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铡美案》中包公有两句唱词:“问公主不在mù chí宫,驾临臣府因甚情?”虽然演员唱的发音一样,但字幕中对这两个字的写法却是五花八门,有“木迟”、“木池”、“木墀”、“木遲”、“沐迟”、“沐池”、“沐墀”、“沐遲”等好几种写法。到底哪种写法对?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秦腔铡美案唱得最快的片段(之秦腔铡美案中的包公也唱错词了)(1)

△《三对面》中包公唱词

个别有心的戏迷对此进行了考证,然而在查遍各种资料后都找不到与“mù chí”发音相近的词条,于是认为这里几种“木遲(chí)”的写法包括发音都不对,应该写作“木樨(xī)”。无独有偶,上一期“较真儿”中,芦笛先生留言中也提到,公主应该住的是“木樨(xī)宫”。对此小编也有同样的看法。

木樨(xī)花即桂花,因它“纹理如樨”,古名就叫木樨。木樨一般表示崇高美好、爱情甜蜜、以及忠贞不屈的品格,寓意美好的、吉祥的或者用于表示飞黄腾达的美好意愿。而桂花的谐音是贵,送给夫妻也有表达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所以用木樨命名公主的府第是合适的。

秦腔铡美案唱得最快的片段(之秦腔铡美案中的包公也唱错词了)(2)

△木樨花(桂花)

我们在古代小说及戏曲中也找到了把公主居所、驸马府第称作“木樨宫”的例子:

《秦香莲传奇》中就有几处提及这个词:提到第二天起来,张三阳又留茶留饭,然后引她母子,带到红纱胡同,指着一处高大府第说:“看,前面那琉璃瓦、朱漆门,还有对玉石狮子的便是木樨宫了。你们只顾向前!老汉暂时失陪,但愿你们夫妻重好,骨肉团圆!”……

韩琪就地拾起钢刀,正要纳入鞘内,猛然想起说:“她母子倒安然去了,只是我这把钢刀不曾见血,怎么好回木樨宫消差呢?……”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当日,敬瑭领旨,径入木樨宫,与公主辞别。

明代说唱词话集《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我乃是东京大唐木樨宫国姑公主,叫咱下书到三关石驸马,取讨人兵。”

秦腔铡美案唱得最快的片段(之秦腔铡美案中的包公也唱错词了)(3)

可见,在民间话本中,是经常把公主的住所称为“木樨宫”的。而之所以很多人唱成“mù chí”,可能因为“樨”与“迟”的繁体“遲”有点像,于是就把“樨”字误认作字形近似的“墀(chí)”字或者“遲(迟)”字并以讹传讹这样唱下来了。

您认为《铡美案》中的公主住的应该是“mù chí宫”还是“mù xī宫”呢?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