或者轻视你,我就想着别人肯定就是在欣赏你(笑)。」

她已经和身体的残缺和平共处,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才抵达现在。

地震前,廖智23岁,是小镇上最好看的姑娘,无忧无虑,笑容总是很大,走路蹦蹦跳跳的,喜欢跳舞,哪个企业请人表演跳舞就去,不给钱也愿意去。后来嫁人生女,过着安稳的小日子,女儿虫虫刚刚十个月。

生活在一瞬间破碎,她的父亲廖军是处理虫虫遗体的人,他到医院,廖智问过遗体的情况之后,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廖军一直记得廖智当时的表情,没有落泪,几乎是平静的,「但看着就让人很难受很难受。」那个宝宝此后成了大家共同的禁忌,廖智不提,大家也不提。

失去女儿之后,她和丈夫也离婚了。她形容那时候的状态,「就是个不被爱的感觉,觉得可能自己就是一个很没有用的人,丈夫离开了,再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3)加上腿又没有了,就会觉得很多人从心眼里面会觉得你站不起来了,我不想要这样被看待。你越没有被爱,你就越想证明自己。」

在这种驱动下,即使身体残缺,她依然成了精神上更强韧的那个。父母担心她想不开,但她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状态。

导演任虹霖在地震发生后带着团队到医院慰问伤者,见到廖智之前,他已经走访了好几个医院,「99%的人都垂头丧气、失落、痛苦,呈现出各种负面情绪。」他猜廖智也差不多,别人给他描述的廖智是一个80后母亲,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双腿、婆婆。他见到她时,她坐在床上,瘦瘦小小的,笑得很开心,任虹霖很震惊,他见了那么多人,很阳光的「只有廖智一个」,「像一个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4)初中生一样,完全不像一个病号,也不像是一个母亲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母亲白玲记得,廖智很少跟她提起身体的剧痛,但她知道那是「很疼很疼的。」有一次无人的时候,廖智在卫生间摔倒,脑袋上撞了一个大包,灰头土脸爬不起来,她突然嚎啕大哭,地上有蟑螂爬过,她觉得自己也像那个昆虫一般卑微弱小。那是她不多的情绪爆发,但哭过了,等廖军和白玲回来时,她又把这个事情当个笑话讲给他们听。

廖智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不是个废人。廖军在医院转悠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截肢的男孩攒了很多安眠药,没有服用,似乎想要自杀,回来跟廖智聊起,她马上转着轮椅就去找那个男孩。

她的存在本身似乎就具有说服力。「他们很多截肢是单腿,或者是单手。他们看到我两个腿没有了,还嘻嘻哈哈的,可能他们会觉得,原来也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只剩下一种,其实也可以选择别的。」她说。帮助他人时,她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我这样做也能够体现我自己的价值,就在寻找一个价值。」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5)

廖智

从废墟里站起来

任虹霖在跟廖智的一次聊天中突然问她:「你想不想要跳舞?」他正在和《还珠格格》导演孙树培一起筹办「世界小姐」重庆赛区的比赛,希望邀请她来表演。他见过很多身体残缺但依然能跳舞的人,觉得廖智也可以,「她应该用她的能量去鼓励更多的人。」

那时候廖智状况很糟,刚刚做完手术一个多月,还在等待二次手术,廖军劝她不要去,「你就剩一个膝盖头了,万一摔了或者怎么样,可能膝盖都保不住了。」但她觉得,那是唯一能跟命运搏一搏的机会,她要重新站上舞台,她得从废墟里站起来,而不是和房子一起倒下去。

廖智答应了任虹霖。她没有腿,只能跪着跳,他们为她定制了一个巨大的鼓,她在鼓上跳。在任虹霖看来,廖智所要克服的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她的腿当时只是简单包扎,碎骨头碴子还没有打磨,每天都是肿的,光是练跪姿就练了整整三天。白玲不敢碰她的膝盖,她疼得连最轻柔的被子都盖不了。

他们在重庆的文化馆排练,每天都是40度的高温,廖智的身体不能吹空调,只能顶着高温练习。任虹霖记得每次排练完,廖智腿上的纱布就变成了一包血。廖智咬着牙练习,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会想起虫虫,总觉得虫虫在天上看着她,她抬头望天,向虫虫寻求鼓励,「妈妈做得还不错吧?」

2008年7月14日,廖智做完手术两个月后登上了舞台。任虹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日子,他坐在观众席里,灯光亮起,廖智一身红衣,举着两只鼓槌,跪在大鼓上,双腿望去只剩下了一半长度,缠着厚厚的绷带。任虹霖描述那一刻观众席的氛围,「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6)鸦雀无声。」廖智开始敲鼓,在鼓上腾挪翻转,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起立,鼓掌,那个舞蹈一共三分半钟,没有人坐下,现场的很多人包括任虹霖都掉了泪。他做舞台导演很多年了,直到现在,那个节目依然是他职业生涯里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全场观众起立看完的节目。

「地震给她身体造成了重大的创伤,但是我觉得把她的这个潜能是彻底地释放出来了,把一个人人性当中最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来了。」他说。在后台,他看到了廖智,她很高兴也很疲惫,表演结束,她被带回医院做二次手术。

国内媒体用了很多版面报道她,许多外媒也是,她被称作「最美舞者」,就像那支舞蹈的名字《鼓舞》一样,她鼓舞了当时陷入悲伤的国人,一战成名。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7)

廖智演出《鼓舞》

《鼓舞》之后,任虹霖曾帮她筹款,最终筹到了50万,廖智没有收,把这些钱捐给了其他灾民。在他印象中,廖智当面拒绝别人赠送的钱物发生过太多次,「她都不带思考的。」

在他看来,这是个「自尊心非常非常强」的人。她的理由是无功不受禄,「你可以帮我,但是你要让我做一个什么事情,我们是合作,但是你要白白地帮我,我不想要……我就想努力能够真的从精神上、经济上各方面独立,骨子里面还是不想要被别人瞧不起。」

曾有五六家经纪公司找上门来,想和她签约。一开始,廖智和父母都很开心,如果签约,意味着他们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廖智也可以获得更专业的舞蹈培训。但是往下谈的时候,廖智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对方似乎并不大算认真培养她,只想趁她受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8)关注的时候多赚点钱。

「我没有觉得他们看到了我的价值,他们只是看中了我背后的事件(地震)。但是我不想永远跟地震划等号,就像一个人,比如说我今天跌倒了,我起来了。我永远就跟这个跌倒联系在一起吗?我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我有我的天分,我的价值。」她说,「我就不能是一个完整的我吗?我的生命一下子怎么就狭隘到只剩下这一个事件了。」

拒绝签约经纪公司以后,廖智在重庆一家房产公司找到一份工作,那是一份收入微薄但让她感觉到久违自由的工作。她努力工作,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坐一个多小时公车之后转地铁,晚上有时候12点还不能回家,回家的时候总是能看见父母两颗脑袋凑在窗户那儿等她。

她还是想跳舞。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9)2013年,她参加了央视的《舞出我人生》。那是一个没有任何酬劳、只包食宿的节目,但是满足了她一直以来的渴求。节目组跟她沟通时,她只问了对方一个问题:「会有编舞老师教我吗?」对方说有,她没再提任何条件,收拾包袱就去了。

演员杨志刚是她的搭档,专业舞蹈演员出身,曾登上过春晚的舞台。当时他被抑郁症困扰,是精神最痛苦的时期,「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意思,没有生活的动力。」他想着来录一次就走,自己和廖智似乎都不是跳舞的最好状态,他跟廖智说:「咱俩是一个肉体残疾,一个精神残疾(笑)。」

每次排练他都跟廖智说:「我就陪你再跳这一个,下次我就不来了。」廖智很理解他,总是笑笑说没事儿,她可以请节目组再找找别人,廖智这般态度,他反而觉得很愧疚,下次排练咬咬牙又去了,就这样一期又一期,他们录完了七期,走到了决赛,拿了亚军。

看着廖智的时候,杨志刚仿佛能汲取到一些力量。他记得编舞老师教的动作难度很大,作为专业舞蹈演员的他完成起来都觉得困难。但廖智每次都是很兴奋的眼神,她通宵排练,倔强地要完成那些动作。「她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不断地在练,你就觉得,她一个没腿的人都要这么好好的、有热情的活着,你为什么就不想活下去呢?」他告诉《人物》。

在廖智的记忆里,那是一段非常开心的经历。她终于又可以跳舞,跟专业舞者学习,哪怕是看着别人跳舞,她也觉得高兴。「我挺享受在其中的,哪怕等12个小时,录半个小时我也很开心,会很努力的去练习。每次都觉得时间太短了,还没有尽兴。」

杨志刚和廖智合作过一支舞,叫《怒放的生命》。廖智坐在轮椅上,两人拥抱、徘徊、分离,用肢体语言展示爱情中的喜悦和痛苦,动作难度很高,廖智有80%的概率翻车,但他们顺利完成了。那期节目播出之后,一位导演朋友给杨志刚发信息,「妈的,看哭了。」杨志刚演过很多戏,朋友偶尔调侃他,「一看就是假的」,但那支舞,是真的。

那场灾难已经过去了11年,廖智时常会想这场灾难的意义是什么。「它(地震)把我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然后在那个地方上帝给了我另外一个剧本。原来那个世界是一个非常狭隘的,无知的,蒙昧的世界,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0)2013年开始,廖智专注于帮助残疾人的工作。他们定期组织截肢者分享会,她鼓励大家将自己的困扰讲出来,为其提供康复和生活其他方面的帮助。在7月7日的上海分享会上,廖智说:「虽然截肢者跟所有其他人不一样,人生可能遭遇更多的挑战,但不代表我们就特别需要煽情、催泪的那些东西,我们也可以很阳光地生活。希望大家都能非常自信、非常愿意走在大街上,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她会在闲暇的时候跳舞,把自己想呈现的舞蹈和音乐记在记事本上,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做编舞,「很多梦想我就摆在那儿,我也很有信心往前走,走到哪一天我也不知道,我就在等,某一天有这个机会,这个事就可以做了。」

廖智一直不喜欢被塑造为坚强的人物形象,她没有觉得自己积极地做了什么,她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往前走,前面是坦途还是断崖。她也不知道。「但是你只能往前看,往前走。我不认可的一点是留在原地,有时候就是要忍痛前行,痛着痛着,也许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就好了……我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10多年,廖智尽己所能,努力生活,最终从人生的谷底里重新站了起来,可以跳舞、跑步、做健全人能做的许多事。她帮助了很多人,她的故事也给了无数观者鼓舞,很多遭遇重挫的人们从她身上得到力量,勇敢地继续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人类是有无限潜能的生物,无论身处怎样绝望的谷底,每个人各尽所能,勇敢生活,最终才会无所不能。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1)

廖智

「各尽所能,努力登攀」

廖智最终站了起来,最终战胜了残酷命运。刘洋和屠呦呦则在另外两个与更多人相关的领域实现了自我,和廖智一样,她们竭尽全力,克服逆境,面对困难从未退缩,最终在航天和中医药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她们各尽所能,才有了最终人类攻坚克难的无所不能。

2012年6月16日,中国宇航员刘洋随着神舟九号顺利升空,成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

升空背后是无数刻苦的训练,正如世界上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位女性、前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 · 捷列什科娃所说:「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性完全一样的训练。」

在飞行学院训练时,刘洋的身体素质并不拔尖,只能靠刻苦训练。在自己的弱项上,她用尽全力,为了练好一个摆臂,她在烈日下站几个钟头。体能训练每天累到手发抖、腿发软,一次野营拉练,腿起了水泡,她一步一步挪着走完了150公里,拉练回来,右脚水泡连成一排,医生没办法,只能把她脚底的整块皮全部切除。从学校毕业时,她的体育成绩是全优。

和刘洋同时执行航天任务的景海鹏记得刘洋执行「神九」航天任务时,才仅仅当了两年航天员,「工作训练要追上我们十几年学的内容,不太可能。但是她利用两年时间,周末都没有休息,把所有的课程、十几个系统都赶齐了,和我们步调一致,完全达到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天梯无捷径,只有努力登攀者才能荡舟天宇。」 她说,进入太空是她的梦想,她在一首诗里写道:「只要坚持到最后,推开窗,就会发现你的玫瑰正在盛开。作为女飞行员,祖国的蓝天,就是我心中神圣的玫园。」

刘洋最终成功完成航天任务,在太空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屠呦呦则在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她的故事开始于1969年。在中医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的抗疟研究任务,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当时科研设备陈旧,科研水平也相对落后,很多人泼冷水,认为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只有屠呦呦毫不退缩,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她开始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从中挑选出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青蒿之前,屠呦呦研究过190种样品,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她也陷入过自我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在研究走入死胡同的时候,她在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读到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此后开始了对青蒿素的研究。

当时科研环境极为艰苦。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屠呦呦为了加快提纯速度,用水缸取代常规提取容器来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科研人员没有防护设备,常常接触对身体有害的有机溶剂,出现了各种程度的病状:头晕眼花,鼻子出血、皮肤过敏……因长期吸入乙醚,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丈夫看着心疼,但又无能为力。

为了保证安全,青蒿素用于临床实验时,屠呦呦住进了东直门医院,「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她说。

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病痛之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名单,进行世界范围的推广,此时距离屠呦呦接受抗疟任务,已经过了整整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3)30年。

在过去的20多年间,她发明的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由于她的发现,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青蒿素在全世界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9年9月29日,屠呦呦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共和国勋章」。巨大的荣誉袭来,但这些名利似乎都没让她停下脚步,她生活低调,很少接受采访,更在意的事情是还能在科学的高峰上攀登多久。正如她在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4)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90岁高龄的她依然希望在岗位上尽己所能,有生之年将青蒿素研究透彻,「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5)

屠呦呦 图源视觉中国

每一个个体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廖智、刘洋、屠呦呦……还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面孔,每个人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汇聚起了整个中国的复兴潮流。国家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个个体在无数个领域的涓滴努力:农民俯首农桑,科学家攻克难题,企业家锐意进取,受挫者不被击倒,重新站起来,他们有着千差万别的背景,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中尽己所能,不畏艰难,勇敢实现自己的梦想,微小的力量最终汇聚成大江大河,成就了这个国家令人瞩目的现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联想希望借由《我和我的祖国》全新品牌视频,致敬每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力量,与人们一起唤醒、感受、重燃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力量之源,为实现下一个梦想努力奋斗。

联想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发展壮大的一家科技公司,始终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发展脉络紧密相连,为中国迈向世界而努力。成立35年来,联想始终以创新之力持续驱动梦想,在中国建设与发展的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今天,联想也并未满足过去与当下的行业引领地位,勇敢肩负起引领智能化变革的重任,在实现自身智能化的同时推动中国各个行业与重要发展领域的智能化进程,为实现个人梦想、社会进步、行业转型、国家发展提供更多智慧,尽己所能。

例如,大山里的孩子渴求知识,联想为他们提供了智慧教室、IDV、直播录课等授课形式,让他们能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平等地获取知识。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6)

为了获取宝贵的地质数据,地质勘探者以高山为伴、与戈壁对谈,联想ThinkPad通过12项军标对照测试,在极限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帮助地质工作者不负使命。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7)

联想高性能计算集群还以领先的计算力守望海疆,全天候获取海洋浪场、风暴潮漫滩等海洋信息,让狂风暴雨不再突如其来,也让出海的渔民能够顺利抵达安全的海港。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8)

联想用行动证明着:因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在人们攻坚克难的道路上,通过科技创新发挥最大的能量,帮助国家和个体迎接挑战,实现突破,推动行业进步,助力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登上更高的山峰。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世界对女性既不宽厚)(19)

(部分内容来源于新华社、央视网和中国广播网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